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民
- 作品数:8 被引量:123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震前气象卫星红外与NCEP温度对比研究—2003年来我国Ms≥6地震为例
- 由我国地震科学工作者1989年始首先应用性开发研究的卫星红外异常预测短临地震新方法,要作为正常地震监视预测新手段,实现业务化,除了震兆红外成因、异常识别标志与提取程序、异常时空规律与地震三要素量化关系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解...
- 徐秀登徐向民马未宇徐保华张行才
- 文献传递
- 卫星热红外临震异常成因机理的初步试验和认识被引量:3
- 1993年
- 三年多的预报效果显示:用卫星红外辐射图象进行地震临震预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本文通过资料分析和模拟试验初步验证:临震时,地下逸出的CO_2、CH_4、H_2O汽等气体成分和速率增加,在太阳辐射下这些气体的温室效应作用,是引起红外辐射临震异常的重要原因。
- 徐秀登徐向民马升灯
- 关键词:地震预报温室效应
- 电场作用与大气增温效应的再试验被引量:4
- 1997年
- 60多次对比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大气电场对大气增温效应的“促进”作用是相当可观的;“促进”作用的大小与电场强度和大气成分有关,也和静电场还是交流电场有关。
- 徐秀登徐向民马升灯骆高远
- 关键词:电场爆发性增温增温效应
- 台湾南投7.6级地震前卫星红外异常被引量:40
- 2000年
- 徐秀登徐向民王煜
- 关键词:地震
- 地震前红外异常的基本特征与成因机理被引量:38
- 2001年
- 通过分析发生在中国及相邻地区的 4 0多次地震的卫星热红外图像 ,总结了卫星红外临震异常的基本特征 .对有关异常成因机理的诸家观点进行了阐述 ,提出了作者的倾向性意见 .一般情况下MS >5 地震前均有较清晰的红外临震异常显示 ,低空大气—地面增温幅度显著 ,并表现出突发性和阶段性特征 .异常面积与震级的大小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作者倾向于认为 ,临震大气静电异常对大气的极化作用是产生热红外异常的主要原因 。
- 徐秀登徐向民
- 关键词:热红外异常临震异常震级极化作用
- 红外临震异常的基本特征与成因机理再认识被引量:13
- 1994年
- 利用卫星热红外异常作地震临震预报,是我国首创的、大有发展前途的新方法。
- 徐秀登徐向民强祖基
- 关键词:地震预报
- 开辟气象卫星应用新领域 创建短临地震监测新方法
-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新方法“用卫星红外异常进行地震短临监测”的开发研究过程;阐述了其超越传统方法的优势和特点;以典型震例论证了它是地震短临监测很有前途的新武器和地震构造研究的新路于.为气象卫星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应用领域.
- 徐秀登徐向民
- 关键词:卫星应用地震监测
- 文献传递
- 临震大气增温异常成因的初步认识被引量:46
- 1995年
- 通过模拟对比试验,基本搞清了临震低空大气-地面增温异常的成因.初步认为,大气静电异常对大气的极化作用,是大气在太阳辐射下产生大面积、大幅度增温异常的主要因素;异常大气的增温效应也是其原因之一.
- 徐秀登徐向民马升灯骆高远
- 关键词:临震异常大气电场地震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