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主题

  • 6篇纳米
  • 6篇发光
  • 4篇光致
  • 4篇光致发光
  • 3篇原位生长
  • 3篇纳米线
  • 3篇发光性
  • 3篇SUB
  • 2篇一维纳米
  • 2篇一维纳米结构
  • 2篇溶剂
  • 2篇溶剂热
  • 2篇微球
  • 2篇锌源
  • 2篇光性质
  • 2篇红外
  • 2篇红外窗口
  • 2篇发光特性
  • 2篇发光性质
  • 2篇感光器

机构

  • 10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作者

  • 10篇张瑞刚
  • 8篇杨合情
  • 5篇李丽
  • 5篇焦华
  • 4篇张建英
  • 4篇董红星
  • 4篇马军虎
  • 3篇陈晓波
  • 3篇余杰
  • 3篇张丽惠
  • 2篇尹文艳
  • 2篇杨文玉
  • 1篇谢小莉
  • 1篇陈迪春
  • 1篇刘瑞妮
  • 1篇宋玉哲
  • 1篇王明珍
  • 1篇郑海荣
  • 1篇杨瑞丽

传媒

  • 2篇中国科学(B...
  • 2篇化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E...
  • 1篇第11届全国...

年份

  • 1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ZnSe纳米带的KBH<Sub>4</Sub>-Zn-Se-NH<Sub>2</Sub>C<Sub>2</Sub>H<Sub>4</Sub>NH<Sub>2</Sub>溶剂热制备方法
一种ZnSe纳米带的KBH<Sub>4</Sub>-Zn-Se-NH<Sub>2</Sub>C<Sub>2</Sub>H<Sub>4</Sub>NH<Sub>2</Sub>溶剂热制备方法,包括锌片预处理、制备ZnSe纳米...
杨合情张丽惠李丽马军虎张建英焦华张瑞刚
文献传递
GaN、GeO2一维纳米结构的原位生长与发光特性
本论文以金属镓和单质锗片为原料,分别在镓颗粒和单质锗片上原位火面积生长出了GaN纳米带、z字结构纳米线和GeO纳米线以及图案化GeO微米线。研究了它们的形貌、晶体结构和发光特性,提出了不同形貌GaN纳米结构和GeO纳米线...
张瑞刚
关键词:GAN纳米带纳米线原位生长
文献传递
GeO2纳米线的原位热氧化法制备与发光性质被引量:4
2008年
以Au作催化剂通过金属锗与纯氧在600~800℃的氧化反应,在单质锗表面原位大面积生长出了GeO2纳米线.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GeO2纳米线为六方相单晶结构,其直径在65~600nm范围内,长度达50gm.研究了反应温度和喷金时间对纳米线直径的影响,提出了可能的生长机理.实现了不同直径GeO2纳米线的可控合成.发现发光峰位于355nm强的紫外光发光和发光峰位于400nm和485nm弱的蓝光发光,这两种发光可能分别起源于GeO2纳米线中氧空位与间隙氧之间的跃迁和氧空位中的电子与锗.氧空穴中心的空穴复合.
陈晓波杨合情张瑞刚杨瑞丽董红星尹文艳宋玉哲陈迪春
关键词:光致发光
氧化锌微球和层状集聚体的控制合成及其光致发光被引量:13
2008年
通过锌片与水分别在乙二醇和乙二胺中120℃反应12h,直接在锌片上原位合成出ZnO微球和层状集聚体.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乙二醇中得到的直径为0.3~2μmZnO微球是由直径为30~50nm纤锌矿结构的ZnO纳米片通过氢键组装而成;在乙二胺中得到的层状集聚体是由20~30nm的纤锌矿结构的ZnO纳米晶通过氢键组装成尺寸约为450nm×900nm纳米片,这些较大尺寸纳米片再通过范德华力组装而成.研究了乙二醇和乙二胺在ZnO微球和层状集聚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可能的生长机理.在波长为300nm光的激发下,发现ZnO微球和层状集聚体具有发光峰位于397nm强的紫外光发光、485和520nm弱的蓝绿光发光,它们分别起源于ZnO宽带隙的激子发射,氧空位与间隙氧之间的跃迁以及表面上离子化氧空位中的电子与价带中光激发的空穴之间的复合.
李丽杨合情余杰焦华张建英张瑞刚马军虎
关键词:ZNO微球乙二醇乙二胺光致发光
铟颗粒上具有不同直径氧化铟纳米锥的原位合成与光致发光特性被引量:4
2008年
