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志强

作品数:27 被引量:26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2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7篇岩溶
  • 8篇
  • 6篇地下河
  • 4篇水循环
  • 3篇地下河流域
  • 3篇河流
  • 2篇地磁
  • 2篇地磁学
  • 2篇地热水
  • 2篇地体
  • 2篇岩溶区
  • 2篇岩溶水
  • 2篇早侏罗世
  • 2篇植被
  • 2篇石漠化
  • 2篇水化学
  • 2篇水化学特征
  • 2篇土壤
  • 2篇土壤碳
  • 2篇侏罗世

机构

  • 19篇中国地质大学
  • 16篇中国地质科学...
  • 8篇联合国教科文...
  • 6篇国土资源部
  • 6篇西南大学
  • 6篇贵州茂兰国家...
  • 3篇桂林理工大学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明尼苏达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湖北省气象局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27篇康志强
  • 10篇何师意
  • 5篇李清艳
  • 5篇王增银
  • 4篇曹建华
  • 4篇熊志斌
  • 3篇黄奇波
  • 2篇杨慧
  • 2篇毛凌云
  • 2篇池永翔
  • 2篇唐伟
  • 2篇袁道先
  • 2篇林玉石
  • 2篇赖树钦
  • 2篇冉景丞
  • 2篇覃小群
  • 1篇蒋忠诚
  • 1篇杨琰
  • 1篇舒丽
  • 1篇俞建国

