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巧红

作品数:35 被引量:182H指数:8
供职机构:许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流行病
  • 14篇流行病学
  • 7篇手足
  • 7篇手足口
  • 7篇手足口病
  • 7篇病毒
  • 6篇疫情
  • 6篇流行病学特征
  • 6篇艾滋病
  • 5篇流行性
  • 3篇乙型
  • 3篇疫情调查
  • 3篇外来妇女
  • 3篇流行病学调查
  • 3篇流行病学特征...
  • 3篇狂犬
  • 3篇狂犬病
  • 3篇暴发疫情
  • 3篇暴发疫情调查
  • 3篇病原学

机构

  • 29篇许昌市疾病预...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邹城市卫生防...

作者

  • 30篇张巧红
  • 12篇俎炳灿
  • 12篇徐向华
  • 10篇马莹莹
  • 4篇赵淑娟
  • 3篇夏晖
  • 3篇贾桂华
  • 3篇尧怀志
  • 3篇傅继华
  • 3篇吕繁
  • 2篇田志伟
  • 2篇张冬民
  • 1篇李自创
  • 1篇郑惠平
  • 1篇代丽萍
  • 1篇陶小润
  • 1篇刘学真
  • 1篇杨合灿
  • 1篇谢云玲
  • 1篇张晓菲

