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肠癌组织SPARC蛋白质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SPARC是一种可调节细胞功能的细胞外基质蛋白质,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SPARC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PARC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SPARC在结肠癌、癌旁组织的表达。结果:SPARC mRNA在结肠癌组织呈高表达(29.8±2.8),癌旁正常组织低表达(19.8±1.6),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SPARC免疫组化显示32例结肠癌组织中26例SPARC表达阳性,正常结肠组织中仅3例SPARC表达阳性,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SPARC的表达水平与结肠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SPARC的表达阳性例数与患者淋巴结转移与否有关(P<0.05)。结论:SPARC在结肠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其表达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能力相关,可作为判断结肠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 申玉翠张其胜姚忆蓉徐建华高鹏
- 关键词:结肠肿瘤SPARC基因表达免疫组化
- 胃内异物嵌顿致化脓性胃炎1例被引量:4
- 2015年
- 病例:患者女,61岁,因腹痛1周于2015年1月18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周前出现腹痛,左上腹为主,呈阵发性,进食后加剧,无发热、腹胀,无恶心、呕吐。查体:腹软,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余无特殊异常。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间断服用降压药物;否认冠心病、糖尿病、胃溃疡等病史。胃镜检查示:胃窦后壁近幽门部见一条索物,一端插入胃黏膜,以活检钳将其拔出,插入部黏膜可见白色脓性分泌物。
- 申玉翠徐建华张其胜
- 关键词:化脓性胃炎
- 985例结直肠癌筛查高危人群肠息肉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1
- 2016年
- 背景:结直肠息肉为消化道的常见疾病,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筛查高危人群中肠息肉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2月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或结直肠癌高危因素调查表评价存在高危因素并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虹口区社区居民。分析结直肠息肉的检出率、不同性别人群、年龄段的特征,以及结直肠息肉的发病部位、形态、病理类型等特点。结果:共985例息肉患者纳入本研究,息肉总体检出率为48.7%,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58.7%对38.9%;χ~2=79.788,P<0.01)。不同年龄段息肉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20,P<0.01)。左半结肠息肉检出率明显高于右半结肠(62.4%对37.6%,χ~2=190.643,P<0.01)。隆起型息肉0-Ⅰ的总体检出率94.5%,平坦型息肉0-Ⅱa为48.3%。腺瘤性息肉检出率高于非腺瘤性息肉(59.3%对47.1%,χ~2=27.326,P<0.01)。119例患者的两次病理结果不一致。仅17.8%息肉摘除者术后行结肠镜随访,其中62.3%息肉复发。结论:结直肠癌筛查高危人群有较高的结直肠息肉发生率,高质量的结肠镜检查和及时有效的手术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
- 韩冰申玉翠徐建华高鹏张其胜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肠息肉结肠镜检查
- 1990例社区结直肠癌筛查高危人群的结肠镜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20
- 2015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人群的结直肠癌患病情况,探讨对社区居民进行结直肠癌筛查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参加上海市结直肠癌筛查,发现粪隐血试验阳性和(或)结直肠癌高危因素调查表评价为高危因素者进行结肠镜检查,共纳入1990例,对其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1990例结肠镜检查者的年龄为50~92岁,其中结盲肠息肉,结盲肠痛和类痛共有1027例,煎体榆出率为51.6%.结盲肠息肉的检出率为48.7%(969/1990),结直肠息肉最大径约为3.5cm。男性的结直肠息肉检出率为59.3%(532/897),高于女性的40.0%(437/1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7,P〈0.01)。50~〈60岁、60~〈70岁、70~〈80岁、≥80岁组的结直肠息肉检出率分别为37.5%(139/371)、48.7%(524/1075)、55.9%(248/444)、58.0%(5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3,P〈0.01)。结直肠癌的检出率为2.7%(54/i990),男性的结直肠癌检出率为3.8%(34/897),高于女性的1.8%(20/1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P〈O.05)。50-〈60岁、60-〈70岁、70-80岁、≥80岁组的结直肠癌检出率分别为1.6%(6/371)、1.9%(20/i075)、4.3%(19/444)、9.0%(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7,P〈0.01)。直肠类癌的检出率为0.2%(4/1990)。结论上海社区结直肠癌筛查高危人群的结直肠息肉及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高,采用序贯筛查方法对≥50岁的社区人群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 申玉翠韩冰徐建华高鹏张其胜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结直肠息肉结肠镜检查
- 多发性肌炎、肺纤维化合并结肠弥漫性气囊肿一例被引量:1
- 2015年
- 患者女,47岁,于2014年3月初因腹胀5月余就诊.患者5个多月前右下腹及中腹部明显腹胀,有时可触及隆起包块,似肠型;饮食后加重.曾服用莫沙必利等药物治疗,自觉效果不佳.既往患者有多发性肌炎并肺纤维化10年,长期服用泼尼松,目前服用剂量为20 mg/d,顿服,硫唑嘌呤5 mg,2次/d.无消化性溃疡、胃肠道肿瘤等病史.消瘦,BMI为17.0 kg/m2,余无特殊异常.血常规、粪便常规、生物化学指标、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无异常.2014年8月28日结肠镜检查示:进镜至横结肠,见横结肠黏膜菲薄,呈半透明状,为弥漫性改变,肠腔收缩时环形皱襞黏膜表面呈多发半球形囊肿样改变,黏膜隆起致肠腔狭窄,未继续进镜(图1、图2);诊断为结肠弥漫性气囊肿病.
- 申玉翠徐建华何文辉张其胜
-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肺纤维化横结肠生物化学指标结肠黏膜
- 乳头预切开窗术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困难病例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乳头插管成功是ERCP诊治的关键,但常会遇到困难,此时针状刀乳头预切开术(needle—knife precut papillotomy,NKPP)和针状刀开窗术(needle—knife fistulotomy,NKF)是常选择的两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各家报道疗效不一,且很少有详细的手术方法和清晰的手术图片供大家参考和评价。我们采用针状刀对常规乳头插管困难的病例进行逐层切开,分离,暴露出清晰的胆总管末端,
- 张其胜徐建华包文敏陶洁莉张芸
-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困难病例开窗术插管困难胆总管末端
- 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与胆胰疾病关系分析
- 2012年
- 目前已知随着年龄的增加,消化道憩室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十二指肠降段是憩室高发部位,本研究总结本院近10年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病例资料,旧顾性分析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的发生情况,并探讨憩宅与胆道和胰腺疾病的关系。
- 徐建华张其胜陶洁莉包文敏张芸
- 关键词:胆胰疾病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病例资料胰腺疾病发生率
- 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ERCP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1年
- 在适度镇静下施行ERCP已成为内镜医生共识,越来越多文献报道丙泊酚单用或联合咪达唑仑正逐步代替传统的安定联用哌替啶或芬太尼方案,即使在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中,应用丙泊酚麻醉也是安全的。我院自2004年起对老年患者应用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静脉麻醉下行ERCP术,麻醉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 张其胜徐建华包文敏
- 关键词:ERCP术老年患者静脉麻醉咪达唑仑丙泊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