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亚钦

作品数:56 被引量:1,232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9篇儿童
  • 17篇体重
  • 13篇体格
  • 12篇身高
  • 10篇婴儿
  • 8篇婴幼
  • 8篇婴幼儿
  • 8篇身长
  • 6篇学龄
  • 6篇学龄前
  • 6篇儿童青少年
  • 6篇儿童生长
  • 6篇城市
  • 5篇新生儿
  • 5篇学龄前儿童
  • 5篇出生体重
  • 4篇早产
  • 4篇少年
  • 4篇体格发育
  • 4篇体格生长

机构

  • 56篇首都儿科研究...
  • 3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妇幼保健...
  • 1篇昆明市妇幼保...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作者

  • 56篇李辉
  • 56篇张亚钦
  • 37篇宗心南
  • 25篇武华红
  • 4篇夏秀兰
  • 3篇季成叶
  • 2篇吴秀娟
  • 2篇朱宗涵
  • 2篇张慧
  • 2篇米杰
  • 2篇于洋
  • 1篇王芳
  • 1篇吴建新
  • 1篇张霆
  • 1篇刘卓
  • 1篇张勤
  • 1篇曹中强
  • 1篇朱克
  • 1篇候冬青
  • 1篇王理

传媒

  • 12篇中华儿科杂志
  • 11篇中国儿童保健...
  • 6篇中国循证儿科...
  • 4篇父母必读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九市不同喂养方式婴儿体格生长水平的横断面调查被引量:21
2020年
目的调查不同喂养方式婴儿体格生长水平的现状和差异。方法 1~<12月龄婴儿的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及体格生长数据来自2015年"第五次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1~<6月龄婴儿的喂养方式分为纯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12月龄的喂养方式分为持续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不同喂养方式婴儿体重、身长及头围生长水平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结果共纳入1~<12月龄婴儿59 170人。1~<6月龄纯母乳喂养率、部分母乳喂养率和人工喂养率分别为48.6%、37.4%和14.0%,~<12月龄持续母乳喂养率和人工喂养率分别为59.9%和40.1%。1~<6月龄纯母乳喂养婴儿平均体重略高于部分母乳喂养婴儿,差值范围为0.06~0.20 kg;也略高于人工喂养婴儿,差值范围为0.09~0.22 kg。6~<12月龄持续母乳喂养婴儿平均身长低于人工喂养婴儿,差值范围为-0.3^-0.1 cm。不同喂养方式在6~<12月龄体重、1~<6月龄身长及1~<12月龄头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喂养方式婴儿体重、身长及头围生长模式与WHO儿童生长标准相似,但总体上体重和身长平均生长水平略高于WHO儿童生长标准。结论不同喂养方式生长模式相似,在生后的前半年纯母乳喂养婴儿的生长水平略高于部分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婴儿,在后半年持续母乳喂养婴儿的生长水平略低于人工喂养婴儿。
宗心南李辉张亚钦武华红
关键词:婴儿体重身长头围
母亲孕前体质量指数和孕期增重对巨大儿的交互作用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母亲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和孕期增重(GWG)及其二者交互作用对巨大儿的影响,为孕前和孕期体重管理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全国13个城市2015年6月—2018年11月调查的12040名母亲及足月新生儿相关数据,根据中国超重肥胖标准和GWG标准,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前BMI和GWG对巨大儿发生风险的单独和交互效应。结果随着孕前BMI水平的增加,GWG均值逐渐降低(P_(trend)<0.001)。调整其他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孕前超重/肥胖(OR=1.67,95%CI:1.35~2.05)和GWG过多(OR=1.78,95%CI:1.48~2.16)增加了巨大儿的发生风险。孕前超重/肥胖和GWG过多同时存在时,进一步增加了巨大儿发生风险,但未发现二者存在交互作用。结论母亲孕前超重/肥胖和GWG过多是巨大儿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二者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建议女性应保持孕前正常体质量和孕期适宜增重,特别是孕前超重/肥胖人群应保持更低的GWG,以降低子代巨大儿的发生风险。
余程东张亚钦武华红宗心南李辉
关键词:体质量指数孕期增重巨大儿
中国1985和Fenton2003早产儿生长参照值的比较分析
目的:为了解中国1985年与Fenton2003年早产儿生长参照值的适用性,本文拟以我国当前早产儿为验证人群,分析比较两种早产儿参照值的异同,旨在为促进早产儿生长评价、改善早产儿科学喂养和营养管理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
张亚钦李辉
