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的好才是真的好——高中政治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观察与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在课堂上运用"提问"来启迪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说:"一要问,二要指点。"由此可见,我们不能忽视"问"。教师要努力树立提问意识,养成提问习惯,培养提问能力,提高提问效果。教师在思想政治课中能紧扣重、难点,简洁明了,难易适中,恰到好处地提出一些问题,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文章从"提"的有效性,"问"的有效性,"评"的有效性三个方面探讨了高中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 徐先善
- 关键词:政治课堂提问有效性
- “懒”出精彩——从“神奇的货币”说开去
- 2016年
- 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教师,好像教师与懒惰无关。但是我想说,勤快的教师必将带出一群懒学生,一个有长远眼光、具有素质教育理念、真正对学生负责任的教师,应当学会"偷懒"。首先,懒得有"心",不当学生的"救世主"。古语云:"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有些教师也说:"状元是撞出来的""出类拔萃的学生不是教出来的"。
- 徐先善
- 关键词:素质教育理念大道至简出国旅游课堂探究预算成本
- 基于政治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政治"深度"课堂构建
- 所谓深度学习,即指主动的、探究式的、理解性的学习,要求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并迁移应用到真实情景中来解决复杂问题,进而促进学习者认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高阶能力的发展;2014...
- 徐先善
- 关键词:深度课堂政治
- “一案到底”与“一暗到底”
- 2016年
- 《学记》中就有“罕譬而喻”的教学思想,即通过讲解、分析几个例子而让学生明白事理。案例教学法是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教育方法,其中“一案到底”教学法就属于案例教学法的一种。此种教学方法在现在课堂教学中很是推崇。笔者听过很多公开课,上课者绝大多数会采用“一案到底”的教学方法。此法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任务明白;但听完这些课后总觉得不尽如人意。以下有几点想法与大家商榷。
- 徐先善
-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教育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学记》公开课
- 让“美好”点亮高中政治课堂
- 2018年
- 作者结合长期以来的教学实际,追求原生态的、美好的政治课堂;以培养学生学科的核心素养为目的,从教育者、教育形式、教育内容角度注重"深""活""真"出发,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大量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分析,对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徐先善余敏芳
- 关键词:怡情
- 关于新课改下“人本教育”的一点看法
- 2009年
- 新课程改革从原先的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转变,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教育对生命的关怀,是“人本教育”理念的真实反映。“人本教育”提倡教育应该为人服务,人是教育的目的而非手段,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人的自由、平等、博爱等,这对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笔者对“人本教育”的现状发表一点看法。
- 徐先善
- 关键词:人本教育新课改新课程改革学科本位知识本位
- 论高中政治课堂的开放性
- 2017年
- 开放性教学是相对于封闭式教学而言的,它赋予学生最充分的民主,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全面发展自我。它不仅是指时间和空间上的开放,还涉及思维的开放、目标的开放、方法的开放、成果的开放。践行开放性教学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目标,也是为了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境界。
- 徐先善余敏芳
- 关键词:高中政治开放性思维
- 高中新课改下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情商培养
- 近年来,情商理论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学校教育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智能,也要发展学生的情商。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模式,轻情商重智商以及随着社会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引发了许多问题,如越来越多学生表现出来的脆弱、孤僻、自私...
- 徐先善
- 关键词:情商教育思想政治高中教育
- 文献传递
- 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之道与术被引量:1
- 2023年
-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社会主义教育,思政课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理念,必将成为推进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并注重其与高中思政教材内容的耦合性,与高中思政教育目标的同向性、与高中思政教育功能的互补性,从而增强高中思政课的思想性、针对性和亲和性,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进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
- 徐先善蓝斌
- 关键词:高中思政课学科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