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靖

作品数:21 被引量:462H指数:14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番茄
  • 9篇幼苗
  • 9篇土壤
  • 9篇胁迫
  • 9篇番茄幼苗
  • 7篇生物炭
  • 6篇水杨酸
  • 5篇棕壤
  • 5篇基肥
  • 5篇NACL胁迫
  • 4篇盐胁迫
  • 3篇玉米
  • 3篇外源
  • 3篇春玉
  • 3篇春玉米
  • 2篇氮肥
  • 2篇氮肥利用
  • 2篇氮肥利用效率
  • 2篇氮素
  • 2篇氮素吸收

机构

  • 20篇沈阳农业大学
  • 1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作者

  • 21篇彭靖
  • 20篇韩晓日
  • 11篇范富
  • 10篇孙德智
  • 8篇杨恒山
  • 8篇战秀梅
  • 8篇陈坤
  • 4篇王月
  • 4篇张庆国
  • 4篇徐晓楠
  • 3篇侯迷红
  • 3篇马玉露
  • 3篇宋桂云
  • 3篇宋涛
  • 3篇李娜
  • 1篇李亭亭
  • 1篇苏雅乐
  • 1篇何淑平
  • 1篇刘轶飞
  • 1篇罗培宇

传媒

  • 6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园艺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源NO对Ca(NO_3)_2胁迫下番茄幼苗PSII功能及光能分配利用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为探讨外源NO缓解番茄幼苗次生盐渍伤害的光合生理机制,以秦丰保冠番茄幼苗为试材,在水培条件下,利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研究喷施NO供体硝普钠(SNP)对80 mmol·L-1Ca(NO_3)_2胁迫下番茄幼苗PSII光化学效率、激发能分配和天线色素吸收光能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SNP有效缓解了Ca(NO_3)_2胁迫对PSII的损伤,使第15天番茄幼苗叶片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天线转化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 P)及吸收光能用于进行光化学反应(P)和非光化学耗散(Ex)的份额分别较胁迫处理显著提高了4.93%、39.31%、92.84%、39.00%、92.83%和10.33%;初始荧光(Fo)、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NPQ)、双光系统间激发能分配不平衡偏离系数(β/α-1)和天线热耗散的份额(D)分别较胁迫处理显著降低了7.20%、13.22%、43.09%和24.70%。综上,外源NO能通过改善PSII光化学活性和增强PSII反应中心的非光化学耗散减轻Ca(NO_3)_2胁迫造成的光抑制,进而提高番茄幼苗的耐盐能力。本研究结果为利用外源NO缓解蔬菜设施生产的次生盐渍障碍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孙德智韩晓日彭靖范富张庆国
关键词:CA(NO3)2胁迫番茄幼苗PSII光化学效率光能分配
外源水杨酸和一氧化氮对盐胁迫番茄幼苗光系统Ⅱ功能及激发能分配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为了探明外源水杨酸(SA)和一氧化氮(NO)协同缓解番茄幼苗盐渍伤害的光合生理机制。【方法】以番茄品种‘秦丰保冠’为试材,在水培条件下,研究单独和复配施用外源SA、NO供体硝普钠(SNP)对100 mmol/L 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气体交换、光系统Ⅱ(PSⅡ)光化学效率、激发能分配和天线色素吸收光能利用的影响。【结果】SA、SNP单独和复配处理均能有效缓解NaCl胁迫对PSⅡ的损伤,其中以SA和SNP复配处理效果最好,3~7 d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P_n)、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天线转化效率(F_v~′/F_m~′)、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 P)、吸收光能用于进行光化学反应的份额(P)和叶绿素荧光衰减率(R_(fd))分别较胁迫处理显著提高了25.5%~94.9%、9.5%~15.3%、25.7%~34.6%、38.8%~121.9%、74.2%~198.6%和22.2%~25.5%;初始荧光(F_o)、PSⅡ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NPQ)、激发能压力(1-q P)、反应中心非光化学耗散的份额(E_x)、天线热耗散的份额(D)和双光系统间激发能分配不平衡偏离系数(β/α-1)分别较胁迫处理不同程度降低了19.8%~23.5%、22.8%~23.4%、32.5%~39.9%、15.1%~19.1%、27.8%~31.4%和51.8%~72.8%。【结论】外源SA和NO在保护PSⅡ及光合电传递链免受盐害损伤,提高番茄幼苗耐盐性方面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孙德智韩晓日彭靖范富杨恒山马玉露宋桂云
关键词:水杨酸NACL胁迫番茄激发能分配
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被引量:74
2014年
