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倩兰

作品数:10 被引量:130H指数: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置换术
  • 4篇全膝关节
  • 4篇全膝关节置换
  • 4篇全膝关节置换...
  • 4篇膝关节
  • 4篇膝关节置换
  • 4篇膝关节置换术
  • 4篇关节
  • 4篇关节置换
  • 3篇医疗失效模式...
  • 3篇失效模式与效...
  • 3篇流程管理
  • 2篇早期下床
  • 2篇镇痛
  • 2篇术后
  • 2篇速康
  • 2篇住院
  • 2篇外科
  • 2篇康复
  • 2篇快速康复

机构

  • 10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0篇朱倩兰
  • 5篇金佳
  • 4篇陈香凤
  • 4篇宋宏晖
  • 2篇谭丽萍
  • 2篇姜习凤
  • 2篇艾红珍
  • 1篇何仲
  • 1篇刘小奇
  • 1篇赵圆
  • 1篇张鹏
  • 1篇张明霞
  • 1篇李红美
  • 1篇张娜
  • 1篇黄慧
  • 1篇陈倩

传媒

  • 2篇全科护理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交接流程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0
2018年
随着国际社会对患者安全研究的日益深入,患者交接已成为影响患者安全的高风险领域。手术交接过程包含患者术前从各病区单元至手术室,术后从手术室返回到各病区单元的整个过程,涉及部门、人员、环节多。文献报道,手术交接缺陷是仅次于技术缺陷导致手术不良事件的第二大原因。
陈香凤朱倩兰黄慧谭丽萍
关键词: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手术室流程管理国际社会
高龄帕金森合并股骨颈骨折病人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的高危因素分析与预见性护理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分析高龄帕金森合并股骨颈骨折病人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脱位的高危因素,探讨预见性护理对策实施效果。[方法]选取帕金森合并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者15例,分析术后脱位的高危因素,从术前评估、术后搬运、体位、病情监测、用药、康复训练等方面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术后3月内15例病人均未发生关节脱位,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2.33分±6.35分,达80分及以上者11例。[结论]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关节脱位,保证髋关节功能正常恢复。
朱倩兰金佳陈香凤
关键词:帕金森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脱位
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肌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肌力和跌倒恐惧的影响,为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210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每组70例,分别于术后16、20、24 h开始首次下床活动。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比较3组患者屈、伸肌群的峰力矩(PT)和腘绳肌与股四头肌肌力比率(H/Q);采用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评价患者跌倒效能,单条目法比较3组患者跌倒恐惧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试验1组和试验2组屈、伸肌群PT、H/Q分别为(18.73±5.49)N·m、(37.56±7.76)N·m、(48.08±9.19)%和(18.44±5.27)N·m、(37.04±7.07)N·m、(47.49±9.30)%,明显高于试验3组的(16.38±2.85)N·m、(33.75±6.75)N·m、(43.48±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316~3.057,P<0.05)。术后1周,试验1组跌倒恐惧发生率为72.3%(47/65),MFES得分为(3.14±0.58)分,试验2组和试验3组分别为53.7%(36/67)、(3.81±0.65)分和50.8%(32/63)、(3.87±0.74)分,试验1组跌倒恐惧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2组和试验3组,MFES得分明显低于试验2组和试验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780、4.878,t值为6.221、6.129,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20 h开始下床活动,可以缩短下肢肌力恢复时间和降低患者跌倒恐惧发生风险。
朱倩兰金佳宋宏晖艾红珍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早期下床活动下肢肌力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炎症性肠病患者慢病管理中的应用
2023年
分析在炎症性肠病患者慢病管理中,规范化健康教育取得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在2022年1月~2023年2月之间,研究选取了医院接诊的600名炎症性肠炎病患者。在患者住院治疗时,安排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将其纳入患者的慢病管理范畴,在3个月后对患者实施随访。其中安排300患者归于A组(常规宣教方式),余下患者都归于B组(规范化健康教育)。分组的目的是了解在慢病管理中,两种宣教方式能得到怎样的效果。结果 在对患者进行随访时,发现B组患者的肠道疾病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采用自制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实施评价,所得结果显示,B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平均高于A组,两组平均评分差异显著(P<0.05);采用访谈的方式了解患者对此次慢病管理的满意度,A组和B组的满意度分别是92.00%、100.00%,B组患者对慢病管理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炎症性肠病属于终身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规律作息,才能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在住院时要及时对患者采取规范化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的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便于患者在慢病管理过程中,能通过规范化的自我护理,缓解病情、治疗疾病。将规范化健康教育纳入患者慢病管理的范畴,能在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宣教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陈倩朱倩兰
关键词:规范化健康教育炎症性肠病慢病管理
快速康复理念下多模式镇痛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又称人工膝关节成形术,是治疗膝关节病变的终极有效的方法,但TKA术后约15%-20%的患者对镇痛效果不满意.研究显示,TKA置换后的剧烈疼痛可持续4...
