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涛 作品数:9 被引量:66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安全实时数据库隐蔽信道度量和处理技术研究 军事和经济等关键领域的数据应用需要安全实时数据库(SRTDB)提供安全和实时保障,但是隐蔽信道严重威胁着安全实时数据库的表现。如何有效地限制隐蔽信道威胁,同时保障系统的实时性能,是这类数据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信道... 曾海涛关键词:数据冲突 信道处理 短消息指标新定义及在事务信道限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09年 短消息指标可以度量隐蔽信道的短消息传输能力,是信道容量的必要补充.但指标现有定义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消息长度参数在普通信息系统中不能定量分析;信道限制机制难以同时满足传输时间和保真度两个约束;没有包含消息的敏感度信息.针对这些问题,首先通过引入短消息传输价值的概念,给出了短消息指标的新定义.在该定义中,利用价值阈值统一表示系统对信道短消息传输能力的容忍程度,并且在所采用的价值函数中引入了消息的敏感度因素.其后,基于安全实时数据库应用场景给出了结合短消息指标和信道容量的事务隐蔽信道度量和限制机制.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表明,基于短消息指标的新定义,系统可以对隐蔽信道威胁实施全面的度量和可调节的限制. 曾海涛 王永吉 祖伟 蔡嘉勇 阮利关键词:信道容量 一种基于并发冲突间隔时间的隐蔽信道检测方法 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多级安全策略的信息系统中,事务的并发冲突会导致数据冲突隐蔽信道.现有的隐蔽信道检测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分析角度单一,入侵者可以通过分散记录的方式逃避检测;2)使用单一的检测指标,存在一定的误判和漏判.提出了一种基于冲突间隔时间的隐蔽信道检测方法CTIBDA.该方法解决了以上问题:1)从主体和客体2种角度对冲突记录进行划分,以防止入侵者通过分散冲突记录的方式逃避检测;2)使用冲突间隔时间分布和冲突间隔时间序列2种规律性特征指标作为检测依据.实验结果证实,该方法能够降低检测结果的误报率和漏报率,提高准确率.同时该方法结构简单适合在线实施,对于其他的并发冲突隐蔽信道场景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王永吉 吴敬征 丁丽萍 曾海涛关键词:并发控制 隐蔽信道 基于逻辑“或”约束优化的实时系统设计 被引量:4 2006年 标准约束优化问题的等式或不等式约束之间是逻辑“与”关系,目前已经有很多高效、收敛的优化算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更一般的约束优化问题,其等式或不等式约束之间不仅包含逻辑“与”关系,而且还包含逻辑“或”关系,现有的针对标准约束优化问题的各种算法不再适用.给出一种新的数学变换方法,把具有逻辑“或”关系的不等式约束转换为一组具有逻辑“与”关系的不等式,并应用到实时单调速率调度算法的可调度性判定充要条件中,把实时系统设计表示成混合布尔型整数规划问题,利用经典的分支定界法求解.实验部分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刘军祥 王永吉 王源 邢建生 曾海涛关键词:不等式约束 分支定界法 使用容量指标的安全实时数据库信道限制方法 被引量:2 2008年 依据可信计算机系统评测标准(TCSEC)要求,提出一种使用信道容量指标的安全实时数据库中数据竞争信道的限制方法(CUCCMM),给出了限制过程中信道容量度量算法和限制参数计算方法。为了保证系统的信道容量限制标准的准确执行,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概率的并发控制协议选择策略(MPBPSP)。实验结果证明CUCCMM方法可以有效地、准确地实施对隐蔽信道容量的限制,并且通过使用MPBPSP策略显著降低了信道限制操作对系统实时性能的影响。 曾海涛 王永吉 阮利 祖伟 蔡嘉勇关键词:信道容量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软件任务性能基准评价(英文) 2009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软件任务性能基准评价新方法——TaskBeD.介绍了TaskBeD的任务基准评价模型和核心算法(挖掘高性能的软件任务,建立参考任务集和结果的敏感度分析).实验结果显示,TaskBeD能够高效处理多变元和可变规模收益任务数据. 阮利 王永吉 王青 曾海涛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 国产基础软件应用支撑及开发环境研制 李明树 王青 丁治明 王永吉 周津慧 杜栓柱 武占春 雷辉 蒋晖 陈烨 孙丽霞 张宇 陈伟 王朝辉 吴锐 舒风笛 刘治国 胡陈勇 李涛 王海涛 邓涛 黄蒙 黎巎 伍书剑 杨秋松 李浦 姜楠 刘豫平 陶秋铭 阮利 曾海涛 王秀利 薛云志 李娟 刘霞 王继喆 基于国产基础软件和相关开源软件,建立了基于国产系统软件的应用支撑环境和国产软件集成开发环境,其中应用支撑环境包括业务规则管理系统、工作流管理系统和数据整合系统;集成开发环境包括项目管理工具、过程管理工具、过程度量与分析工...关键词:关键词:基础软件 隐蔽信道研究 被引量:48 2010年 隐蔽信道是指允许进程以危害系统安全策略的方式传输信息的通信信道,是对安全信息系统的重要威胁,并普遍存在于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库系统中.国内外的安全标准都要求对高等级的安全信息系统进行隐蔽信道分析.首先分析隐蔽信道的基本概念,研究领域、技术组成及分类,然后从信道识别、度量、消除、限制、审计和检测几个技术层面综述隐蔽信道研究中经典的技术和方法,系统地总结隐蔽信道领域30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尤其对近年来隐蔽信道度量和处置新技术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试图为该研究方向勾画出一个较为全面和清晰的概貌,为隐蔽信道分析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王永吉 吴敬征 曾海涛 丁丽萍 廖晓锋关键词:隐蔽信道 一种静态最少优先级分配算法 被引量:11 2007年 随着实时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快速更新系统,尤其是各种片上系统,如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SP(play station portable)等,性价比已成为系统设计者的主要关注点.实际应用中,实时系统通常仅支持较少的优先级,常出现系统优先级数小于任务数的情况(称为有限优先级),此时,需将多个任务分配到同一系统优先级,RM(rate monotonic),DM(deadline monotonic)等静态优先级分配算法不再适用.为此,静态有限优先级分配是研究在任务集合静态优先级可调度的情况下,可否以及如何用较少或最少的系统优先级保持任务集合可调度.已有静态有限优先级分配可分为两类:固定数目优先级分配和最少优先级分配.给出了任意截止期模型下任务静态有限优先级可调度的充要条件以及不同静态有限优先级分配间转换时的几个重要性质,指出了系统优先级从低到高分配策略的优越性,定义了饱和任务组与饱和分配的概念,证明了在任务集合静态优先级可调度的情况下,最少优先级分配比固定数目优先级分配更具一般性.最后提出一种最少优先级分配算法LNPA(least-number priority assignment).与现有算法相比,LNPA适用范围更广,且复杂度较低. 邢建生 王永吉 刘军祥 曾海涛 NASRO Min-Allah关键词:实时系统 优先级分配 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