传媒

  • 6篇河南预防医学...
  • 6篇预防医学论坛
  • 5篇中国热带医学
  • 3篇职业与健康
  • 2篇健康教育与健...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现代疾病预防...
  • 1篇第五次全国免...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8
  • 5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9-2014年许昌市6~14岁学龄儿童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了解许昌市2009—2014年6-14岁学龄儿童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传染病疫情资料。结果6年间,许昌市累计报告6-14岁学龄儿童25种法定传染病4336例,年均发病率为161.38,50万。呼吸道传染病报告发病最多(占72.09%),依次为肠道传染病(占21.84%)、血源及性传播疾病(5.40%)、虫媒及自然疫原性疾病(0.35%)。主要病种疾病谱发生明显变化,乙肝、甲肝、风疹发病呈下降趋势,发病位次后移,其它感染性腹泻和肺结核发病位次前移,至2014年,报告病例数居前7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肺结核、流行性感冒和乙肝。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疹、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和其它感染性腹泻等急性传染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肺结核、乙肝、丙肝等慢性传染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以学生(占87.94%)和幼托儿童(占8.67%)为主。呼吸道传染病发病高峰期出现在4-7月份和11-12月份,肠道传染病发病高峰期为4-7月份,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高峰期为8-9月份,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无明显发病高峰。结论许昌市6-14岁学龄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高,应根据传染病疾病谱、流行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张巧红俎炳灿徐向华尧怀志马莹莹
关键词:传染病学龄儿童
2009~2013年许昌市手足口病疫情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了解许昌市2009~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许昌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发病27 198例,年均发病率为127.37/10万,年度发病率分别为161.34/10万,165.32/10万,105.89/10万,120.67/10万和84.69/10万。全市8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年均报告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城区(382.80/10万),经济技术开发区(283.68/10万),魏都区(177.02/10万),长葛市(153.43/10万),许昌县(139.66/10万),襄城县(110.22/10万),鄢陵县(85.76/10万)和禹州市(83.32/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年龄组依次为1岁组(3 174.72/10万),2岁组(2527.93/10万),3岁组(1 258.42/10万),〈1岁组(886.97/10万)和4岁组(466.89/10万);男女性别比为1.81∶1。职业构成居前3位的依次为散居儿童(83.13%),幼托儿童(15.36%)和学生(1.42%)。第17~28周为发病高峰期,共报告发病18 042例,占66.34%,2011~2013年第45周至次年第1周出现次高峰。累计报告重症病例2 016例,占7.41%。共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1 783例,病原构成为肠道病毒71型1 031例(占57.82%),柯萨奇病毒A16型190例(占20.77%)和其他肠病毒364例(占39.78%),重症病例中肠道病毒EV71型构成比高于普通病例(P〈0.01)。结论许昌市手足口病发病率高,5岁及以下散居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具有明显季节性,病原分布以肠道病毒EV71型为主,重症病例和普通病例病原构成不同,采取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可减少发病和死亡。
张巧红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
2011年-2013年许昌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了解许昌市2011年-2013年手足口病病原体型别和分布特征,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间许昌市本地部分临床诊断手足口病例粪便、肛拭子、咽拭子、疱疹液标本的病毒核酸;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共采集、检测1 774例手足口病患者的1 774份临床标本,阳性1 048份,总阳性率为59.08%,其中EV71阳性513份(占48.95%),CA16阳性244份(占23.28%),其他肠道病毒阳性291份(占27.77%)。不同年份病原构成不同(χ2=78.211,P<0.05),重症病例和普通病例病原构成不同(χ2=91.926,P<0.05)。结论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优势毒株2011年和2012年以EV71为主,2013年以其他肠病毒为主;重症病例主要由EV71引起。
张巧红徐向华贾桂华夏晖马莹莹俎炳灿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型别
山东省某地农村外来妇女HIV相关人口学特征被引量:22
2006年
目的了解山东省某地农村外来妇女艾滋病病毒(HIV)相关人口学特征,为制定对此类人群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某县级市外来妇女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文化程度、民族、原籍所在地、迁入时间和迁入原因等。结果外来妇女平均年龄为30.9±5.9岁;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70.6%;外来妇女主要来自云南、湖北等省,2人来自外国;在原籍有婚姻史或未婚同居史的占20.3%;承认有吸毒史和婚外性行为的分别占0.3%和2.1%;迁入人数逐年递增;迁入原因为经济、交通、文化和其他社会学因素。结论外来妇女多为育龄期妇女,文化程度低,部分来自艾滋病流行相对严重的省和国家,部分外来妇女有婚外性行为或吸毒史。应加强对该类人群的HIV/AIDS监测、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傅继华张巧红吕繁刘学真张晓菲
关键词:外来妇女艾滋病病毒人口学特征
2012-2016年许昌市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描述2012-2016年许昌市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下载许昌市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报告发病数据(按发病日期统计),进行统计处理和描述性分析,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2-2016年许昌市共报告4 163例,年均发病率19.38/10万,无死亡病例。病例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呈单峰分布,集中于10-11月份;男女性别比为1.61:1;职业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9,P<0.01),发病人群以3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占77.18%),所占比例逐年升高;病例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74,P<0.01),确诊病例数及比例逐年上升,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占59.81%);病例报告单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44,P<0.01),主要由县级以上医院报告,占81.26%,且比例逐年上升。结论许昌市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主要发生在冬季,由县级以上医院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中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发病人群主要为3岁以下散居儿童,要提高乡镇卫生院病例诊断及报告能力,关注散居儿童日常卫生习惯,做好健康教育宣传。
王辉马莹莹俎炳灿张巧红
许昌市2007—2017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了解许昌市2007-2017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免疫接种、诊断与治疗、临床分型与愈后,以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7年许昌市累计报告流行性乙型脑炎4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09/10万。年报告发病率波动于0.00/10万~0.21/10万之间,并于2009和2010年、2016年出现两个发病率高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病例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97.50%),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95.00%),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65.00%)。时间分布在7-10月,8月为发病最高峰(55.00%),有严格的季节性。调查发现,许昌市历年常规免疫接种率均未达到100.00%,且有2.50%病例完成乙脑疫苗全程接种后发病,存在免疫空白和免疫失败情况。本地诊断率低(仅5.00%),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较长,M(P25-P75)为5.5(4-9)d。临床愈后不佳,病死率为2.50%,后遗症发生率为35.00%。结论近年来,许昌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维持在较低报告发病率水平。但仍存在免疫空白和免疫失败、重症和极重症病例构成比高、临床后果严重、本地医疗机构诊断率低和病人发病与诊断时间间隔较长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防蚊灭蚊、环境治理、健康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减少乙脑疫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及时诊断率和救治成功率。
张巧红徐向华闫有成俎炳灿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免疫规划
山东省部分农村地区外来妇女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了解1990年以来由外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或境外(缅甸、越南)迁入山东省部分农村地区并与当地成年男性结婚的妇女(简称外来妇女)HIV感染率水平、高危行为发生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水平;探索外来妇女感染...
张巧红
关键词:公共卫生流动人口流行病学
文献传递
2014~2015年许昌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许昌市人间布病疫情分布特征和流行因素,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许昌市人间布病疫情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4~2015年报告人间布病24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86/10万。2014年发病率为2.38/10万,2015年3.33/10万(P〈0.05)。疫情波及8个县(市、区)69个乡(镇、办事处)的178个行政村(社区),不同县(市、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69岁人群为主要发病人群(占总病例数的83.27%);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其中5月为发病最高峰;有明确暴露史的228例患者中,主要因接触羊(219例,占96.05%)和未采取防护措施(214例,占93.86%)感染发病。结论许昌市布病疫比情较高,防控形势严峻。
张巧红俎炳灿徐向华闫有成马莹莹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2014-2017年河南省许昌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2014-2017年许昌市梅毒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梅毒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许昌市梅毒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梅毒的流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4-2017年许昌市梅毒平均年发病率为24.21/10万,呈上升趋势(P<0.001);许昌市梅毒的构成以隐性梅毒为主,占82.35%;女性发病率(25.86/10万)高于男性(22.6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5岁及以上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70.51/10万;东城区、魏都区、襄城县梅毒发病率居全市前三位,分别为39.55/10万、38.08/10万、37.03/10万;梅毒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69.01%。结论2014-2017年许昌市梅毒发病率呈增长趋势,控制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加强对大众梅毒知识宣教,普及梅毒血清学筛查,对进一步控制许昌市梅毒的流行有重要意义。
马莹莹赵淑娟俎炳灿张巧红徐向华
关键词:梅毒
人口流动与艾滋病传播被引量:27
2006年
张巧红傅继华吕繁
关键词:艾滋病传播人口流动HIV/AIDS人口学特征社会因素病毒传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