13571例新生儿体格发育现状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研究分析广西柳州市13571例新生儿体格发育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13571例活产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胎龄分组计算出生体重、身长和头围的均值、标准差,并与我国相关新生儿参照值进行比较;同时统计早产儿、低体重儿、巨大儿以及小于胎龄儿发生率。结果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活产新生儿出生胎龄在25~44周之间。随胎龄增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均值逐渐增加,各胎龄组体格指标均值与1988年不同胎龄新生儿体格发育参照值存在差别。足月儿平均出生体重较2005年九市儿童体格发育参照值低62g,体重、身长、头围的平均z分值分别为-0.16、0.29、-0.97。新生儿早产、低体重、巨大儿检出率分别为10.8%、9.8%、3.0%。小于胎龄儿(SGA)、大于胎龄儿(LGA)检出率分别为9.0%、11.8%,其中足月SGA儿检出率为7.9%。与汉族相比,少数民族新生儿低体重、SGA检出率略高(分别为33.36、15.74,P〈0.05)。胎膜早破、双胎/多胎是胎龄≤32周早期早产的最常见原因。结论柳州市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略低于当前全国平均水平。活产新生儿体格指标均值随胎龄增长逐渐增加。早产及低体重是本地区新生儿面临的主要问题。
曾婷张亚钦李红辉农峥覃海妍李辉
关键词: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早产低体重巨大儿
婴幼儿早期发育的机理及营养干预新技术的建立和推广应用
吴建新李辉戴耀华王理刘卓宗心南张勤王芳王建华张霆张淑一邹继珍张亚钦贾妮
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中由于营养不良造成死亡率占30%,营养改善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项目组立足中国国情就婴幼儿发育存在的问题,经十六年潜心研究,取得了创新成果如下: 创新点一:率先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叶酸代谢紊...
关键词:
关键词:母乳喂养
中国不同出生胎龄新生儿体重身长比、体质指数和重量指数的参照标准及生长曲线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制定中国出生胎龄24~42周新生儿体重身长比、体质指数和重量指数的参照标准及生长曲线,为新生儿出生时身体比例及营养状况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横断面研究,于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在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福州、昆明等13个城市调查出生胎龄24~42周单胎活产新生儿24375名,排除了影响参照标准建立的母亲和新生儿因素。采用基于位置、尺度、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构建出生胎龄24~42周男、女新生儿体重身长比、体质指数和重量指数的百分位数(P 3、P 10、P 25、P 50、P 75、P 90、P 97)参照值及生长曲线。将研制的参照标准与我国1988年数值、INTERGROWTH项目及美国相关参照值进行比较。结果:24375名新生儿中早产儿12264名(男7042名、女5222名),足月儿12111名(男6155名、女5956名)。研制出出生胎龄24~42周男、女新生儿体重身长比、体质指数和重量指数百分位数生长参照值及生长曲线。男新生儿体重身长比在不同出生胎龄P 10、P 50、P 90上比女新生儿高0~0.2 kg/m,男新生儿体质指数在不同出生胎龄P 10、P 50、P 90上比女新生儿高0.1~0.3 kg/m^(2)。体重身长比和体质指数曲线在高百分位数上、重量指数曲线在高、低百分位数上与我国1988年数值均有较大差异,如体重身长比、体质指数、重量指数与我国1988年数值在P 90上的差值范围分别为-1.09~0.40 kg/m、-1.19~0.92 kg/m^(2)、-0.64~0.81 kg/m^(3)。体重身长比曲线与INTERGROWTH项目参照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在P 50上的差值范围-0.17~0.20 kg/m,出生胎龄≤32周时在P 90上低0.02~0.40 kg/m、在P 10上高0.13~0.41 kg/m。体质指数曲线与美国参照值差异较为明显,在P 50上的差值范围-0.47~0.17 kg/m^(2),出生胎龄≥37周时在P 90上低0.53~1.10 kg/m^(2)但≤28周时高0.17~0.45 kg/m^(2)。结论:建立中国出生胎龄24~42周新生儿不同性别的体重身长比、体质
宗心南李辉张亚钦武华红
关键词:体重人体质量指数
早产儿生长评价的相关问题及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3年
早产儿生长评价与定期监测对于早期发现生长发育异常的高危儿、及时了解早产儿追赶生长情况以及营养干预措施的制定和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对早产儿的生长水平及速度进行正确评价一直是新生儿及儿童保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针对早产儿生长评价的指标、参照标准及生长曲线的选择、早期适宜的生长速率以及生长异常界值点展开综述,以期为早产儿体格生长的合理评估提供参考。
张亚钦李辉
关键词:早产儿体格生长界值
