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茵
- 作品数:26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常州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设计美学是人类生存需求的产物
- 2008年
- 通过分析人类生存与设计审美的关系,了解设计美学是人类生存需求的产物,美学审美现象的研究是以人类生存需求为最终目的的,从而帮助设计师找寻两者最佳的结合方式,设计出真正为人所需求的设计物。
- 徐茵
- 中国传统人物画图像叙事顷间对儿童绘本设计的启示
- 2018年
-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人物画图像叙事顷间的研究,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传统人物画中图像叙事不同类型"顷间"对传递信息的作用。通过对传统人物画图像叙事顷间设计方法的探索,分析传统人物画中各类叙事顷间的设计方式,并以儿童绘本设计应用为切入点,探索本土化儿童绘本设计图像叙事的理论模式。
- 徐茵
- 关键词:传统人物画图像叙事儿童绘本
- 融媒体环境下消费者行为模式变迁及驱动因素探究
- 2025年
-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行为模式。本文详细探讨了融媒体环境下消费者行为模式的变迁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在融媒体的影响下,消费者在信息搜索、购买决策、消费习惯及品牌认知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消费者更加倾向于通过多元化的信息渠道进行产品了解和选择,购买决策过程更加复杂且个性化,同时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模式逐渐成为主流。进一步挖掘发现,技术革新、信息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和消费者心理与需求的变化等是推动这些变迁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应用,以及社交媒体和内容营销的兴起,都在不同程度上重塑了消费者的行为模式。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融媒体环境下消费者行为的新特点,也为企业和营销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市场洞察和策略建议,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利用新环境,以更有效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 解芷薇徐茵赵越阳
- 关键词:融媒体消费者行为模式
- 新媒体语境下构成设计教学探究
- 2019年
- 本文通过对构成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在新媒体语境中,从改革教育理念出发,使用"启发式"、"模块式"教育手段,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对数字技术手段在构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索提升构成设计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 徐茵
- 关键词:新媒体数字技术
- 也谈美的形式与内容被引量:2
- 2008年
- 文章主要探讨美的形式和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并从人类成长过程中的审美表现差异和不同地域之间的审美表现差异两个方面论证了美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
- 徐娟燕徐茵
- 试论动漫形象的视觉说服力被引量:1
- 2010年
- 文章分析了动漫形象在说明性传播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动漫形象具有特有的形式语言,动漫形象具有全球语言特性的视觉说服力。
- 徐茵
- 关键词:动漫形象视觉形象
- 从中国传统人物画的求变创新谈其对当代插画创作的启示——以陈洪绶人物画研究为例被引量:4
- 2018年
- 当时代视觉信息在商业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插画作为最具雅俗共赏及信息传播特性的视觉手段,呈现出巨大的应用空间。作为信息承载的本体,面对各种外来文化和意识流的侵袭,在消费时代“新、奇、特”的价值导向下,插画创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成就保有民族印记的艺术创作,成为当代插画发展的首要任务。
- 徐茵
- 关键词:中国传统人物画插画陈洪绶视觉信息
- 农旅融合视角下乡村品牌形象塑造研究——以阳山桃源村为例
- 2024年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地区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农旅融合产业现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乡村品牌建设可以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持续性发展。从农旅融合的角度出发,以阳山桃源村为例,对其品牌形象经营现状进行分析,探索乡村品牌形象的塑造策略,旨在促进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增强乡村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乡村产业的持续发展。
- 刘洁徐茵
- 关键词:品牌形象
- 基于“三维两融一化”的艺术设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为例被引量:3
- 2020年
- 围绕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的办学目标,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以“德、学、能”(三维)为基础,以“产教融合”“艺科融合”(两融)为途径,以国际化视野培养(一化)为导向,探索、形成了一种培养高质量的艺术设计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三维两融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拉近了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为应用型高层次艺术人才培养提供了范式。
- 赵可恒徐茵彭伟
- 关键词: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
- 人工智能背景下数字插画设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2025年
- 鉴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进步,数字插画技术为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创新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研究致力于探讨人工智能在数字插画设计领域内对传统文化的承继及其视觉层面的创新应用。例如数字插画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再现,以及传统文化元素在插画作品中的视觉创新转化。其次,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在推动传统文化承继与创新方面的独特优势。最后,指出人工智能辅助的数字插画在传统文化承继与创新实践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为传统文化提供了全新的表达载体与传播渠道,还充分展现了其非凡的创造力。
- 张琼徐茵
- 关键词:人工智能传统文化传承视觉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