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肝癌
  • 7篇肝移植
  • 6篇细胞
  • 4篇肿瘤
  • 3篇端粒
  • 3篇端粒酶
  • 3篇移植术
  • 3篇预后
  • 3篇术后
  • 3篇肝细胞
  • 3篇肝肿瘤
  • 2篇蛋白
  • 2篇端粒酶表达
  • 2篇移植术后
  • 2篇原发性
  • 2篇增殖
  • 2篇增殖指数
  • 2篇手术
  • 2篇他克莫司
  • 2篇尿嘧啶

机构

  • 1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作者

  • 19篇曹晓伟
  • 11篇傅志仁
  • 8篇丁国善
  • 7篇王正昕
  • 6篇郭闻渊
  • 6篇施晓敏
  • 5篇倪之嘉
  • 5篇宋明家
  • 5篇李先兴
  • 5篇唱浩
  • 4篇陈婷
  • 4篇季峻松
  • 3篇傅宏
  • 3篇马钧
  • 2篇付宏
  • 2篇孙秉赋
  • 2篇张建军
  • 1篇刘继国
  • 1篇元小冬
  • 1篇晿浩

传媒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防治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6月至2003年8月71例人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患者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肝移植后8-200 d共出现16次急性排斥反应,平均46 d,6例有典型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出现血清学改变并经肝穿刺活检确诊。经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后,15次急性排斥反应被控制。结论:细针肝穿活检术是确诊急性排斥反应的惟一手段;预防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关键在于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临床治疗应注重对病理学诊断、血清学检查和临床表现的综合分析和判断。
曹晓伟唱浩王正昕傅志仁丁国善李先兴
关键词:肝移植移植物排斥
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内出血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被引量:5
2003年
回顾性分析 6 7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 ,其中 4例术后早期出现腹腔内出血 ,2例为肝动脉吻合口出血 ,1例为受体肝下腔静脉壁处出血 ,1例为受体右肾上腺处创面出血 ,均正确诊断、及时再次剖腹探查并止血成功。提示肝移植术后早期腹腔内出血多由于外科因素所致 ,外科技术的改进。
王正昕傅志仁丁国善付宏马钧张建军李先兴倪之嘉郭闻渊张明施晓敏曹晓伟
关键词:肝移植术后
胆总管下段结石76例诊治分析
2003年
曹晓伟孙秉赋纪维义宋明家
关键词:胆总管下段结石胆管结石症状B超CT
小儿热性惊厥10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10 5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 5例患儿中复发 6 1例 (5 8.1% )。首发年龄 8个月~ 3岁 5 2例 (4 9.5 % ) ,初发体温 <39℃ 4 7例 (4 4 .8% ) ,有热性惊厥家族史者 4 5例 (4 2 .9% ) ,缺铁性贫血 35例 (33.3% ) ;低钠血症 39例中惊厥≥ 2次 2 4例 (6 1.5 % ) ,而血钠正常 31例中惊厥≥ 2次仅 3例 (9.7% ) (P <0 .0 1) ;6 0例患儿心肌酶谱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 ①首发年龄小、初发体温低、热性惊厥家族史阳性、缺铁性贫血及低钠血症均为复发的危险因素。②对于缺铁性贫血。
唱浩曹晓伟王开霞
关键词:热性惊厥脑电图检查
Cyclin D1和NF-κB在5-Fu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讨周期蛋白基因D1(CyclinD1)和核转录因子-κB(NF -κB)在5 氟脲嘧啶(5 - Fu)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SMMC- 772 1,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 Fu对SMMC -772 1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免疫印迹分析cyclinD1表达差异;用TransAM核转录因子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NF κB活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F κBp65入核情况。结果 5 Fu可诱导SMMC -772 1细胞凋亡,5 0、10 0、2 0 0 μg/ml 5 Fu分别作用2 4h后,其诱导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 .2 % ,2 1.7%和3 5 .9%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随着5- Fu浓度的增加,S期细胞比例和细胞增殖指数增加,CyclinD1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强,NF -κBp65被激活并入核。结论 5 -Fu可诱导肝癌SMMC 772 1细胞凋亡;NF- κB在5 - Fu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同时被激活;其下调基因CyclinD1过度表达可能是促进细胞增殖、对抗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曹晓伟傅志仁晿浩丁国善
关键词:CYCLINNF-ΚBCYCLIN免疫印迹分析细胞增殖指数S期细胞比例
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与肝移植术后预后的多因素相关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评估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临床病理特征对肝移植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72例肝细胞癌行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Kaplan-Meier法绘制术后累计生存率曲线,Log-rank检验行生存曲线之间的比较,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影响HCC预后的临床及病理因素包括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甲胎蛋白、肿瘤大小、侵犯包膜、Eggel’s分类、微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多因素分析发现甲胎蛋白(RR:1.459,P=0.002)、Eggel分类(RR:1.617,P=0.004)、微血管浸润(RR:2.631,P<0.001)和MELD(RR:2.194,P=0.011)是影响HCC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甲胎蛋白、Eggel’s分类、微血管浸润和MELD是影响HCC预后的独立因素,MELD对成人肝癌肝移植预后的影响应引起临床重视。