通过进行2年的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及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秸秆还田方式均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秸秆连年还田方式最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玉米增产幅度最大;秸秆连年还田配施尿素处理及秸秆隔年还田处理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深翻、深松耕作方式与普通旋耕相比,可显著降低深层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及土壤田间持水量,增加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促进春玉米产量提高。深翻耕作方式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提高玉米产量方面的效果显著优于深松,并且这种优势在秸秆连年还田条件下达到最大。
战秀梅彭靖李秀龙李亭亭韩晓日宋涛潘全良
关键词:耕作方式深翻深松秸秆还田
不同质地土壤应用保水剂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盆栽试验,对保水剂在砂土、壤土和粘土上的保水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土壤水吸力变化而言,沙土、壤土分别添加保水剂(SAP)5 g和10 g(即处理B5和B10)均低于不添加SAP(处理B0),但随着SAP用量的增加,水吸力并没有表现出减小的趋势,沙土均<30.4 kPa,壤土均<80 kPa;粘土在低水吸力范围内与砂土、壤土相似,>30 kPa各处理效果不明显。(2)对于土壤含水量而言,沙土的B10处理在含水量上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然而综合考虑水吸力和含水量时,沙土在<15 kPa水吸力范围内,B10处理虽供水性较强,但土壤持水性变差,B1处理持水性较好,供水性在作物可利用范围内;壤土的处理效果不如沙土,壤土在同一水吸力下,处理B5含水量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均高于19%,且在<30 kPa的吸力范围有较高的持水性和供水性;粘土土壤水吸力与含水量二者的关系相对比较复杂,B5处理在不同吸力范围内出现相反的保水效果,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范富侯迷红张庆国苏雅乐彭靖
关键词:保水剂土壤质地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吸力持水性
水杨酸和硝普钠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13年
以番茄品种‘秦丰保冠’为试材,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单独和复配施用外源水杨酸(SA)、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100mmol·L-1 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SA、SNP、SA+SNP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盐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保护酶(SOD、POD、CAT)活性、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幼苗根系活力,并显著降低叶片电解质渗漏率及丙二醛(MDA)含量,有效减轻盐胁迫对幼苗造成的伤害,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其中SA+SNP复配处理效果最好。研究表明,外源SA和SNP处理均能通过提高番茄幼苗保护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来有效缓解盐胁迫伤害,且SA+SNP复配处理在提高番茄幼苗耐盐性方面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孙德智何淑平彭靖范富杨恒山韩晓日
关键词:水杨酸硝普钠番茄盐胁迫协同增效作用
外源SA和NO对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光合及离子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7
2014年
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品种‘秦丰保冠’为试材,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单独和复配施用外源水杨酸(SA)、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100mmol/L 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光合及离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独和复配外施SA、SNP均能有效抑制NaCl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光合色素(Chla、Chlb、Chla+b和Car)含量、Chla/b值、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t)、表观光能利用效率(LUEapp)和表观CO2利用效率(CUEapp)的下降及Car/Chla+b值和胞间CO2浓度(Ci)的升高,并以SA和SNP复配处理效果最明显。