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洁
- 作品数:20 被引量:134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基础教学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小型半导体恒温控制系统的研制被引量:7
- 2006年
- 为研究近红外光谱仪中的光源等核心部件受温度影响的特性,研制出一种专门的小型恒温控制系统,此系统采用先进的半导体制冷技术和数字PID算法,并巧妙地使用电机驱动芯片构成驱动电路,测试结果表明,该恒温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控制精度较高,在微小型恒温系统研制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 万利峰徐晓洁陈嘉威崔志立张晔晖
- 关键词:半导体制冷数字PID驱动电路DS18B20
- HITRAN数据库在甲烷检测仪开发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08年
- 煤矿瓦斯事故严重制约了煤矿安全生产。开发一款便携光学检测仪器,具有现实意义。利用HITRAN数据库对甲烷近红外谱区进行研究。选择了1331.5nm和1653.7nm两个波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对它们的吸收特性以及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331.5nm较适于作为推广仪器检测的波长,其他干扰气体在这以波长的影响不大,但是温度的影响不可忽略,为了提高检测准确度,要进行温度补偿。
- 胡慧铺徐晓洁张阿宏张晔晖
- 关键词:甲烷光谱法温度
- 光谱图谱数字化系统被引量:1
- 2007年
- 早期光谱仪器输出的往往是单个数值或图谱,不能满足现代实验分析技术的许多需要。利用现代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开发光谱图谱数字化系统,将分析仪器记录在记录纸上的光谱图谱数字化,实现仪器输出数字化,既延长了仪器的使用寿命又开拓了仪器的新的功能,低成本的完成仪器的数字化升级。
- 张海艳徐晓洁张晔晖
- 关键词:光谱仪器数字化
- 夏播大豆生育期结构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被引量:3
- 2006年
- 生育期是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因素之一,本文对北京地区选育的146个夏播大豆品种(系)的生育期结构与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性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R1为26-32d、R7为20-24 d、R8为2-6 d时及全生育期相对较长的品种产量较高;(2)R1在30 d左右,R7在10 d左右,R8在18 d左右,全生育期在90 d左右的品种蛋白质含量较高;(3)R7为7-10 d,R8为16-20 d的品种脂肪含量较高。
- 陈学珍谢皓杜智欣白宝良于同泉路苹徐晓洁
- 关键词:大豆生育期农艺性状
- 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基础课教学改革对策研究——以北京农学院为例
- 2015年
- 依据马丁·特罗理论分析、论证了我国和北京高等教育普及化时间节点,认为除北京、上海、广东等少数地区外,中国仍基本处于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根据普及化高等教育的特点首次提出了农业高等教育基础课教学改革对策,经5年实施,取得初步成效。
- 王惠川李云乐徐晓洁
- 关键词:高等教育基础课
- 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玉米叶片中的叶绿素被引量:29
- 2007年
- 以玉米叶片为材料,利用双波长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最大决定系数增量回归算法,研究了叶片叶绿素a、b及SPAD值同时、快速测量方法。结果表明,用3个波长点建立的模型可以达到良好的预测效果,预测叶绿素a、b及SPAD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9、0.9816和0.9757;标准差分别为1.52、0.43和1.96;预测相对标准差分别为4.64%、5.50%和4.88%。同时研究了仪器波长误差和带宽变化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发现波长偏移超过0.2nm,误差快速增大,且波长向长波方向偏移时对测量的影响要大于向短波方向偏移的影响;仪器带宽变大,预测误差也就越大。
- 潘玲玲徐晓洁谭晶晶张海艳乔英哲张晔晖
- 关键词:叶绿素SPAD值玉米叶分光光度法
- 不同生育期大豆的农艺性状遗传参数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笔者对377份不同生育期的大豆品种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选育新品种时,若以全生育期、荚长、单株荚数、单株粒数进行选择可望获得早熟、高产新品种;若以荚长、荚宽进行间接选择可望获得大粒新品种。(2)不同生育期类型各品种间产量构成因素均达极显著水平,早熟品种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百粒重的处理间达极显著水平。(3)早熟品种的茎粗、全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大;中熟品种的株高、结荚高度、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的变异系数最大;晚熟品种荚长、荚宽、百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4)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的遗传力较低,而遗传进度较高;百粒重、单株产量的遗传力较高,遗传进度较低。
- 陈学珍谢皓田炜炜白宝良于同泉路苹徐晓洁
- 关键词:大豆生育期农艺性状
- 滤光片型近红外仪器模型传递的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模型传递问题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中解决数据通用性的关键问题。文章以玉米籽粒近红外光谱图(检测其中水分含量)为例,考察了模型传递的问题。使用斜率截距算法,直接校正法和目标因子分析等算法,在5台滤光片型近红外仪器上实现了模型传递,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模型传递效果。研究表明,直接校正法的模型传递效果最好,4台从仪器的平均传递差异度为7.01%。文章还研究了标准样品数量对模型传递效果的影响。作为转换集的标准样品数目越多,模型传递效果越好,一般有20个标准样品就能达到稳定的效果。当转换集小于20时,直接校正法的传递效果急剧下降,而标准样品数量对斜率截距法和目标因子分析法的影响不明显。
- 陈嘉威周昌乐张晔晖徐晓洁林坤辉叶楠
- 关键词:光谱分析近红外光谱
- 声光可调谐滤光器的原理与应用被引量:9
- 2005年
- 本文介绍了声光可调谐滤光器(AOTF)的工作原理和基于AOTF的光谱分析仪器的基本构造、特点,以及AOTF光谱分析仪器的发展应用情况。
- 林伟薛峰张晔晖徐晓洁
- 关键词:声光可调谐滤波器光谱仪器
- 近红外单籽粒大米无损检测仪的研制被引量:1
- 2009年
- 本论文基于近红外原理设计和开发了滤光片型单籽粒大米成分检测装置。采用近红外透射技术,开发了以ARM7为核心的大米成分检测装置。仪器由以下几个功能模块组成:光源和光路部分、样品池、检测器、控制器、键盘和液晶显示器。与上位机通讯采用串口通讯,用VC++6.0编写了上位机软件,实现了大米成分含量的数据存储、数据处理、以及各组分图形曲线显示等功能。
- 谭晶晶张晔晖农克俭徐晓洁
- 关键词:ARM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