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和
- 作品数:22 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颈髓损伤气管切开后的颈椎前路手术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探讨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在气管切开情况下,及早行手术治疗,争取最大限度的恢复和保存脊髓功能。[方法]27例C3~7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均在伤后行气管切开,7例未闭管手术(伤后1~3 d,A组),20例闭管后手术(伤后8~20 d,B组),所有患者均行前路脊髓减压、骨折脱位复位植骨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颈前路手术切口均未出现感染;肺内感染A组3例,B组13例;B组1例术后呼吸衰竭死亡,2例闭管后手术患者术后需再次行气管切开。伤后1个月A组运动和感觉神经功能分别改善4.05、6.13分;B组运动和感觉神经功能分别改善3.12、4.25分,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气管切开带管进行手术并未增加感染、呼吸功能受限等并发症,术后机械辅助通气维持时间亦无明显差异,因能够早期手术,对脊髓损伤的恢复有促进作用,是治疗颈椎外伤致脊髓损伤的积极方法。
- 曹阳张元和栗刚范仲凯
- 关键词:脊髓损伤气管切开
- 采用S-ROM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3例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2009年2月~2010年7月,我们采用组配式髋关节假体(S-ROM)对1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5例;年龄62~84岁,平均73.4岁。致伤原因:行走摔倒10例,车祸伤3例。
- 张明超张元和张正
- 关键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假体骨折患者致伤原因
-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63例治疗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2006-01-2008-06共收治63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胫骨自体骨植骨钛板内固定和早期被动关节功能锻炼治疗。结果 6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 a,参照Merchant功能评定标准:优42例,良14例,中6例,差1例。结论自体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骨折疗效满意,被认为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
- 史宏途卢伟张元和
- Delta陶瓷人工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观察Delta陶瓷人工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近期应用效果。方法对56例(61髋)严重髋关节疾病患者行Delta陶瓷对陶瓷人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通过双髋正位X线片,测量髋臼外展角和估算前倾角,观察有无陶瓷碎裂、假体脱位、假体周围透亮线和骨溶解、假体松动、感染及假体周围骨折情况发生。结果手术时间为55~90 min,术中出血量120~200 mL,术后引流量150~400 mL。术后平均随访1年7个月。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9.3±7.9)分,明显高于术前的(40.3±10.5)分(P<0.01)。髋关节功能优37例,良18例,可1例。X线检查示髋臼外展角42.7°±2.6°,前倾角为19.6°±3.5°。随访期间无关节异响发生,未见陶瓷碎裂、假体脱位、骨溶解形成及假体松动、移位和下沉,无感染和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1例术后6个月时出现髋关节周围异位骨化,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Delta陶瓷人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髋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满意。
- 于德水张元和曹阳范仲凯王岩松吕刚
- 关键词:人工假体人工关节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疾病
- 人工关节松动的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9年
- 感染性松动和假体远期无菌性松动是人工关节在临床上存在并需要解决的问题。大量科研及临床事实证明,假体产生微粒与溶骨是无法消除的,后者与假体松动关系密切。在一定条件下,术后关节感染与假体松动又是相互促进的,关节的摩擦和微动,必然会在假体周围形成界膜和微粒,这就为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条件;反之,关节周围的感染所造成的骨破坏,也是关节松动下沉的一个原因。因此预防感染和减少磨损颗粒的产生对于预防人工关节的松动延长人工关节使用寿命意义重大。本文就预防感染和减少磨损颗粒的产生作一综述。
- 杨朝君张元和
- 关键词:人工关节
- 动力髁螺钉系统治股骨髁骨折的应用体会
- 2007年
- 探讨动力髁螺钉系统(dynitic condylar screw,DCS)治疗股骨髁骨折方法,探讨用动力髁螺钉系统恢复股骨髁和股骨之间的形态结构及效果,我院骨科近2年来已成功实施股骨髁部骨折动力髁螺钉系统固定术33例,随访10~24个月,按Merchan等提出的功能标准评定,优9例,良18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2%。利用动力髁螺钉系统治疗股骨髁骨折固定牢固,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对防止关节僵硬,疗效满意。
- 包大禹张元和
- 关键词:股骨髁骨折骨折固定术
- 纳米人工椎板在脊柱后路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纳米人工椎板在脊柱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于2005年7月至2006年8月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集病例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41~62岁,椎管狭窄16例,椎管狭窄伴脊柱滑脱6例,椎闯盘突出12例。行脊柱后路椎管扩大,人工椎板植入术,术后3d,10天检测生化全项,了解肝肾功能变化。术后定期随访复查,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摄X线片,了解椎弓根内固定及纳米人工椎板的位置。部分患者行CT检查。结果34例手术切口I/甲愈合。术后生化全项检测提示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3个月随访的30例病例中,28例患者恢复良好。复查X线提示脊柱序列良好,行椎弓根内固定者内固定可靠,部分复查CT患者可见纳米人工椎板位置良好。结论纳米人工椎板在预防脊柱后路手术瘢痕形成和保持脊柱后部结构稳定性方面具有明确作用。
- 张元和卢伟张明超
- 关键词:脊柱椎板切除瘢痕形成
- 骨髓单个核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分别观察骨髓单个核细胞复合异种骨、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异种骨以及单独植入异种骨对兔坏死股骨头的修复效果,并对其进行比较,以判定骨髓骨髓单个核细胞是否对股骨头坏死有修复作用。方法23只新西兰白兔,用液氮冷冻的方法,建立双侧股骨头坏死模型,取其中45个坏死股骨头,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每组15只股骨头。对照组为髓芯减压后单独的异种骨植入,实验1组为髓芯减压后植入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异种骨,实验2组为髓芯减压后植入复合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异种骨。术后2、4、8周,分别行X线检查、M asson染色检查、及新生血管面积百分比和新生骨小梁体积百分比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新西兰白兔23只,均进入结果分析。X线及M asson染色检查示实验1、2组修复效果相同,均优于对照组。术后新生血管面积百分比和股骨头新生骨体积百分比比较,同时期实验组效果好于对照组,且统计学差异明显。而实验1、2组间除2、4周血管面积百分比外,其余都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骨髓单个核细胞确有修复坏死股骨头的效果,且与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效果相似。
- 卢伟张元和宝东艳
- 关键词:骨髓单个核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异种骨股骨头坏死
-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7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疗效。方法78例CSM患者均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自锁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神经功能明显改善,JOA评分术前平均(7.1±1.3)分,术后平均(12.9±1.6)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植骨全部融合,无断钉、断板及内固定松动。结论经颈前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自锁钛板内固定术是治疗CSM的有效方法,疗效满意。
- 张元和陈磊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内固定器
- 股方肌蒂转子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应用现状
- 2010年
- 股骨颈骨折因易发生骨不连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上常常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一直是骨科的一个相对辣手的难题。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无禁忌证,可选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关键是中青年患者,如何保留原有股骨头,促进股骨颈骨折愈合。股方肌蒂转子骨瓣移植并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术治疗青中年股骨颈骨折操作方便,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青中年股骨颈骨折理想方法。本文就股方肌蒂转子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治疗机制和影响该术式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 谢一鹏张元和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股方肌骨瓣空心加压螺纹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