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大年

作品数:85 被引量:217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7篇血压
  • 14篇缺血
  • 14篇外侧区
  • 14篇高血压
  • 13篇腹外侧
  • 13篇腹外侧区
  • 12篇延髓头端腹外...
  • 11篇血管
  • 11篇生理
  • 11篇生理学
  • 11篇理学
  • 10篇肾上腺
  • 9篇下丘
  • 9篇下丘脑
  • 8篇心肌
  • 8篇心率
  • 8篇应激性
  • 8篇受体
  • 7篇脑缺血
  • 6篇心肌缺血

机构

  • 54篇复旦大学上海...
  • 34篇复旦大学
  • 4篇上海医科大学
  • 3篇南华大学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同济大学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武警新疆总队...
  • 1篇加州大学
  • 1篇西藏民族大学
  • 1篇佛罗里达大学
  • 1篇上海职工医学...

作者

  • 84篇朱大年
  • 34篇曹银祥
  • 27篇沈霖霖
  • 11篇钱源
  • 10篇王锦
  • 8篇胡永善
  • 8篇白玉龙
  • 7篇李莉
  • 7篇李霞
  • 5篇李良
  • 5篇邓振旭
  • 5篇杜东书
  • 5篇樊明欣
  • 5篇王锦
  • 5篇郑庆平
  • 4篇徐丽丽
  • 4篇吴毅
  • 4篇夏春梅
  • 4篇宋娜娜
  • 4篇贾杰