中国九市七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状况调查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调查分析中国9个城市(简称九市)7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6年6—11月在北京、哈尔滨、西安(北片),上海、南京、武汉(中片),广州、福州、昆明(南片)九市对7岁以下的110499名儿童体格生长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以2009年中国儿童生长标准为参照,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身高标准第3百分位判定为生长迟缓,位于第3~10百分位判定为身高偏矮。检出率按性别、地区、年龄等分组,组间生长迟缓检出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九市7岁以下儿童应调查113084名,实际调查110499名,调查率97.7%。生长迟缓总检出率为1.9%(2141/110499);城区低于郊区[1.6%(904/55524)比2.3%(1237/54975),χ2=56.246,P<0.01];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1121/57921)比1.9%(1020/52578),χ2=0.003,P=0.965];生长迟缓检出率在0~<3岁随年龄略下降[从0~<1岁组1.8%(312/17080)至2~<3岁组1.2%(168/13740)],之后略提高,6~<7岁为2.2%(240/11073)。不同地区比较,南片高于北、中片[城区3.3%(557/16664)比0.9%(193/20374)、0.8%(154/18486),郊区4.7%(769/16276)比1.1%(241/21924)、1.4%(227/16775),χ2=437.736、646.533,P均<0.01];而城区北、中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29,P=0.232),郊区中片略高于北片(χ2=5.130,P=0.024)。九市中广州市生长迟缓率最高(6.1%,613/10019),各城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9.64,P<0.01)。生长迟缓程度构成显示以临界和轻度为主(78.4%,1679/2141),重度较少(7.2%,154/2141)。身高偏矮儿童检出率为5.2%(5721/110499)。结论九市7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处于较低流行状态,且检出生长迟缓儿童多为轻度。生长迟缓检出率郊区高于城区,男女差别不明显,南片地区高于北、中片地区。
张亚钦李辉武华红宗心南李一辰李佳相晓妹张晶童梅玲曹中强林穗方陈为朱克
关键词:儿童检出率
父母身高对7岁以下儿童身高影响效应的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父母身高对7岁以下儿童身高的影响效应,为个体儿童生长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中父母身高信息完整的161 297名儿童为分析对象,参照中国儿童身高标准计算儿童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和父母身高中值的Z分值,采用Spearman方法分析儿童身高与父身高、母身高、父母身高中值的相关性,并按父母身高分组,比较各组儿童身高的差异。结果 1)儿童身高与父身高、母身高和父母身高中值正相关(r=0.13~0.42,P<0.05),且与父母身高中值的相关系数最高;2)按父母身高中值分为矮身材、偏矮、中等偏下、中等偏上、较高、高身材6组,各组儿童平均身高依次递增,父母矮身材组儿童身高比父母高身材组低1.9~14.7 cm,年龄越大差值越大;3)父母身高偏矮组子女身高第3百分位(P3)比中国儿童身高标准P3低0.6~4.8 cm,而父母较高身材组P3则比身高标准P3高0.6~4.7 cm;4)父母矮身材、偏矮、中等偏下、中等偏上、较高和高身材组的儿童身高Z分值与父母身高中值Z分值差值依次为1.27±0.99、0.61±0.92、0.18±0.89、-0.19±0.90、-0.61±0.93、-1.17±0.92。结论 7岁以下儿童身高与父母身高正相关;矮身材父母的子女身高明显低于高身材父母子女;矮身材父母子女身高高于家庭遗传身高;个体儿童身高评估和解释时,不可忽视父母身高的影响作用。
张亚钦李辉武华红宗心南
关键词:儿童身高矮身材
中国九城市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与体格生长的关系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分析中国九城市学龄前儿童的饮食现状及不同饮食状况对儿童体格生长的影响,为针对性的饮食行为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5年6-10月实施的"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9个城市调查3~7岁儿童53155名。体格测量由统一培训的人员、采用统一配置的测量工具现场完成,饮食行为采用自制问卷、面对面询问儿童的日常生活主要照顾人完成。比较不同饮食行为的儿童体格生长的差异,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体格生长的主要因素。结果1)3~7岁学龄前儿童中34.0%存在挑食现象;饮奶率为96.0%、食用鸡蛋的比例为96.2%,其中54.3%的儿童每日摄入牛奶、30.6%每日摄入鸡蛋;2)不挑食儿童的生长水平较挑食者高,不挑食者的身高标准差分值(SDS)和体重SDS分别为0.17±1.01和0.17±1.15,挑食者分别为0.01±1.00和0.10±1.10,且挑食者中最不喜欢吃肉、蛋类的儿童生长水平较其他类低(组间比较P<0.01);3)牛奶、鸡蛋摄入频率高的儿童生长水平较摄入频率低的儿童高:每周食用6个以上鸡蛋的儿童身高SDS和体重SDS分别为0.26±0.99和0.25±1.13,不食鸡蛋的分别为-0.12±1.02和-0.20±1.10;每周喝6袋以上牛奶的儿童身高SDS和体重SDS分别为0.17±1.01和0.14±1.14,不喝牛奶的为-0.14±1.04和-0.21±1.15(组间比较P<0.01);4)多因素分析发现,不挑食有利于儿童体格生长,而牛奶、鸡蛋摄入频率低和挑食者不喜欢摄入肉蛋类不利于儿童的体格生长。结论我国学龄前儿童饮食状况改善、蛋奶摄入比例提高,均衡膳食和肉蛋奶的规律、适量摄入是儿童体格生长的有利因素。
武华红李辉宗心南张亚钦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身高体重体格生长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