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守领

作品数:23 被引量:22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罗非鱼
  • 5篇胚胎
  • 5篇胚胎发育
  • 4篇养殖
  • 4篇花[鱼骨]
  • 3篇尼罗
  • 3篇尼罗罗非鱼
  • 3篇仔鱼
  • 2篇刀鲚
  • 2篇选育
  • 2篇幼鱼
  • 2篇同工酶
  • 2篇可量性状
  • 2篇肌肉
  • 2篇吉富罗非鱼
  • 2篇吉富品系
  • 2篇池塘
  • 1篇新品种培育
  • 1篇形态学
  • 1篇性腺

机构

  • 23篇中国水产科学...
  • 10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江阴市水产指...

作者

  • 23篇张守领
  • 12篇徐钢春
  • 12篇顾若波
  • 10篇徐跑
  • 7篇何杰
  • 7篇闻海波
  • 6篇董在杰
  • 6篇梁政远
  • 6篇朱健
  • 4篇聂志娟
  • 3篇强俊
  • 3篇张平
  • 3篇缪为民
  • 3篇明俊超
  • 3篇袁新华
  • 2篇佟雪红
  • 2篇岳春梅
  • 2篇林连升
  • 2篇缪凌鸿
  • 2篇华丹

传媒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广东海洋大学...
  • 3篇淡水渔业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水产学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金陵科技学院...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养殖池塘水质生物净化效果试验被引量:7
2005年
试验设计2个试验池和1个对照池,将试验池分隔为鱼类放养区与水质净化区,使池水在两个功能区间歇循环流动。在净化区采用种植水生植物、吊挂河蚌和生物包三种生物方法来净化养殖水体。在放养区混养以吃食性鱼类为主的多种鲤科鱼类。在6~9月份,对3个鱼池的水质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试验池的水质明显比对照池要好,水体透明度明显较高,TSS、CODMn、TAN、NO2-N、NO3-N、TN、TP和PO43-P的平均浓度明显较低。不过,2个试验池的DO总体上略低于对照池。
林连升岳春梅佟雪红缪为民袁新华张守领
关键词:生物净化
三种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池塘水质的改良效果被引量:22
2006年
通过静态试验研究了三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伊乐藻和金鱼藻)对富营养化池塘养殖水的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三种沉水植物能够显著提高水体溶氧量和pH值,对水中各种形态氮(尤其硝氮)的净化效果良好;2)轮叶黑藻对水中磷的净化效果较为明显;3)三种沉水植物对水中耗氧有机物的净化效果不明显。总体上看,轮叶黑藻对富营养化池塘养殖水的改良效果最好。
林连升缪为民袁新华岳春梅佟雪红张守领
关键词:沉水植物
6个不同鲤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被引量:35
2009年
对黄河鲤、荷包红鲤、高背荷包红鲤、兴国红鲤、建鲤和黑龙江野鲤等6个鲤群体的12个形态比例性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眼后头长/头长外,各鲤群体间在其他比例性状上出现较明显的差异。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35.316%、23.221%、10.146%,累计贡献率为68.683%,并明显可将6个鲤群体划分为2个簇,荷包红鲤和高背荷包红鲤明显与其他群体区分开。聚类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析一致。在体高/体长、头长/体长、体厚/体长和尾柄高/尾柄长等4个比例性状上,有些群体的差异系数大于1.28,说明这些群体在这4个指标上的差异可达到亚种水平。结果表明,6个鲤群体在形态上存在一定差异和分化,主要体现在体型和头部特征上。
明俊超董在杰梁政远张守领张平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尼罗罗非鱼体重与体维可量性状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2
2010年
以尼罗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和回归分析,研究体重与体维可量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体重与体长、身长、全长、体高、体厚等形态特征性状的相关性均高于0.85,呈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多元回归方程lnW=a+b1lnLS+b2lnDB和lnW=a+b1lnLC+b2lnDB对于全体数据的拟合度分别为0.958和0.955,拟合度较高,且在实际检验中效果较好,超过88%的个体误差范围在5.0%之内,可有效反映出不同体维性状对鱼类体重的影响。
董在杰梁政远明俊超徐跑张守领何杰张平谢庄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体重
温度、盐度对似刺鳊鮈胚胎发育过程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设置10℃、15℃、20℃、24℃、27℃、30℃6个温度组和0‰、2.5‰、5‰、10‰、15‰、太湖湖水组6个盐度组,探讨了温度和盐度对似刺鳊鮈(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胚胎发育的影响。温度实验结果表明:似刺鳊鮈胚胎发育的起始温度(生物学零度)为9.5℃,适宜的发育水温为20~24℃。水温10℃时胚胎卵裂异常,未能进入原肠期;水温升至30℃时胚胎在发育至原肠期前后死亡。水温度为24℃时孵化时间仅为73.5 h,孵化率高达80%,畸形率为0,为最适孵化水温;水温对胚胎发育速率的影响后期较前期大。盐度实验表明:似刺鳊鮈胚胎对盐度有一定的耐受力,各盐度梯度下的胚胎发育速率差异不大,但孵化率的差异极显著。在水温18℃、盐度为2.5‰的水体中胚胎的孵化率为81.67%,高于太湖湖水组的孵化率,此盐度应为似刺鳊鮈胚胎发育较适盐度。
