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川

作品数:36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房颤
  • 7篇心房
  • 7篇心房颤动
  • 7篇心肌
  • 5篇室性
  • 5篇消融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心肌梗死
  • 4篇心力衰竭
  • 4篇心律
  • 4篇阵发
  • 4篇衰竭
  • 3篇单核
  • 3篇单核苷酸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 3篇导管消融
  • 3篇心动过速
  • 3篇心律失常

机构

  • 36篇湖州市中心医...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医院

作者

  • 36篇张川
  • 22篇韦凡平
  • 19篇袁高辉
  • 8篇程震锋
  • 6篇周德震
  • 5篇陆玉良
  • 4篇施万春
  • 4篇卢孔杰
  • 3篇徐敏雯
  • 2篇俞海峰
  • 2篇程震峰
  • 2篇刘江
  • 2篇李利芳
  • 2篇沈法荣
  • 2篇钱国权
  • 1篇赵费敏
  • 1篇王兴祥
  • 1篇胡晖
  • 1篇陶谦民
  • 1篇杨运凤

传媒

  • 7篇心脑血管病防...
  • 4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心电学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心电与循环
  • 1篇2006年浙...
  • 1篇2007年浙...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侧双旁道并房室结双径路1例被引量:1
2008年
患者女性,39岁,因心悸、胸闷反复发作20余年入住我院。体检未见异常阳性体征。X线胸片、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基本正常。心电图(图略)提示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B型预激综合征。心内电生理检查提示为右后侧显性旁道,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给予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成功。术后3月随访情况良好,无复发迹象。术后5月起患者无诱因又出现心悸。心电图(图1)示室上陛心动过速,但窦性心搏未见6波,考虑旁道残留有逆传功能,故再次入院消融。
张川韦凡平袁高辉
关键词:房室结双径路双旁道心内电生理检查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B型预激综合征右侧
心肌炎后遗症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评价被引量:1
2008年
陆玉良袁高辉韦凡平张川
关键词: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炎后遗症RFCA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术室性期前收缩
左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1例报告
2001年
张川施万春刘江
关键词:病例报告
福辛普利对老年高血压心脏病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的作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对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其对左室肥厚的逆转和舒张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33例,给予口服福辛普利10mg,每日1次,总疗程3个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和舒张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老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所下降。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结论福辛普利能有效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明显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张川袁高辉韦凡平
关键词:高血压左心室肥大左心室舒张功能福辛普利
小剂量重组脑钠肽对高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研究
韦凡平邵华徐敏雯卢孔杰李利芳胡晖程震锋张川周德震
低剂量、短时、间断使用新活素方法(0.005μg/(kg·min)/天*12小时静脉推注,连续2-3天)与常规剂量组(5μg/kg的剂量静脉推注,后以0.0075μg/(kg·min)维持治疗48h)相比对血压的影响小,...
关键词:
关键词:心力衰竭治疗
洋地黄中毒42例相关因素分析
2001年
施万春张川
关键词:洋地黄药物中毒
Kir3.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相关研究
目的检测中国人乙酰胆碱依赖性钾通道基因(Inward rectifier K+channel Kir3.4,Kir3.4)编码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韦凡平袁高辉张川程震锋徐敏雯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文献传递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对心房颤动伴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复律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对心房颤动伴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复律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心房颤动伴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胺碘酮治疗,联合组采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后3个月内的复律成功率,分别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脏指数(CI)、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利用围绝经期评定量表(MRS)评估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改善效果,并比较两组用药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治疗3个月的复律成功率为67.50%,较对照组的45.00%有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疗程结束时的LVEDD、LVESD分别为(45.33±3.90)mm、(43.35±4.21)mm,低于对照组的(49.31±4.78)mm、(46.35±3.25)mm,联合组疗程结束时LVEF、CI分别为(56.63±4.82)%、(6.25±1.10)L/m^(2),高于对照组的(50.16±3.48)%、(4.81±0.88)L/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疗程结束时TT、PT、APTT分别为(18.94±1.34)s、(22.60±2.52)s、(31.49±1.96)s,高于对照组的(15.24±1.49)s、(19.34±2.41)s、(27.66±2.78)s,联合组疗程结束时FIB为(3.34±0.42)g/L,低于对照组的(4.40±0.3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疗程结束时躯体感觉、心理感觉评分及MRS总分分别为(5.37±1.02)分、(4.31±0.96)分、(18.63±4.60)分,低于对照组的(7.15±1.45)分、(6.90±0.84)分、(22.91±3.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率为17.50%,与对照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能提高心房颤动伴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复律成功率,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凝血功能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症状,且用药�
潘永康张川
关键词:稳心颗粒胺碘酮围绝经期综合征心房颤动复律效果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住院的老年CH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入院时血清TBIL水平分为高水平TBIL组和低水平TBIL组,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TBIL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利用ROC曲线评估TBIL对其的预测价值。结果共有192例患者纳入,与低TBIL组比较,高TBIL组患者收缩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空腹血糖(FPG)、尿微量白蛋白(MAU)水平较高,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TBIL组早期肾损害发生率高于低TBIL组(60.47%vs 22.82%,χ~2=22.013,P<0.01);肾损害组血清TBIL水平[(23.14±6.81)μmol/L]高于非肾损害组[(18.36±5.10)μmol/L](t=5.559,P<0.01)。多因素log is tic回归方程显示TBIL是老年CHF患者发生早期肾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93,95%CI:1.467~3.258,P<0.01);ROC曲线显示TBIL预测早期肾损害的AUC为0.829,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5.20%、70.94%。结论老年CHF患者血清TBIL水平增高与肾功能恶化密切相关。
潘永康程震锋张川
关键词:总胆红素肾功能损害
依那普利加倍他乐克治疗心衰伴快室率房颤
2000年
张川刘江施万春
关键词:心力衰竭并发症快室率房颤倍他乐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