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楠
- 作品数:59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大型氦低温制冷关键技术与系统应用
- 李青龚领会刘立强伍继浩高金林熊联友谢秀娟胡忠军李正宇周刚李强彭楠徐鹏徐向东陆文海
- 大型低温制冷系统是国家战略高技术领域不可替代的核心基础平台,关系到中国新一代航空航天(液氢燃料等)、能源和环境安全(核废料处理、热核聚变等)、资源和国防安全(战略氦资源等)、国家大科学工程(强流重离子加速装置、可控核聚变...
- 关键词:
- 关键词:低温制冷系统压缩机
- 一种冷水机组
- 本发明提供的冷水机组,包括:余热回收模块、第三环境散热器及制冷冷却模块,所述的余热回收模块将拥有可回收价值的热量进行回收,使得热源的温度下降,并且同时产生一定的可用能量(包括机械能、电能或热能),所述的环境散热器将没有可...
- 彭楠张宇董斌李空荣
- 大型氦低温系统多变量控制被引量:3
- 2017年
- 大型氦低温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类大科学装置中,运行中往往会产生热脉冲,通过负载端传导给制冷系统,对制冷系统产生热冲击。为了研究和应对热冲击,建立了一种多变量控制策略并得到了相关仿真和实验结果。首先以真实系统为基础建立了氦低温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同时建立了一个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多变量协同控制策略,并将其应用在仿真液化器模型和一个真实的氦透平制冷系统上,得到了低温系统降温过程和控制过程的仿真和实验数据。仿真和实验结果显示本策略的偏差积分量为0.016 5,下降时间为102 s,上升时间为112 s。普通PID的的偏差积分量为0.026 9,下降时间为154 s,上升时间为170 s。通过仿真和实验过程的比较,验证了本文建立的动态仿真模型具有可用的精度,证明了本策略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 雷灵龙彭楠刘立强熊联友
- 关键词:氦制冷机氦液化器模糊控制神经网络
- 一种基于高速透平膨胀机的井口冷却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高速透平膨胀机的井口冷却装置,包括压缩机、换热器、用户侧恒温器,所述压缩机和换热器之间、所述用户侧恒温器和换热器之间均设有纯化组件,所述换热器与用户侧恒温器之间设有高速透平膨胀机,所述换热器与高速透...
- 彭楠李金峰龚领会
- 文献传递
- 用于油气冷凝回收的调峰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油气冷凝回收的调峰方法及装置,属于气体污染物排放技术领域。为了提高油气冷凝回收装置对油气负荷波动的适应能力,降低油气冷凝回收装置的装机规模,本发明所提供的调峰技术方案涉及油气压缩、油气在吸附塔中的吸附储...
- 熊联友刘立强陆文海彭楠
- 高速静压气体轴承的承载力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本发明适用气体轴承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速静压气体轴承的承载力预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建立高速静压气体轴承的无量纲雷诺方程;对所述无量纲雷诺方程进行离散,获得全隐式差分方程;设定迭代初始承载力和偏位角,采用...
- 严晗柯长磊李空荣彭楠
- 6k×6kCCD天文望远镜液氮恒温器的研制
- 针对一套2.4m 口径天文望远镜的 6k×6kCCD 成像探测器所需的低温环境,设计并制造了两个以液氮为冷剂的低温恒温装置,介绍了其结构和相关工艺,计算了这两个装置的漏热,并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 CCD 冷板的温度分布进行...
- 汤建成熊联友陆文海彭楠张亮
- 关键词:性能试验
- 文献传递
- 氩霜竞争吸附实验平台的设计与验证
- 2015年
- 为了研究氩霜对氦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竞争吸附的特性,设计并搭建了一套低温实验台,该实验台主要包括液氦恒温器、吸附室和气体缓冲室,能实现氩霜在低温下对纯氦气、纯氢气以及两种气体的混合物的吸附特性的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液氦恒温器的热力性能,预冷恒温器低温部分所需液氦为35.3 L,系统漏热为7.109 2 W,稳定运行时液氦耗量为9.8 L/h。为了验证本实验台的可信度,以氦气为吸附质气体,研究了氩霜在液氦温度下对其吸附的吸附特性,通过与文献实验数据的对比,表明该实验台在低温下研究氩霜对不同气体的吸附研究是可信的。
- 汤建成熊联友彭楠陆文海董斌刘立强
- 一种气体轴承拆卸设备及其拆卸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轴承拆卸设备及其拆卸方法,所述气体轴承拆卸设备包括支撑主体和拆卸模块,所述支撑主体用于与所述机芯连接,所述拆卸模块包括多个螺柱、拉力板、止推轴承、多个弹簧、弹簧仓、以及螺杆,所述气体轴承拆卸设备能够通过...
- 张晓华霍志勇柯长磊李空荣董斌彭楠
- 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的仿真设定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动力学仿真软件的仿真设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选定仿真工质的自变量物性参数、自变量物性参数的取值范围、自变量物性参数的取值范围内的取值点数以及自变量物性参数的点值;将自变量物性参数的点值导入仿真工质物...
- 柯长磊彭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