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婧雯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北半球
  • 2篇冬季气温
  • 2篇太平洋海温
  • 2篇气温
  • 2篇极端气温
  • 2篇海温
  • 2篇北太平洋
  • 2篇北太平洋海温
  • 1篇中国冬季气温
  • 1篇太平洋海温异...
  • 1篇太阳活动
  • 1篇气候
  • 1篇温度
  • 1篇降水
  • 1篇海温异常
  • 1篇北太平洋海温...
  • 1篇EOF分析
  • 1篇春季

机构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作者

  • 4篇张婧雯
  • 3篇李栋梁
  • 2篇柳艳菊

传媒

  • 1篇气象科学
  • 1篇高原气象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北半球极涡新特征及其对中国冬季气温的影响被引量:15
2014年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统计了近50年500,300,200和100 hPa等压面上北半球及4个分区冬季极涡面积和强度指数,并讨论了各层等压面上不同区域极涡面积比例变化特点和500 hPa极涡中心位置变化特征,揭示了冬季各层极涡之间同期和滞后关系,分析了冬季极涡面积与中国平均温度和极端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1)北半球极涡面积、强度均经历了先扩张后收缩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气候变暖以后4层等压面上发生了极涡面积缩小,90年代中期发生强度减弱的年代际突变,只是较面积变化而言,强度年代际变化较弱,极涡面积和强度在年代际上相关显著。(2)位于平流层低层(100 hPa)的极涡年平均面积、强度最大,并且随季节变化幅度也是最大,尤以Ⅰ区(亚洲大陆区)、Ⅳ区(大西洋欧洲大陆区)更为显著。就年内变化而言,100 hPa极涡面积极大值的出现落后于其他层,极小值的出现又早于其他层,并且冬季前期100 hPa极涡面积对其后期500,300和200 hPa的变化有一定影响。(3)4层极涡面积都偏离Ⅳ区,500 hPa极涡基本偏向Ⅱ区(太平洋区)、Ⅲ区(北美大陆区),300,200和100 hPa偏向Ⅰ、Ⅱ区,500 hPa极涡中心多位于Ⅱ区或Ⅲ区。(4)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50年中国冬季平均气温、暖日(夜)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冷日(夜)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并且突变都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5)中国冬季平均气温、极端气温指数与极涡面积相关关系以500hPa最为显著。分区来看与500 hPaⅠ区相关最为明显,300 hPaⅠ区、200 hPaⅠ区和100 hPaⅣ区次之。极涡从平流层低层(100 hPa)到对流层中层(500 hPa)是从IV区到I区逐渐影响中国冬季气温。(6)500 hPaⅠ区极涡面积的扩大有利于除东北以外中国大部分地区冷日/夜(暖日/夜)次数的增加(减少),而100 hPaⅢ、Ⅳ区、500 hPaⅣ区面积的扩大有利于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冷日/夜(暖日/夜)次数增�
张婧雯李栋梁柳艳菊
关键词:冬季气温极端气温
前期春季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与冬季北半球极涡的关系
2015年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海温资料,用EOF、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60—2010年500 h Pa和100 h Pa等压面上北半球后冬(2月)极涡面积和前春(4月)北太平洋(20~60°N,120°E^120°W)海表温度(SST)的变化特征,揭示了二者的时空联系。结果表明:近50a来,(1)冬季北半球500 h Pa和100 h Pa极涡面积整体经历了先扩张后收缩的变化。春季北太平洋SST经历了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其突变时间与500 h Pa极涡面积的突变时间相近,均出现在1987年,且与后冬500 h Pa大西洋欧洲大陆区(Ⅳ区)极涡面积相关更好。(2)春季北太平洋SST的EOF第一模态空间型表现为PDO,第二模态表现为三极子型,突变分别出现在1980s初期和中期。(3)北太平洋SST与500 h PaⅣ区极涡面积相关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当前期春季北太平洋中部海温异常偏高(低),南部和北部海温异常偏低(高),使得下一个冬季500 h PaⅣ区极涡面积的扩大(缩小),这种空间遥相关型对应着海温的第二模态。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以第一模态空间型居多,但是对后冬北半球极涡面积影响大的却是第二模态。(4)当前春北太平洋SST呈第二模态时,对应次年冬季中高纬度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极地东风和绕极西风环流加强,极涡面积偏大。
张婧雯李栋梁柳艳菊
关键词:海温异常EOF分析
北半球极涡特征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极涡是大规模冷空气的象征,对天气气候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NCEP/NCAR 1960-2010年500hPa、300hPa、200hPa、100hPa月平均再分析高度场资料计算出北半球各月和年平均极涡面积,并...
张婧雯李栋梁
关键词:降水温度
冬季北半球极涡演变特征及其对我国气温的影响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统计了近50年来冬季500hPa、300hPa、200hPa和100hPa等压面上北半球及4个分区极涡面积和强度指数和前春季(1959~2009年4月)北太平...
张婧雯
关键词:极端气温北太平洋海温太阳活动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