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铀
- 作品数:27 被引量:14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基金中国航天医学工程预先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模拟失重对ROS17/2.8细胞Ⅰ型胶原的影响及机理初探
- 观察了模拟失重、3G超重对ROS17/2.8细胞Ⅰ型胶原和细胞骨架的影响。回转器模拟夫重48小时,ROS17/2.8细胞总蛋白合成减少13.4%,细胞外基质中Ⅰ型胶原含量上升17.3%:细胞微丝骨架部分解聚,微管有向核区...
- 丁柏戴钟铨李莹辉张晓铀聂捷琳
- 关键词:细胞骨架启动子
- 文献传递
- 模拟失重对大鼠软骨细胞骨架及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 目的:研究模拟失重作用下大鼠软骨细胞基因表达谱及细胞骨架的变化, 以探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软骨退变的机理。方法:通过水平式回转器模拟失重,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回转对大鼠软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利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观察...
- 张晓铀聂捷琳戴钟铨万玉民马永洁
- 关键词:模拟失重软骨细胞回转器基因芯片
- 文献传递
- 低氧、气功对模拟失重人体尿丙二醛、血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循环内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 1998年
- 为研究模拟失重、低氧、气功及其复合作用对人体脂质过氧化及循环内皮细胞含量(CEC)的影响,受试者为15名19~21岁男性健康青年,分为单纯卧床组(WC)、卧床+低氧组(WH)和卧床+气功组(WQ)进行了17d的头低位-6°卧床实验。结果显示:(1)WC组随卧床模拟失重时间延长,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增加,尿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与WC组相比,WH组卧床17d的血SOD活性增加,WQ组卧床7d的血SOD活性降低,而WH和WQ组的MDA无显著变化。表明时失重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脂质过氧化水平降低,低氧、气功在卧床时对机体的SOD的活性有一定的影响。(2)WC组在卧床7d时CEC含量显著下降,在17d时恢复正常,表明机体在卧床条件下血CEC含量有一定的变化。提示:低氧对卧床机体的血CEC含量无明显影响。
- 彭远开何水张晓铀刘钢谢俊水
- 关键词:模拟失重低氧气功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
- 模拟失重和辐射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代谢的影响被引量:7
- 1998年
- 为观察模拟失重和辐射对心肌细胞代谢的影响,用回转器模拟失重和60Co-γ射线辐照为手段,观察了模拟失重和辐照对大鼠心肌细胞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2Gy60Co-γ射线辐照对培养心肌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有较显著的影响,丙二醛(MDA)含量也都升高。实验组LDH活性升高,第3天时比对照组升高60%,而SOD含量在辐照第1天时是对照组的两倍,反映了辐照后细胞的应激反应。特别是辐照和模拟失重共同作用时,呈现一定的协同作用。而2Gy60Go-γ射线对心肌细胞的辐照作用,在经过一定时间后,是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的。
- 张晓铀汪恭质丁柏岳茗谭映军
- 关键词:失重模拟回转器心肌细胞
- 短期变重力导致的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
- 目的:微重力引起骨丢失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本文研究了失重飞机的短期变重力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探讨成骨细胞如何响应重力变化.
方法:成骨细胞ROS17/2.8和EGFP-ROS细胞搭载了法国空客A300失重飞...
- 戴钟铨李莹辉谭映军张晓铀万玉民
- 关键词:细胞结构细胞功能骨丢失
- 文献传递
- 低频磁场对后肢去负荷大鼠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低频磁场对去负荷大鼠骨质的影响,为骨丢失的防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C)、悬吊组(SC)、磁场组(MFC)(14.2mT·0.5hd),每组9只,实验期为21天。实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血尿生化指标、骨生物力学、矿盐含量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与AC组比较,SC组大鼠骨矿盐含量及生物力学性能均显著下降,而MFC组大鼠与SC组比较血尿各项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骨生物力学和矿盐含量均显著增加;股骨干NO含量明显减少。结论低频磁场可改善大鼠因去负荷引起的骨代谢和骨结构异常,减少骨丢失,提高骨生物力学性能,降低骨折危险度。
- 万玉民马永洁王红晖张晓铀李莹辉
- 关键词:骨代谢力学性能
- 空间微载体细胞培养技术的地面研究
- 1996年
- 为建立适合空间应用的细胞培养技术,利用自行研制的细胞培养反应器,采用微载体悬浮培养系统,对L929细胞和CHO细胞进行了培养。结果表明:在面积相同条件下,微载体悬浮培养的细胞产量是不加微载体单层培养的26倍;微载体浓度为2m/ml,相对高一些细胞接种密度;10%左右的血清含量培养基为较优的细胞培养条件。为适合空间条件的需要,采用倍增补液法与微载体球间细胞转移法,探索了细胞扩增培养的途径。同时,对适合空间细胞培养的反应器进行了探索研究。
- 汪恭质张光明俞雪冰李向高杨唐斌张晓铀
- 关键词:细胞培养微载体生物反应器
- 空间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动态和意义被引量:3
- 1996年
- 空间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动态和意义汪恭质张晓铀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30多年来,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取得了广泛的成就,对航天医学和生物学各个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早期的空间生命科学实验主要是评价航天飞行因素对航天员的健康可能产生的危害和鉴别有损于航天...
- 汪恭质张晓铀
- 关键词:空间生物学
- 空间环境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效应与防护研究
- 本实验室针对空间环境导致的空间骨丢失、心血管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下降等严重影响航天员身体健康的生理、病理变化,从整体、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较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其变化发生、发展的机理,建立了一系列具有航天医学特点的实验模型和...
- 李莹辉熊江辉杨芬戴钟铨张晓铀丁柏万玉民
- 关键词:微重力细胞生物学效应药物防护蛋白合成
- 文献传递
- 空间骨丢失对抗防护措施的研究进展
- 人类载人航天实践证明失重对骨骼系统有明显的影响,它可以引起骨密度减小、骨质脱钙、骨组织结构改变、骨力学性能降低.这些变化在飞行一周内就会出现并持续一年以上.空间骨丢失的发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严重影响航天员的在轨工作效率,...
- 张晓铀
-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质代谢生物力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