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捷

作品数:32 被引量:108H指数:7
供职机构:江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职业病
  • 8篇流行病
  • 8篇流行病学
  • 8篇发病
  • 7篇噪声
  • 6篇尘肺
  • 5篇矽肺
  • 4篇电焊
  • 4篇听力损伤
  • 4篇流行病学研究
  • 4篇病例
  • 4篇尘肺病
  • 3篇噪声作业
  • 3篇听力损失
  • 3篇新发病
  • 3篇新发病例
  • 3篇化学性灼伤
  • 3篇健康
  • 3篇建设项目
  • 2篇噪声作业人员

机构

  • 32篇江阴市疾病预...
  • 4篇江阴市远望医...
  • 3篇江阴市中医院
  • 2篇江阴市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昆山市疾病预...

作者

  • 32篇张捷
  • 31篇冯鸿义
  • 13篇金宇星
  • 11篇陈献文
  • 6篇严峥
  • 5篇陈婷
  • 4篇徐秀芬
  • 3篇石远
  • 3篇章剑
  • 3篇周维新
  • 2篇郎燕梅
  • 2篇成敏
  • 1篇周菊静
  • 1篇朱宝立
  • 1篇张杰
  • 1篇田海林
  • 1篇谭永兴
  • 1篇谢晓华
  • 1篇刘川
  • 1篇刘洋

