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希一
- 作品数:24 被引量:171H指数:6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用于放射治疗的补偿块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放射治疗的补偿块,包括若干个标准片和局部片,所述标准片和局部片均为采用组织补偿材料制成的片状结构;所述标准片呈矩形,所述局部片上预制有与患者局部部位的形状相适应的缺口,每一局部片上均形成有一组相互垂...
- 柯瑞全廖希一陈秀杯陈泽杰
- 一种改进型头颈肩膜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改进型头颈肩膜,包括热塑膜体和外框架,所述热塑膜体的口鼻位置和颈部位置分别形成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内分别设置有与热塑膜体相同材质的第一易拆片和第二易拆片,所述第一易拆片和第二易拆...
- 柯瑞全廖希一陈新佳易琴
- 呼吸门控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附10例报告)
- 2009年
- 赖国静廖希一
- 关键词:术后放射治疗保乳术后呼吸门控乳腺癌适形放疗技术适形放射治疗
- ^(18)F-FDGPET/CT与CT增强在食管癌原发灶靶区勾画中的对比研究
- 2013年
- 目的对比不同医师在18F-FDG PET/CT图像及增强定位CT图像上勾画的食管原发灶肿瘤大体体积(GTV)的差异,探讨18F-FDG PET/CT辅助勾画食管癌靶区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例放疗前采用了18F-FDG PET/CT定位及增强CT定位的食管癌患者的图像数据。由5位医师分别在工作站勾画增强定位CT图像上的食管原发肿瘤靶区(GTV)并命名为GTV-CT,同时在18F-FDG PET/CT图像上以40﹪SUVmax作为阈值勾画GTV并目测调整避开心脏等生理高摄取区域后命名为GTV-PET 40vis。分析比较5位不同观察者在不同影像序列下勾画的GTV体积之间的差异。结果 GTV-CT、GTV-PET 40vis的平均值分别为:(28.5±11.8)cm3,(15.3±5.7)cm3;GTV-CT的均值明显大于GTV-PET 40vis且变异度大。图像分析显示GTV-CT在轴位及头尾上均大于GTV-PET 40 vis。结论采用40﹪SUVmax作为阈值目测调整法在18F-FDG PET/CT勾画的GTV平均值大小及变异度均小于GTV-CT,推荐应用该方法来勾画食管癌原发肿瘤靶区。
- 李夷民邓翀吴三纲廖希一周雨霏朱鹭超吴华
- 关键词:食管癌靶区勾画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 局部晚期鼻咽癌放疗联合顺铂或尼妥珠单抗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1
- 2016年
- 目的 比较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TPF方案诱导化疗后放疗联合顺铂或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2012—2013年间随机分组收治的60例Ⅲ—Ⅳb期鼻咽癌患者进行分析,其中对照组32例、研究组28例.两组患者均先行3周期TPF方案诱导化疗,对照组放疗同步顺铂40 mg/m2,1次/周共7周,研究组放疗前1周开始使用尼妥珠单抗200 mg,1次/周共7周.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Logrank检验,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χ2检验.结果 对照组CR率97%、PR率3%,研究组CR率96%、PR率4%(P=0.923).3年PFS对照组为88%,研究组为79%(P=0.352),3年OS对照组为97%,研究组为89(P=0.268).但疗中骨髓抑制、重度乏力、恶心呕吐反应研究组较轻(P=0.002、0.008、0.001).结论 放疗联合顺铂与放疗联合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无明显差别,但放疗联合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明显减轻.
- 廖希一孔琳郑华戴明明王丽琛陆嘉德林勤
- 关键词:尼妥珠单抗
- 爱维治治疗急性放射性口咽炎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爱维治(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防治鼻咽癌放疗引起的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2月至2008年8月,经病理确诊的初治鼻咽癌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调强放疗治疗,研究组30例,放疗全疗程每日静滴爱维治...
- 黄朝斌宗井凤林少俊廖希一
- 关键词:放射性口腔炎爱维治
- 文献传递
- 缩小靶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 目的:分析小靶区(CTV)调强放疗(IMRT)治疗鼻咽癌(NPC)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材料与方法:分析从2003年8月到2006年12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接受IMRT的鼻咽癌患者323例。其中Ⅱ期63例(19.5%),Ⅲ...
