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晏颖

作品数:24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视网膜
  • 15篇网膜
  • 11篇玻璃体
  • 8篇切除
  • 7篇切除术
  • 5篇视网膜病
  • 5篇视网膜病变
  • 5篇视网膜脱离
  • 5篇手术
  • 5篇病变
  • 5篇玻璃体切除
  • 4篇增殖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糖尿病视网膜
  • 4篇糖尿病视网膜...
  • 4篇糖尿病视网膜...
  • 4篇细胞
  • 4篇玻璃体切除术
  • 4篇玻璃体视网膜

机构

  • 22篇广州军区武汉...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4篇晏颖
  • 18篇陈晓
  • 12篇洪玲
  • 11篇朱丽
  • 10篇宋艳萍
  • 9篇周和政
  • 8篇曾苗
  • 4篇邓君
  • 3篇丁琴
  • 3篇黄志坚
  • 3篇江文珊
  • 2篇邢怡桥
  • 2篇赵霞
  • 2篇金中秋
  • 2篇陈云辉
  • 2篇杜伟
  • 1篇冯越越
  • 1篇张绍阳
  • 1篇周雄
  • 1篇丁怡

传媒

  • 4篇中华眼底病杂...
  • 4篇中国实用眼科...
  • 4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眼内填充的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无眼内填充的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内界膜(ILM)剥除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临床检查确诊的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23例23只眼纳入研究。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眼底彩色照相、A型和(或)B型超声、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患眼BCVA0.02~0.4。平均屈光度(-14.1±3.8)D;平均眼轴长度(28.8±1.5)mm;平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573.2±142.8)btm。采用经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25G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ILM剥除,手术结束时未填充气体或硅油,仅保留玻璃体灌注液。手术后随访6~28个月,观察患眼BCVA、CFT变化、黄斑区视网膜复位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23只眼中,劈裂腔消失,视网膜完全复位者16只眼,占69.6%;劈裂腔高度不同程度下降,视网膜部分复位者4只眼,占17.4%;视网膜未复位者3只眼,占13.0%。视力提高者12只眼,占52.2%;视力稳定者9只眼,占39.1%;视力下降者2只眼,占8.7%。随访期间未见黄斑裂孔、眼底出血、低眼压以及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无眼内填充的璃体切割手术联合ILM剥除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可获得较好疗效;未见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
朱丽陈晓宋艳萍晏颖洪玲曾苗
腺病毒转染15-脂氧合酶-1基因抑制缺氧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目的 探讨15-脂氧合酶-1是否可以抑制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以及相关机制.方法 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取自C57/BL6J小鼠视网膜,第3代细胞行FITC-CD31鉴定.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缺氧模型用厌氧袋构建,通...
晏颖邢怡桥陈晓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除联合气体填充术后二种不同体位比较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气体填充术后俯卧位和可调节二种体位的比较。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5年1~12月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眼科就诊的68例患者68只眼接受玻璃体切除术联合长效气体填充后,分为2组:29只眼纳入术后严格俯卧位组,39只眼纳入术后可调节体位组。病人随访3个月。观察术后视网膜脱离解剖复位率、最佳矫正视力和并发症。结果术前2组之间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俯卧位组为89.7%,可调节体位组为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3月后最佳矫正视力,俯卧位组和可调节体位组分别为(0.74±0.25)LogMAR和(0.77±0.36)LogMA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结论不是所有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术后均需要严格地俯卧位,部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适当采取可调节体位亦是安全有效的。
晏颖陈晓洪玲朱丽邓君曾苗宋艳萍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手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体位惰性气体
端粒酶系统在眼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07年
端粒酶系统是端粒和端粒酶的总称。由于其与细胞衰老、增生乃至癌变的关系密切,端粒酶系统现已成为癌症及其他增生性疾病治疗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表明,端粒酶的活性与眼部组织的增生、细胞的衰老及眼部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在此,我们就端粒、端粒酶研究现状及其与眼科疾病的关系和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晏颖周和政陈晓
关键词:端粒端粒酶眼部疾病
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重度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初步临床观察
陈晓宋艳萍周和政金中秋洪玲晏颖朱丽丁琴赵霞
24h眼压在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
晏颖周和政江文珊陈晓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25G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2
2016年
目的观察手术前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对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25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RS)操作过程及手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临床检查确诊并接受25G微创VRS治疗的PDR患者62例70只眼纳入研究。依据手术前是否行IVR治疗将患者分为IVR联合VRS组(IVR+VRS组)和单纯VRS组(VRS组),分别为30例34只眼和32例36只眼。IVR+VRs组患眼于VRS前3~5d玻璃体腔注射10mg/ml的雷珠单抗0.05ml。两组患眼均由同一手术者行常规25G微创VRS。手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8.76±3.81)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医源性裂孔发生眼数、电凝止血次数、玻璃体腔填充物、手术后3个月内玻璃体再积血以及手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情况。结果两组患跟手术操作的平均时间(t--6.136)、使用眼内电凝止血的平均次数(t=6.1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36)。IVR+VRS组、VRS组患眼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率分别为8.8%、27.8%;玻璃体腔硅油填充率分别为14.7%、38.9%。两组患眼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发生率以及硅油填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Х^2=4.154、5.171,P=0.023、o.032)。IVR+VRS组、VRS组患眼手术后3个月内玻璃体再积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1.8%、30.6%;玻璃体再积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3.932,P=0.047)。手术后6个月,两组患眼平均BCVA均较手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4、8.234,P=0.000);两组患眼之间手术后平均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1,P=0.190)。IVR+VRS组患者未发生与注射及药物相关的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PDR患者25G微创VRS前IVR,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中出血及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的发生率;降�
朱丽陈晓宋艳萍晏颖洪玲黄志坚曾苗
24h眼压在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24h眼压在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疑似及确诊青光眼患者76例(149眼),进行24h眼压测量。结果进入研究的149眼中,单峰眼压124眼,双峰眼压17眼,多峰眼压8眼。单峰眼压峰值分布于非工作时间为85眼(68.55%),其中早晨5:00-8:0051眼,中午12:00-14:0020眼,晚间18:00-23:0014眼,峰值分布于工作时间为39眼(31.45%),其中上午8:00-12:0019眼,下午14:00-18:0020眼。149眼中,工作时间眼压正常而非工作时间异常为92眼(61.74%),眼压峰值位于睡眠状态(22:00/23:00至第2天清晨5:00/6:00)为33眼(22.15%)。结论24h眼压测量能更好发现高眼压,避免漏诊、误诊、延误治疗,且对临床抗青光眼药物种类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晏颖
关键词:青光眼前列腺素类药物
干细胞在视网膜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13年
视网膜光感受器的丢失导致视网膜退行性病变,如视网膜色素变性、老年性黄斑病变、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锥体杆体营养不良等。针对传统治疗方法在这一领域的空白,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近年尝试通过药物治疗营养神经,手术治疗譬如视网膜移植、人工视网膜置换,以及基因治疗等手段来阻止、修复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但均未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研究的兴起与深入,为治疗这类眼病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晏颖陈晓周和政
关键词:干细胞分化视网膜
N-苯基马来酰亚胺引起化学性眼灼伤1例
2008年
晏颖周和政陈晓周雄
关键词:化学性眼灼伤酰亚胺苯基右眼视力入院查体抗炎治疗克林霉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