传媒

  • 3篇地球与环境
  • 2篇地球学报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人民长江
  • 1篇中国岩溶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西北地质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人民黄河
  • 1篇安全与环境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暴雨灾害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水论坛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喀斯特土壤碳汇潜力的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提取方法优化
本发明属于土壤碳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公开了影响喀斯特土壤碳汇潜力的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Easily Extractable 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EE‑GRSP)的优化提...
李强蒋利康志强梁月明吴泽燕涂纯
定水头补给半无限带状含水层矿坑涌水量评价
2009年
通过对广西某石灰岩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对该水文地质单元的水文地质模型进行概化,推导出了定水头补给半无限带状含水层中完整井流公式,并运用该公式对开采条件下矿坑涌水量作了评价。最后,运用传统的逐个干扰井叠加法对该公式的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映射叠加次数足够多时,其计算结果极为相近。但就其计算方法而言,映射叠加方法较为繁琐,而运用该公式计算则显得较为方便。
康志强王增银黄奇波黄静邱进峰
关键词:矿坑涌水量
拉萨地体中部地区早侏罗世古地磁学结果
<正>青藏高原是由从北到南多个地体碰撞拼合而成的。这些来自冈瓦纳的地体的北向运动过程控制着特提斯域的洋陆格局。对这些地体的冈瓦纳裂解和北向运动过程的精确约束有助于我们理解青藏高原的地球动力学演化。例如,对于拉萨地体的北向...
马义明王强康志强杨天水
桂林浪石地下河岩溶洼地形成年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浪石地下河发源于桂林市阳朔县杨堤乡漓江东岸的岩溶洼地之中,经鸡赖崴岩溶洼地,于浪石村一带汇入漓江,为一典型的单通道地下河系统。从该地下河系统的地质结构研究入手,运用水化学分析手段和MAP-GIS空间分析功能推求得该地下河岩溶洼地的年龄为2.78 Ma;然后再运用微量组分Sr元素加以验证,其结果为2.67 Ma。这说明了该地下河岩溶洼地主要形成于第四纪,为研究浪石地下河的形成与发育历史提供了理论参考。
赖树钦康志强王增银
关键词:地质结构形成年龄
茂兰原生森林区岩溶流域水循环碳汇效应被引量:2
2014年
岩溶作用过程积极的参与着碳循环,但在全球碳循环研究中并未对其加以重视。以自动化监测技术为手段,对处于茂兰原生森林区板寨地下河流域进行了一个水文年的实时监测,发现该流域水循环岩溶碳汇值高达353.16tC/a,折合11.8tC/(km2·a)。在此过程中,水循环方式是影响岩溶碳汇的主要因子,潮湿多雨、蒸发量小的天气有利于流域产流,从而可增强碳汇。基于前期森林调查数据,计算得该流域森林植被光合作用碳汇值为454.14tC/a,相当于该区岩溶碳汇的1.3倍。由于光合作用碳汇远大于森林植被的净碳汇,且该区代表了亚热带岩溶区森林顶级生态系统及亚热带岩溶区森林碳汇的最高水平。这说明在亚热带岩溶区,水循环碳汇量与森林植被净碳汇量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
康志强何师意冉景丞
关键词:水循环
高分辨率实时监测技术在岩溶碳汇估算中的应用——以板寨地下河监测站为例被引量:14
2011年
岩溶作用对大气CO2起到汇的作用,其量级的大小受岩溶水的排泄量及由岩溶作用产生的无机碳浓度两方面的影响。基于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板寨地下河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对岩溶碳汇过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板寨地下河流域岩溶年碳汇量约为353tC,不同时间尺度的岩溶碳汇强度与流域的排泄量之间均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能否准确监测岩溶地下河的排泄量是岩溶碳汇估算的关键。由于岩溶区水循环季节变化幅度较大,具有实时监测功能的监测站在岩溶碳汇评估中显得十分必要。
何师意康志强李清艳熊志斌
关键词:降水量
喀斯特表层岩溶带原生森林的水文效应研究——以贵州省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被引量:6
2012年
贵州省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存有全球同纬度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原生森林。研究证实,其森林水文效应较为明显。通过对该区岩溶水实时动态监测及氘氧同位素化学分析,认为该区喀斯特森林水文效应主要的表现方式是雨季的激发降水及旱季生态需水消耗。2010年位于原生森林区板寨站实测降水量高达1 710.0mm,而位于森林外围区的尧排站实测降水量仅为1 066.5mm。森林激发降水主要来自其对表层带岩溶水的蒸发蒸腾而产生的水汽。森林水文效应使该区表层带岩溶水的循环周期季节变化非常明显,丰水季节超过了3个月,而枯水季节则约为2个月,说明该区表层带岩溶水受森林生长周期的影响较为明显。
康志强
关键词:森林水文效应稳定同位素
广西弄拉表层岩溶动力系统水循环碳汇效应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基于对广西弄拉表层岩溶泉水文动态自动化监测研究,发现在良好的森林植被覆盖条件下,泉域内水资源的排泄方式在不同季节差异较大。丰水期主要以泉口径流排泄为主,而枯水期则以泉域内生态需水消耗为主。4至8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66.24%,泉口水资源输出量却高达全年总量的90.89%。与之相对应,碳输出量占全年总量的90.46%。上述数据说明岩溶碳汇过程主要发生在径流系数较高的丰水季节。在碳汇方式上,碳汇过程明显受到雨水稀释效应、CO2效应及水岩相互作用的控制。在降水初期,受到雨水的混合稀释,HCO3-浓度明显下降。期间受到CO2效应及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使HCO3-浓度波动较大。但随着流量的衰减,水岩相互作用重新又占主导地位,HCO3-浓度动态变化趋于平稳。根据近十年来的监测结果表明,在次生森林植被覆盖条件恢复下,岩溶动力系统中的Ca2+、Mg2+和HCO3-离子浓度均明显增高。以HCO3-浓度增长最为明显,2003—2005年平均值为356.55 mg/L,而2012年上升为432.97 mg/L,其差值76.42 mg/L,十年间增幅达21.4%。
康志强梁礼革何师意罗允义杨志强
关键词:水循环
习水县岩溶水系统ρ(Sr^(2+))、ρ(Sr)/ρ(Ca)、ρ(Sr)/ρ(Mg)分布特征及其应用被引量:10
2011年
通过对流域内不同类型水取样分析,发现流经不同岩层的地下水具有不同的ρ(Sr2+)、ρ(Sr)/ρ(Ca)、ρ(Sr)/ρ(Mg)值。一般来说,流经砂岩层的基岩裂隙水ρ(Sr2+)低,而ρ(Sr)/ρ(Ca)、ρ(Sr)/ρ(Mg)值较高,当砂岩中的基岩裂隙水受到灰岩岩溶水或煤系地层水补给时,其ρ(Sr2+)、ρ(Sr)/ρ(Ca)、ρ(Sr)/ρ(Mg)值均较高;流经灰岩地层的地下水ρ(Sr)/ρ(Ca)值小于流经白云岩地层的地下水,而灰岩岩溶水ρ(Sr)/ρ(Mg)值大于白云岩岩溶水。地下河出口水的ρ(Sr)/ρ(Ca)、ρ(Sr)/ρ(Mg)值位于各种类型水之间,利用ρ(Sr)/ρ(Ca)、ρ(Sr)/ρ(Mg)值计算出地下河水中基岩裂隙水的比例为0.45,灰岩岩溶水的比例为0.32,白云岩岩溶水的比例为0.23。这为定量研究岩溶水的变化规律和岩溶水资源评价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黄奇波康志强覃小群俞建国苏春田
表层岩溶系统碳迁移路径及其土被效应探讨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弄清楚表层岩溶系统碳汇机理,有必要对该系统中气、液和固三相不平衡体系中碳的迁移途径进行研究。2010年,在板寨地下河流域布置了8个碳稳定同位素分析测试点。通过碳稳定同位素示踪剂及空气CO2分压对比,发现森林区岩溶水和自由大气中大部分碳是来自土壤空气。在表层岩溶系统碳汇过程中整个碳迁移路径可分为4个环节,依次为(1)植被光合作用吸收空气CO2;(2)土壤根系的呼吸作用及腐殖质分解向土壤释放CO2;(3)地下水循环岩溶作用将气态CO2转换成液态HCO3-离子;(4)地下水中的碳随水流向河流及海洋。在整个碳汇过程中,森林和土壤起到了"加压泵"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大气CO2向土壤空气CO2转换过程中的CO2分压,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岩溶的作用速率。
康志强何师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