(2)NaCl胁迫下,外源SA、SNP单独和复配处理的番茄幼苗各器官(叶、茎和根)中Cl-、Na+含量和Na+/K+、Na+/Ca2+、Na+/Mg2+值显著降低,而K+、Ca2+和Mg2+的含量却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以SA和SNP复配处理效果最好。(3)单独和复配外施SA、SNP均能有效减轻NaCl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并促进各器官生物量的积累和壮苗的形成,且以SA和SNP复配处理效果更佳。研究表明,复配外施SA和SNP在诱导番茄幼苗提高抗(耐)盐能力方面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孙德智杨恒山彭靖范富马玉露韩晓日
关键词:水杨酸盐胁迫离子分布协同增效作用
生物炭及炭基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9
2018年
【目的】微生物在土壤养分循环中起到转换者的作用。论文以传统有机肥(玉米秸秆和猪厩肥)为对照,探究施用生物炭和炭基肥等新型有机物料培肥改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期为不同有机物料合理施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依托沈阳农业大学棕壤改土定位试验平台(始于2009年),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研究长期不同有机无机配施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二者的相关关系。试验处理包括:秸秆配施化肥还田(CS)、猪厩肥配施化肥(PMC)、炭基肥(BF)以及生物炭配施化肥(BIO)。【结果】PMC和BF处理的pH显著高于BIO处理;PMC处理的全氮含量显著高于BF和CS处理,BIO与PMC处理没有显著差异;PMC处理的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BF和BIO处理;PMC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最高;不同处理间土壤全钾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MC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总PLFAs含量最高,其他处理间没有差异;PMC处理的细菌PLFAs含量最高,BF处理的细菌PLFAs含量显著低于BIO和CS处理;PMC处理的真菌、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PLFAs含量显著高于BIO处理,BF与PMC处理差异不显著;PMC处理的放线菌含量显著高于CS处理,BF和BIO处理居于中间无显著差异。BF处理的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和真菌/细菌比值显著高于BIO处理,BF和PMC处理的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比值显著低于BIO处理。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土壤pH、全氮和有机质对土壤微生物各PLFA有极显著影响(P<0.01),含水量和全钾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生物炭和炭基肥长期施用明显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相较猪厩肥,施用生物炭不利于真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积累,而且施用生物炭和炭基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不同,施用生物炭有利于细菌群落的繁殖,施用炭基肥有利于土壤真菌/细菌比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提高;土壤pH、全氮、有机质、含水量和全�
陈坤徐晓楠彭靖冯小杰李亚朋战秀梅韩晓日
关键词:生物炭磷脂脂肪酸群落结构土壤微生物
生物炭及炭基肥对棕壤持水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5
2017年
通过连续6年微区定位试验,以传统的土壤培肥方式作为对照,探究较长时间施用生物炭和炭基肥对土壤保水作用的影响,为生物炭农用提供理论参考。定位试验于2009年开始,连续6年进行了花生微区田间试验(2m^2)。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秸秆还田+NPK(CS)、施用猪厩肥+NPK(PMC)、生物炭+NPK(BIO)和炭基肥(BF)处理,在2014年花生的生育期间测定了表层土壤含水量、水分累积蒸发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表明:土壤水分含量充足时,BIO和BF处理含水量与PMC处理接近,都高于CS处理;土壤含水量较低时,BIO和BF处理含水量低于CS和PMC处理。与秸秆还田和施用猪厩肥相比,生物炭处理可提高土壤供水数量但降低土壤保水能力。炭基肥处理降低了土壤供水数量和保水能力。
潘全良陈坤宋涛徐晓楠战秀梅彭靖苏慧清王月韩晓日
关键词:生物炭保水能力土壤结构