徐钢春张守领顾若波
关键词:温度盐度胚胎发育
似刺鳊鮈的胚胎及胚后发育被引量:19
2008年
采用体视显微镜成像系统对似刺鳊鲍(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 Bleeker)的胚胎发育全过程进行连续观察,研究其胚胎正常发育特征,并继续对胚后期的仔、稚、幼鱼发育阶段采用测量、照相等方法进行形态学与生态学研究。结果显示,似刺鳊鮈受精卵旱卵蚓形,卵膜径为(3.43±0.05)mm。根据胚胎的外形与内部主要特征,胚胎发育分为7个生理阶段、31个具体发育时期,在水温(20±1)℃下,历时95h 08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过程;胚后发育主要根据卵黄囊、鳞片、体色的变化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仔鱼期根据卵黄囊的有无又分为早期仔鱼和晚期仔鱼。初孵仔鱼平均全长7.25mm;在水温(20±1)℃下,出膜后7d,卵黄囊吸收完毕;在水温20~25℃下,继续培育至35日龄,仔鱼鳃盖后缘及前端侧线附近有少量鳞片状突起,标志似刺鳊鮈结束仔鱼期进入稚鱼期,此时鱼苗平均全长3.12cm;培育至68日龄,仔鱼身上鳞片基本长出,腹膜闭合,身体透明这一特征消失,似剌鳊鮈完成变态成为幼鱼,此时平均全长达8.70cm,其外部形态和生态习性均与成鱼相似。本研究对似刺鳊鮈资源的保存及生产性育苗工艺的建立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水产科学,2008,15(3):414-424]
顾若波徐钢春闻海波李晓莉华丹曾令兵张守领
关键词:胚胎发育仔鱼稚鱼幼鱼
与吉富罗非鱼生长相关的形态特征和数量性状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属于罗非鱼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培育技术,尤其是能够快速培育出群体生长速度快的吉富罗非鱼技术。为了解决目前吉富罗非鱼家系的生长选育过程中,出现的优良性状被再次选育而丢失、选育时间长的弊端,本发明在吉富罗非鱼的家系生长选育...
何杰徐跑朱健朱志祥张守领强俊
文献传递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GIFT)群体内的形态差异与分化被引量:21
2009年
研究所用60个家系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GIFT strain Nile tilapia,Oreochromis niloticus;简称吉富罗非鱼)样本均为由世界渔业中心所在地马来西亚引进的原种。采用传统形态学测量方法,测量每尾鱼的体质量、体长、体高、体宽、头长、尾柄长和尾柄高后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群体内的形态差异。结果显示,吉富罗非鱼体高与体质量的相关性最大(R2=0.9002)。在体长与体质量对应的点状分布中,总群体、雌雄群体和每个家系群体中均呈现出2条带状,分布于2条带的个体间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对应的个体数量之比接近常数0.7;体高、体宽、头长、尾柄长和尾柄高相应的分布则呈现出变异幅度迥异的条带。本研究表明,吉富罗非鱼群体内部在形态上存在差异。
何杰徐跑董在杰朱健张守领张成锋杨弘农肖颖梁政远缪凌鸿
关键词:体质量
尼罗罗非鱼出肉率与可量性状的相关性被引量:23
2010年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吉富品系和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 misniloticus)2龄成鱼雌、雄个体的出肉率和可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尼罗罗非鱼的平均出肉率为38.68%,雄性个体出肉率比雌性个体略高,吉富品系出肉率比埃及品系略高。尼罗罗非鱼出肉率与可量性状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拟合方程相关系数为0.985。在有显著意义的可量性状相关系数中(P<0.01),与肉片质量和出肉率的相关性均最高的可量性状为体质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964和0.575;其次为体高、体长和体厚。而头长与肉片质量、出肉率均呈负相关关系。雄性个体的相关系数均高于雌性个体,在雄性个体中,出肉率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为0.630,与体高的相关系数为0.617,均为中等程度相关。对可量性状之间的比值与出肉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普遍比单个性状高,特别在雄性个体中表现明显。其中相关系数较高的比例组合有身长/头长比值(0.765)、体长/头长比值(0.732)、身长/体厚比值(0.703),均达到较强程度的相关,比单个性状的相关性有明显提高。结果表明,利用可量性状预测罗非鱼的出肉率是可行的。
董在杰梁政远徐跑明俊超张平张守领何杰谢庄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出肉率可量性状
花胚胎发育及卵黄囊仔鱼形态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2
2006年
运用多种处理方法对花的胚胎发育进行连续观察,并对其卵黄囊仔鱼形态变化进行初步观察与测量。观察结果显示:(1)花胚胎发育可以划分为22个明显的时期,包括7个主要的发育阶段;(2)在(20±1)℃条件下,仔鱼在出膜后的第3天开口摄食,卵黄囊在第7天基本消失,此阶段仔鱼的全长平均日增长率为4.67%,而以第4天增长最快。该实验结果将为花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特别是为仔鱼在营养转换阶段的培育提供了理论参考。
顾若波闻海波徐钢春张守领孙连锋
关键词:花[鱼骨]胚胎发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