曹晓伟季峻松陈婷郭闻渊施晓敏高晓钢倪之嘉王正昕傅宏马钧丁国善傅志仁
关键词:肝肿瘤肝移植预后COX比例风险模型
231例240次肝移植手术方式回顾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 2 31例 2 4 0次肝移植的手术方式 ,总结肝移植手术的经验。方法 对 2 0 0 1年10月~ 2 0 0 4年 9月实施的 2 31例 2 4 0次肝移植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比较经典原位肝移植术、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及腔静脉成形式肝移植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典原位肝移植术、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和腔静脉成形式肝移植术的手术时间分别为 (5 .7± 0 .6 )h、(6 .5± 1.3)h和 (4 .5± 0 .5 )h(P <0 .0 5 ) ,术中无肝期时间分别为 (4 7± 7)min、(4 9± 8)min和 (4 8± 7)min(P >0 .0 5 ) ,术中出血量分别为 (195 0± 5 6 0 )ml、(2 15 0± 85 0 )ml和 (16 5 0± 5 10 )ml(P <0 .0 5 ) ,术后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 9.0 %、4 .3%和 11.1% (P <0 .0 5 ) ,围手术期生存率分别为 92 .4 % (11/ 14 4例次 )、91.3% (6 / 6 9例次 )和 88.9(3/ 2 7例次 ) (P >0 .0 5 )。结论 腔静脉成形式肝移植术可缩短手术时间 ,且术中出血量较经典原位肝移植术和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少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对肾功能的影响较经典原位肝移植术和腔静脉成形式肝移植术小 ,但 3种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生存率的差异无显著性。 3种手术方式各有利弊 。
傅志仁王正昕丁国善傅宏张建军李先兴倪之嘉郭闻渊施晓敏曹晓伟史永照
关键词:背驮式肝移植术腔静脉成形原位肝移植术肝移植手术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
他克莫司对5-氟尿嘧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FK506)对5氟尿嘧啶(5FU)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FU及联合FK506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TransAMNF-κB核转录因子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NFκBp65活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FκBp65激活后入核情况;免疫印迹分析CyclinD1蛋白表达差异。结果:5-FU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5);随着5-FU用药浓度的增加,S期细胞比例和细胞增殖指数(PI)也增加;5-FU可激活NFκB而入核,CyclinD1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强。FK506预处理增强了5-FU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同时S期细胞比例和PI也减少;FK506预处理可抑制NF-κB入核,并可下调CyclinD1基因的表达。结论:FK506能够协同5FU诱导肝癌细胞株凋亡,增强肝癌细胞株对5-FU的敏感性,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活性进而下调CyclinD1基因的表达,导致G0/G1期停滞而实现。
曹晓伟傅志仁唱浩丁国善
关键词:他克莫司5-氟尿嘧啶肝肿瘤核转录因子细胞周期蛋白D1
肝细胞癌端粒酶表达和DNA含量定量分析
2000年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端粒酶相对含量与 DNA含量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及流式细胞术共检测 32例肝癌标本 ,同时取无瘤残端作为对照 ,以荧光指数 (FI)表示端粒酶的相对含量。结果 肝癌组织端粒酶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 (P<0 .0 0 1) ;FI阳性肿瘤中 ,异倍体肿瘤占 85 .7% ,而 FI阴性者无异倍体出现 (P<0 .0 0 2 ) ;端粒酶含量 (FI)与细胞增殖指数 (PI)的相关系数 r=0 .5 4,FI与肝纤维化有关 ,而与肿瘤大小、结节数目、AFP及有无门脉癌栓无关。结论 肝癌组织端粒酶含量增加 ,异倍体发生率高 ,预后差。同步检测肝癌端粒酶和 DNA含量有助于其预后判断。
曹晓伟宋明家程爱国
关键词:肝细胞癌端粒酶DNA含量预后
原发性肝癌肝移植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1年 10月至 2 0 0 3年 8月肝癌肝移植 3 6例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率为 0 ;经术前辅助治疗肿瘤直径缩小者 12例 ;术后生存 3~ 6个月者 7例 ( 19.4% ) ,生存 6~ 12个月 10例 ( 2 7.8% ) ,生存 >12个月 19例 ( 5 2 .8% ) ,最长生存 15个月 ,平均生存期为 8.5个月 ,7例晚期肝癌平均生存期4.5月 ,均于术后 3~ 6个月内复发。结论 严格选择肝癌病例并通过术前辅助治疗降低肿瘤分期可提高肝移植效果 ;
曹晓伟傅志仁王正昕李先兴郭闻渊王志才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移植适应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