以Au作催化剂,通过金属铟与氧气在850~1000℃的氧化反应,在单质铟表面原位大面积生长出了In2O3纳米锥.通过反应温度的改变实现了纳米锥的可控合成.采用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锥为立方相单晶结构的In2O3,其直径和高度分别在0.1~0.6μm和0.2~2.9μm范围内可调控.提出了In2O3纳米锥可能的生长机理.在室温下研究了它们的发光性质,发现了发光峰位于416和439nm强的蓝光发光,这一蓝光发光起源于氧化铟纳米锥中氧空位中的电子与铟-氧空位中心中的空穴之间的复合.
董红星杨合情余杰张瑞刚尹文艳杨文玉王明珍
关键词:IN2O3光致发光
ZnSe纳米带的KBH<Sub>4</Sub>-Zn-Se-NH<Sub>2</Sub>C<Sub>2</Sub>H<Sub>4</Sub>NH<Sub>2</Sub>溶剂热制备方法
一种ZnSe纳米带的KBH<Sub>4</Sub>-Zn-Se-NH<Sub>2</Sub>C<Sub>2</Sub>H<Sub>4</Sub>NH<Sub>2</Sub>溶剂热制备方法,包括锌片预处理、制备ZnSe纳米...
杨合情张丽惠李丽马军虎张建英焦华张瑞刚
文献传递
GaN、GeO<sub>2</sub>一维纳米结构的原位生长与发光特性
本论文以金属镓和单质锗片为原料,分别在镓颗粒和单质锗片上原位火面积生长出了GaN纳米带、z字结构纳米线和GeO<sub>2</sub>纳米线以及图案化GeO<sub>2</sub>微米线。研究了它们的形貌、晶体结构和发光...
张瑞刚
关键词:GAN纳米线原位生长
α-Fe_2O_3纳米立方体和纳米棒组装空心微球的可控合成及其磁学性能被引量:8
2008年
在0.15mol/L Clˉ和0.05mol/L SO4^2-的存在下,通过Fe^3+溶液140℃水热反应12h分别得到α—Fe2O3纳米立方体和α-FeOOH纳米棒自组装的微球,将得到的α-FeOOH纳米棒自组装微球经600℃热处理2h后转化为α—Fe2O3纳米棒组装空心微球.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单分散的α-Fe2O3纳米立方体为六方单晶结构,其边长为500nm.直径为2~4.5μm的空心微球是由直径约150nm的α-Fe2O3纳米棒组装而成.研究了Clˉ和SO4^2-在纳米立方体和空心微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可能的生长机理.在室温下测试了α-Fe2O3纳米立方体和α-Fe2O3纳米棒自组装微球的磁学特性,其矫顽力和剩余磁化强度分别为2858.3 Oe(1 Oe=79.58 A/m)和0.195emu.g^-1(1 emu.g^-1=15.7914×10^-9 A·m^2·kg^-1),218.87 Oe和0.071 emu.g^-1.
谢小莉杨合情焦华马军虎张丽惠李丽余杰张瑞刚杨文玉
关键词:磁学性能水热法
规则六边形氧化镓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
氧化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宽带透明半导体(E=4.9 eV)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电学和光学特性,被广泛用作电子器件的绝缘层,蓝光、紫外光发射器;此外,β-GaO还具有很好的传导性能及热稳定性,是优异的高温气敏传感材料。由于纳米...
刘瑞妮张瑞刚陈晓波董红星杨合情
文献传递
GaN纳米带、纳米环和Z字结构纳米线在金属镓颗粒上的原位生长及其发光性质被引量:1
2008年
在1050℃氨气和氢气混合气氛中加热金属镓,在镓颗粒表面原位生长出了GaN纳米带、纳米环和Z字结构纳米线.利用激光拉曼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不同形貌GaN纳米结构均为单晶六方纤锌矿结构,纳米带宽度在20~300nm,长达30μm;纳米环直径在5~8μm;Z字结构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60nm.研究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产物形貌和结构的影响,提出了不同形貌GaN纳米结构的可能形成机理.从GaN纳米结构的发光光谱中观察到了发光峰位于361nm强的紫外光发光和456nm弱的蓝光发光,这两种发光分别起源于GaN宽带隙带边的激子发射和浅的给体向深的局域受体的跃迁.
张瑞刚杨合情董红星李丽焦华陈晓波张建英郑海荣
关键词:纳米环原位生长光致发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