生物炭提高花生干物质与养分利用的优势研究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以秸秆为原料生产生物炭可用于改良土壤和提高养分利用率,其与秸秆直接还田以及传统的制作堆肥后还田相比是否具有优势需要用试验来验证,本研究可为生物炭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传统猪厩肥和秸秆直接还田为对照,连续进行了8年的花生田间微区(2 m^2)试验。在氮磷钾总投入量相等的条件下,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秸秆还田(CS)、猪厩肥(PMC)、生物炭(BIO)和基于生物炭的炭基花生专用肥(BF),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试验于2016年在花生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进行采样,测定植株茎叶、根和荚果的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并计算对应的分配情况,探讨其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生物炭处理的花生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达到7231.7 kg/hm^2;生物炭复合肥和猪厩肥处理则相对较低,分别是生物炭处理的82.4%和83.8%,秸秆处理产量最低,为5623.9 kg/hm^2。猪厩肥处理的出仁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生育前期各处理的干物质和养分主要在茎叶中积累,从结荚期开始逐渐向荚果中转移。与对照处理相比,复合肥处理的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整株积累量在各时期均较高,尤其在结荚期以前保持了良好的荚果干物质和养分分配系数;生物炭处理则至饱果成熟期时呈现出明显优势,干物质积累量达到6295.0kg/hm^2,分别高出专用肥、秸秆和猪厩肥处理43.1%、36.1%和50.8%,茎叶分配比例高达34.5%,氮、磷、钾积累量持续增长至236.4 kg/hm^2、21.7 kg/hm^2、77.8 kg/hm^2,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但此时期荚果的氮、钾分配系数仅有0.83和0.52,低于对照处理(CS、PMC处理)0.02~0.03和0.15~0.21。【结论】在氮磷钾养分投入量相等、不考虑有机碳投入量的前提下,施用生物炭、炭基复合肥和猪厩肥效果均显著好于秸秆直接还田;生物炭可显著提高花生整株的干物质量和�
徐晓楠陈坤冯小杰彭靖潘全良王月李娜韩晓日战秀梅
关键词:生物炭干物质氮磷钾
生物炭及炭基肥改良棕壤理化性状及提高花生产量的作用被引量:85
2015年
【目的】炭基复合肥是生物炭农用的另一种方式,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对土壤改良研究的报道较多,但大多为短期培养或模拟试验。目前更缺乏生物炭与传统土壤培肥方式的比较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4年的田间微区定位试验,开展生物炭及炭基复合肥对棕壤理化性质及花生产量的影响研究,以期为生物炭的培肥改土及合理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定位试验于2009年开始连续4年进行了花生微区田间试验(2 m^2)。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秸秆还田+NPK(CS)、施用猪厩肥+NPK(PMC)、生物炭+NPK(BIO)和基于生物炭的炭基复合肥(BF)所有处理均为等氮磷钾养分,BIO处理与PMC处理为等碳量,BIO处理相当于CS处理所施用的玉米秸秆量制备得到的生物炭量,BF处理碳含量低于BIO碳含量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排列。分析试验前和2012年收获后土壤理化性质,比较各处理4年的花生产量。【结果】连续施用4年后,与试验前相比,BIO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提高了27.6%全氮含量提高了75.6%,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土壤pH提高了0.14个单位,显著高于CS处理,与PMC处理相近;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CEC值与CS或PMC处理相近;BIO处理的土壤毛管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容重和土壤总孔隙度与CS和PMC处理差异不显著;4年中花生产量均居首位,从3198.5 kg/hm^2提高到4818.0 kg/hm^2,但与PMC处理差异不显著。连续施用4年后,BF处理土壤pH较试验前提高了0.57个单位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优势显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较试验前分别提高了4.4%和27.9%显著低于BIO处理对土壤物理性质的调节作用也不及BIO处理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但总体上与CS或PMC处理相近;BF处理的花生产量在试验的前3年与BIO处理差异不显著,第4年较BIO处理降低了317.1 kg/hm2,差异显著介于PMC和CS处理之间。【结论】各处理作物产量随施用年限增加
战秀梅彭靖王月刘轶飞陈坤韩晓日王恒飞蔺文成李喜研
关键词:生物炭土壤理化性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