传媒

  • 21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国工业医学...
  • 2篇中国冶金工业...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江苏省第一次...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2010第五...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阴市工业企业职业性噪声危害状况调查
2013年
目的了解江阴市工业企业生产性噪声的危害状况,为保护作业者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4月—2012年5月开展的江阴市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调查中的噪声危害情况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调查的工业企业中,作业点噪声强度检测合格率为63.75%;接触噪声人员占接触职业有害因素人员的44.09%,其高频损失和语频损失总检出率为28.64%。重点行业中企业装备了降噪装置的占83.19%,配备了防噪声耳塞的占77.43%,制定了听力保护计划的占42.04%。结论江阴市工业企业生产性噪声分布广,强度大,工人听力损失与噪声作业环境有关,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且必须严格落实《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的实施。
冯鸿义张捷金宇星张杰章剑
关键词:噪声听力保护
2006—2013年江阴市职业病发病情况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2006—2013年江阴市职业病的发病状况及原因,为探索干预职业病发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以2006—2013年江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的职业病病例报告卡确诊的职业病病例作为分析对象,分析职业病种类、年度发布、发病特征、行业分布等。结果 2006—2013年中江阴市共新发835例职业病病例,职业病病种涉及7大类26种。以尘肺病为主(672/835,80.5%),其中又以矽肺多见(638/672,94.9%),多数病例发生于2004年江阴市已关闭的采矿企业的退休人员中。发病主要集中在集体企业、私营的小型企业,主要分布在非金属矿采矿及其制品业、设备制造业和化工等行业,但某些劳务输出等新行业也出现病例;其次为化学物导致的皮肤灼伤及眼灼伤,分别占6.6%(55/835例)及6.8%(57/835例)。结论江阴市2006—2013年职业病发病形势严峻,主要以尘肺病、化学物灼伤为主,集体企业及私营小型企业是职业病防治的重点。
冯鸿义张捷周菊静金宇星
关键词:职业病发病流行病学研究
2005-2012年江阴市职业性化学性灼伤新发病例回顾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分析江阴市近年来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及皮肤灼伤的新发病例,为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辖区内2005—2012年已诊断的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及皮肤灼伤病例档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0例新发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皮肤灼伤病例均为急性损伤,其中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伴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7例;特重度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1例,占0.91%;行业以化工居多,占37.86%;接害工龄以0~1 a居多,占29.13%。结论相应的安全教育和防护培训,工作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可有效地预防职业性化学性灼伤事故的发生。
张捷严峥冯鸿义
江阴市2015年职业病诊断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描述江阴市2015年职业病报告情况,分析病例增长原因,为探索职业危害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调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2015年江阴市职业病报告网络直报职业病病例,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全市全年共报告职业病病例111例,较2014年环比增加40.5%,职业病病种涉及5大类5种。其中矽肺89例,占病例总数的94.2%,全部发生于已关闭采矿企业所遗留的退休人员中。发病例数增长的最主要原因:首先是解决已关闭十余年采矿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其次是职业健康监护覆盖率增长,再次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法律意识增强。结论目前尘肺病虽是江阴市诊断最多的职业病,但预防化学灼伤是职业病防控的重点;应进一步加强相关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有效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冯鸿义张捷金宇星
关键词:职业病尘肺化学性灼伤描述性分析
电焊锰烟尘联合噪声对职业人群听力损伤的调查被引量:11
2015年
为了解电焊锰烟尘对职业人群听觉系统的影响,选择2010年起加入江阴市职业性锰中毒哨点监测的某工程用机械制造企业作业人员141人,分为3组,分别对电焊锰烟尘及噪声联合接触组(20人)、噪声接触组(61人)、对照组(60人)的作业人员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及尿锰检测;对作业场所空气中的锰浓度及噪声强度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噪声接触组人员的2、3、4、6kHz频段及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值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接触组人员的3、4、6kHz频段及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值比噪声接触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该工程用机械制造企业,电焊锰烟尘加重噪声对作业人员的高频损伤。
张捷严峥冯鸿义章剑徐秀芬陈婷
关键词:噪声听力损伤
江阴市某钢帘线制品厂噪声作业人员听力调查
2011年
目的了解某钢帘线制品厂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失状况,为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测试某钢帘线制品厂噪声作业人员双耳气导听阈,结果按GB/T 7582标准对听阈作年龄和性别修正,按年龄、接害工龄分组分析听力损失状况。结果该厂79个噪声监测点中,除7个点合格外,其余均不同程度超过GBZ 2.2-2007的要求;调查对象1 040人中,23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HL)为观察对象,占总调查人数的2.21%;疑似职业性听力损伤18人。在同一年龄组,随接害工龄增长职业性听力损伤检出率有增高的趋势。结论钢帘线制品行业中,生产性噪声对作业人员听力损害较大,应控制生产环境噪声强度,做好作业人员个体防护及职业健康检查。
张捷冯鸿义徐秀芬陈婷金宇星
关键词:噪声职业性听力损伤
2005—2020年江阴市新发职业病发病和分布情况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江阴市职业病的发病和分布情况,为职业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方法选择2005—2020年江阴市"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职业病网络报告数据,建立相关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江阴市新发职业病患者1 401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 123例(占80.1%),职业性皮肤病患者97例(占6.9%),职业性眼病患者93例(占6.7%),职业性化学中毒患者50例(占3.6%),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患者26例(占1.9%),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患者12例(占0.9%)。尘肺病中矽肺为主要病种;职业性皮肤病及职业性眼病以接触化学物后引起的皮肤和眼部急性损害为主,分别为95例(占97.9%)及92例(占98.9%);发生急性损伤时的接害工龄较短,工龄<1年的化学性皮肤及眼部灼伤病例数分别为32例(占33.0%)及27例(占29.0%);职业性化学中毒以急性为主(45例,占90%)。结论江阴市新发职业病以尘肺病为主,应加强对接尘作业人员建立在岗期间及脱尘后的职业健康检查机制。急性职业性化学灼伤发病时接害工龄较短,应重视短工龄员工的职业安全和危害防护的强化培训。
张捷严峥冯鸿义陈婷
关键词:职业病流行病学
2019年江阴市重点职业病监测项目苯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了解2019年江阴市苯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情况,明确江阴市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苯的分布,提出重点防控的行业、企业和人群。方法对2019年江阴市接触苯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进行描述分析,从企业规模、经济类型、行业类别、性别及工龄5个方面对照相关标准限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9年江阴市苯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4 318人,检出血常规关键指标偏低112人,检出率为2.59%。较高的检出率显示,行业类别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73%),经济类型为港澳台经济(5.52%),企业规模为微型企业(4.12%),工龄段为<1年(5.01%),性别为女性(3.89%);血常规异常指标主要集中分布在制造业(占79.46%),私有经济(占73.21%)、小型企业(占58.93%)、工龄1~<5年(占41.07%)及男性(占59.82%)。不同企业规模、经济类型、性别及工龄间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他异常指标中,血压偏高检出率为36.45%,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为15.62%。结论 2019年江阴市苯职业危害广泛分布于不同行业、企业规模及经济类型的工作场所中,应加强制造业、私有经济及小微企业苯暴露的监管。长期在苯环境下作业主要引起劳动者血常规关键指标偏低,职业性苯中毒为重点关注的职业病,应重点防护接触苯的劳动者。
谢晓华冯鸿义张捷
关键词:苯作业
2006—2017年江阴市职业性化学灼伤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了解2006—2017年江阴市职业性化学灼伤的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病特征,为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中报告的2006—2017年江阴市职业性化学灼伤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7年江阴市共报告163例职业性化学灼伤,其中男性148例(占90.8%)、女性15例(占9.2%);包括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81例(占49.7%),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82例(占50.3%),发病例数曲线呈"A"型变化趋势。职业性化学灼伤病例分布:企业规模主要分布在小型企业,占66.3%(108例);经济类型主要分布在私营企业,占61.3%(100例);行业分布主要分布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生产行业,占24.5%(40例)。作业工龄<3年病例数较多,占57.1%(93例)。结论 2016—2017年江阴市职业性皮肤灼伤发病形势不容乐观,仍需加强职业性化学灼伤的防控工作;关注短工龄者,尤其应关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类的小型私营企业。
陈献文冯鸿义张捷
关键词:化学性眼灼伤流行病学调查
2010—2012年江阴市职业性锰危害哨点监测结果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调查江阴市焊接作业场所职业性锰危害现状及趋势,为制定锰中毒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根据。方法以个体采样方法采集空气中锰,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分析;并检测劳动者尿锰,以确定劳动者锰接触水平。结果共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锰样品628个,超标率为34.2%;时间加权平均(TWA)浓度为0.398(0.008—12.768)mg/m2。辖区内企业锰暴露人群的尿锰水平为6.47μg/L,随着作业岗位空气中锰浓度增加、工龄增长,劳动者尿锰水平有增高的现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和x2=0.16,均P〉0.05)。结论该市焊接作业锰接触哨点企业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锰浓度,以保障工人的健康。
陈献文冯鸿义章剑张捷石远
关键词:哨点监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