- 林少俊潘建基韩露张秀春张瑜陈传本廖希一
- 关键词:调强放疗鼻咽癌预后副反应
- 文献传递
- 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进展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
- 2009年
- 背景与目的:最新研究报道,西妥昔单克隆抗体(单抗)联合放疗较单纯放疗降低了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患者的死亡率。为探讨西妥昔单抗在鼻咽癌中的作用,本研究初步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方法:取我院收治的晚期鼻咽癌患者12例。西妥昔单抗与放疗或化疗或同步放化疗同时使用,用法:西妥昔单抗第1周初始剂量为400mg/m2,以后每周维持剂量为250mg/m2,共8周。初诊或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均采用调强放疗技术,给予鼻咽部GTV处方剂量DT6975cGy/31次,6.2周完成。对鼻咽癌转移灶姑息放疗,予转移灶外照射DT3000cGy/10次,2周完成。结果:2例放疗后多脏器转移患者因病情进展而停用西妥昔单抗,2例初诊鼻咽癌因西妥昔单抗引起的Ⅲ级舌黏膜反应而停药,2例因Ⅲ级皮疹延迟用药1周,余6例顺利完成治疗计划。西妥昔单抗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甲沟炎、黏膜反应、疲乏等。10例鼻咽部调强放疗同时使用西妥昔单抗的患者中,5例出现Ⅲ级口咽黏膜反应,其中4例同时出现Ⅲ级舌黏膜反应。全组完全缓解7例(58.3%),部分缓解3例(25.0%),疾病稳定2例(16.7%)。中位随访14个月,2例死亡,10例存活且肿瘤无进展。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安全有效,但联合鼻咽部调强放疗时少部分患者出现较重的舌黏膜反应,影响治疗计划的顺利进行,需进行进一步临床试验研究。
- 林少俊宗井凤廖希一韩露黄朝斌潘建基
- 关键词:西妥昔单抗鼻咽癌化疗
- 锥形束CT研究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摆位误差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应用IGRT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CBCT)研究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体位的线性误差和旋转误差。[方法]应用医科达Synergy IGRT系统治疗头颈部肿瘤12例,共治疗217次。CBCT分别在治疗前、治疗中(摆位误差纠正后)、治疗后共扫描3次,得到3组X线容积图像(XVI),将3组XVI图像和计划CT图像的靶中心匹配,获得3组X、Y、Z三维方向的线性误差和旋转误差。[结果]12例每次治疗开始前的CBCT共217次,线性误差在X、Y、Z方向上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分别为(-0.04±2.63)mm、(0.07±1.69)mm、(-1.15±1.33)mm,旋转误差为(0.10°±1.14°)、(0.16°±1.41°)、(-0.06°±1.22°)。纠正后的X、Y、Z3个方向线性误差及旋转误差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均低于纠正前水平。治疗中(摆位误差纠正后)与治疗后的误差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BCT实时纠正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摆位误差可缩小摆位误差并减少计划肿瘤靶区(PTV)外扩。头颈部肿瘤患者分次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小。
- 廖希一林少俊吴君心潘才佳柏朋刚潘建基
- 关键词:锥形束CT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头颈部肿瘤
- 应用锥形束CT研究摆位误差对头颈部调强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应用IGRT机载千伏级锥形束CT(CBCT)研究调强放疗时摆位的线性误差和旋转误差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应用CBCT扫描MED-TEC头体模获得X线容积影像,再利用计算机模拟,研究单纯线性误差、单纯旋转误差以及两者同时存在时对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线性误差和旋转误差对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均有影响,两者同时存在时影响更大,即使较小的线性误差与旋转误差相叠加也能对剂量分布产生影响。[结论]旋转误差会增加线性误差对靶区及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影响,只纠正线性误差不能很好地纠正剂量分布的改变,因此旋转误差的纠正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廖希一林少俊吴君心潘才佳柏朋刚潘建基
- 关键词:调强放疗摆位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