朱倩兰金佳宋宏晖姜习凤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镇痛护理快速康复理念功能锻炼
早期下床开始时间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研究早期下床开始时间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9月入住我院关节外科50~80岁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90例,其中每季度第1月入院者设为对照组共30例,每季度第2月入院者设为观察A组共30例,每季度第3月入院者设为观察B组共30例。观察A组在术后16 h开始下床活动,观察B组在术后20 h开始下床活动,对照组在术后24h开始下床活动。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术后第3天、第5天膝关节最大屈曲、最大伸直角度及借助步行器行走距离;比较3组患者术后第7天、术后1月、术后3月膝关节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3组患者在术后第3天膝关节最大伸直角度、最大屈曲角度、借助步行器行走距离及术后第5天膝关节最大伸直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5天最大屈曲角度及借助步行器行走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A组屈曲角度最大,借助步行器行走距离最远。3组患者中观察A组在术后第7天、术后1月HSS评分最高(P<0.05),在术后第7天ADL评分最高(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在术后16 h开始下床活动可更有效地恢复膝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朱倩兰金佳宋宏晖艾红珍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生活质量护理
对社区妇女宫颈癌及筛查认知情况的调查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描述30-55岁社区妇女对宫颈癌及其筛查的认知程度。方法在2009年4-6月,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北京市和平里社区30—55岁的妇女100名,使用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认知情况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30~55岁妇女对宫颈癌及其筛查认识部分得分平均为(6.34±2.77)分。只有38%的研究对象可以做到1—2年检查1次;38%的研究对象曾行巴氏细胞学检查,仅3%的人有定期做宫颈癌筛查的习惯。结论研究对象对宫颈癌及其筛查的认知程度偏低,对宫颈癌的疾病知识、筛查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有预防的意识,但缺乏明确的预防行动。
赵圆朱倩兰刘小奇何仲
关键词:社区妇女宫颈癌宫颈癌筛查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被引量:41
2019年
目的评价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多模式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疼痛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00例,将单月手术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双月手术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行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多模式镇痛护理,包括术前宣教及疼痛评估、术后疼痛评估、药物镇痛及观察、早期进食、早期锻炼等措施。具有康复专业知识的护士于床边指导协助并采集数据,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的疼痛程度、首次单独直腿抬高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关节屈曲度及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回室时、6 h、12 h、24 h和48 h疼痛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首次单独直腿抬高平均时间、下床活动平均时间观察组分别为26.5(22.5,36.0)h和38.0(24.0,49.0)h,早于对照组的49.0(31.0,58.0)h和75.0(48.0,87.0)h。观察组术后第3天、第5天关节屈曲度分别为83.0(65.0,98.0)°和92.0(83.0,1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45.0,95.0)°和81.0(64.0,102.0)°。观察组术后1、3个月HSS评分分别为86.0(73.0,91.0)分和75.0(68.0,82.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3月评分67.5(60.5,71.0)分和74.0(66.5,80.0)分。结论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多模式镇痛可以明显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升功能恢复的效果。
朱倩兰宋宏晖姜习凤张鹏金佳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多模式镇痛膝关节置换功能锻炼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围手术期住院患者检查流程中的应用被引量:22
2019年
目的探讨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优化围手术期住院患者检查流程的效果。方法采用工作分解结构模式修订围手术期住院患者检查流程,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该流程进行失效风险评估和原因分析,制订质量改进方案,并对改进前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围手术期住院患者检查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后,检查流程落实的规范率、患者的满意度及护士检查相关知识掌握率均显著提高(P<0.01或P<0.05)。结论应用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制订围手术期住院患者检查持续质量改进方案,有利于规范检查流程。
陈香凤朱倩兰张明霞谭丽萍
关键词:流程管理围手术期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神经外科住院病人预约检查管理流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HFMEA)在优化神经外科住院病人预约检查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HFMEA模式对神经外科住院病人预约检查流程进行危害分析,找出失效模式和失效原因,针对需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措施改进,对流程改进前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改进后检查流程执行规范率较改进前提高了27.78%,病人满意度提升了8.34%(P均<0.05),改进后护士知识掌握率达到100%。[结论]运用HFMEA模式优化了预约检查流程,提高了专科预约检查流程落实的规范率。
陈香凤陈香凤朱倩兰张娜
关键词: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神经外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