传媒

  • 7篇生理学报
  • 5篇上海针灸杂志
  • 4篇生理通讯
  • 4篇医学研究杂志
  • 3篇中国动脉硬化...
  • 3篇神经解剖学杂...
  • 3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中国神经科学...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复旦学报(医...
  • 2篇神经科学
  • 2篇中国生理学会...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国外医学(心...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13篇2008
  • 8篇2007
  • 7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3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上腺髓质素对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压力反射敏感神经元的作用(英文)被引量:1
2006年
采用多管微电泳结合细胞外记录的方法研究了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对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ostral ven- trolateral medulla,rVLM)压力反射敏感性神经元电活动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结果显示:在29个rVLM压力反射敏感神经元中,20个神经元在30、60和90nA的电流微电泳大鼠ADM(rADM)过程中,放电频率由(10.8±2.7)spikes/s分别增加到(14.6±3.6)、(19.8±4.7)和(31.9±6.4)spikes/s(P<0.05,n=20)。微电泳rADM特异性受体阻断剂人ADM(human ADM,hADM) (22-52)可明显减小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增加幅度,比正常放电频率仅增加15.4%[(11.4±2.5)sipkes/s,P<0.05,n=10],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1(CGRP1)受体阻断剂hCGRP(8-37)对rADM兴奋性神经元电活动影响较小。在另外23个神经元中,10个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在10、20和40nA电流微电泳神经型NOS(nNOS)抑制剂7-NiNa过程中放电减少,由正常的(10.1±3.5)spikes/s分别减少为(7.5±2.5)、(5.3±2.1)和(3.1±1.4)spikes/s(P<0.05,n=10)。在微电泳7-NiNa过程中同时微电泳rADM,则rADM增加神经元放电频率的效应减弱,增加幅度为基础水平的17%[(6.2±1.9)spikes/s]。8个神经元在10、20和40nA电流微电泳诱导型NOS抑制剂(iNOS)aminoguanidine(AG)过程中放电频率由(11.5±5.1)spikes/s增加到(17.8±5.6)、(22.5±6.3)和(29.1±6.4) spikes/s(P<0.05,n=8),rADM与AG同时微电泳时,AG埘rADM本身增加神经元放电的效应无明显影响。上述结果提示,rADM在rVLM可通过其特异性受体或来源于nNOS的NO作用于压力反射敏感神经元,使其活动增强而发挥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作用。
樊明欣李霞王锦曹银祥沈霖霖朱大年
关键词:肾上腺髓质素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微电泳细胞外记录
酸敏感离子通道1介导下丘脑外侧区orexin神经元对呼吸的调节
众所周知中枢化学感受器主要位于延髓腹外侧的浅表部位。近年来有研究提示下丘脑外侧区(LH)的orexin神经元可能对局部化学变化敏感,但它是否属于中枢化学感受器并调节呼吸活动还很不明确。本课题的目的是探讨下丘脑LH区ore...
宋娜娜杜绮钧江晓燕耿文叶张桂红周望李莉朱大年沈霖霖
文献传递
呼吸调节对心肌缺血大白鼠的心率和血压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呼吸频率的改变对心血管自主神经平衡的调节作用及其对心肌缺血后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取17只标准实验大白鼠,其中正常组9只,心肌缺血模型组8只,在麻醉下施行呼吸机机械通气改变大白鼠的呼吸频率,基础潮气量恒定10 mL/kg,改变呼吸频率(在基础呼吸频率上升高10%、20%和降低10%、20%)。连续记录心率和血压,分析呼吸频率变化与心率变异(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血压即时变异(blood pressure instant variability,BPIV)变化的关系;观察呼吸频率与心率变化、血压变化趋势的同步性;观察降低呼吸频率对两组心电的影响。结果 RR间期、血压与呼吸频率呈同步周期性变化;HRV及BPIV的中心频率均与呼吸功率谱密度中心频率一致,呼吸频率、心率和血压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尤其是心率和血压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结论呼吸调节下的HRV、BPIV符合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的生理机制,是RR间期变化的二次效应,反映了自主神经平衡调节的结果。心率和血压的同步性趋势变化与心搏频率有关。降低呼吸频率可能能减少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律失常。
竺英祺沈仲元Shin Lin夏春梅朱大年曹银祥
关键词:自主神经心率变异心肌缺血
apelin-APJ系统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被引量:1
2011年
APJ受体及其内源性配体apelin自从1993年、1998年相继被发现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ape-lin-APJ系统在心血管活动调节,在中枢与血管升压素的相互作用及对摄食、摄水、体液平衡的调节、对胰岛素释放及能量代谢的调节,以及HIV感染、心血管系统发育、血管新生等方面都有作用。本文主要对该系统在中枢及外周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做一综述。
张承荣姜美燕朱大年
关键词:APELIN内源性配体血管升压素胰岛素释放HIV感染
声、光、电可编程随机刺激器
本实用新型属实验装置技术领域,涉及用于制备实验动物模型的实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声、光、电可编程随机刺激器,由单片机、显示屏、输入键盘、电压取样单元、调压变压器、电击控制单元、声光控制单元、电击鼠笼和声光设备组成;单片机分...
杜东书曹银祥朱大年邓振旭楚德昌
文献传递
《生理学》第8版教材变动在哪?
教育部和卫生部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生理学》第8版教材已于2013年出版。此次改版恰逢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启动'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落实'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精神之际,故本次修订在结合临床方...
朱大年
关键词:国家级规划教材
文献传递
小脑顶核刺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观察小脑顶核刺激(FN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100只,分为:①AMI组(30只),单纯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LCA);②FNS组(30只):结扎大鼠LCA,1h后电刺激左侧小脑顶核1h;③FNL组(30只),鹅膏氨酸毁损两侧小脑顶核,5d后再按②方法操作;④Sham组(10只),即假手术组,开胸手术后仅在LCA下穿线但不结扎,电极插入小脑顶核,不予刺激。各组在开胸术后6h、24h、7d、21d4个时间点,进行心率变异性(HRV)的频域分析。21d记录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结果:结扎6h后FNS组频域分析指标-低频(LowFrequency,LF)低于AMI和FNL组(P<0.01),同时FNS组高频(HighFrequency,HF)明显高于其他干预组(P<0.01)。结扎1d后,FNS组仍然呈现HF成分的增加和LF成分的下降(P<0.05)。7d后只有假手术组保留了较高的HF和较低的LF,各干预组之间的差别消失。21d后各组之间HRV参数无差别。FNL组与AMI组比较,各时间点HRV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扎后21d比较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梗死面积也无差别(P>0.05)。结论:FNS可改善AMI后大鼠心脏神经功能。
阿力木江胡大一朱大年张润峰樊明欣黄晓伟曹银祥邢燕李觉
关键词:心肌梗死电刺激心率变异性
血管紧张素Ⅱ1型(AT_1)受体在Wistar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区的表达特点被引量:4
2001年
免疫荧光双标记结合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 :Wistar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的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 )大多数谷氨酸能神经元 (分别为 62 %~ 91%和 73 %~ 92 % )、GABA能神经元 (分别为 5 6%~ 78%和 5 3 %~ 84 % )以及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 (TH IR)神经元 (分别为 74 %~ 93 %和 67%~ 91% )均与AT1受体共存。结果说明 ,两种动物RVLM区有AT1受体表达的神经元大致相似 ;且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Ⅱ ,ANGⅡ )不仅可激活兴奋性神经元 ,还可激活抑制性神经元。为了了解AT1受体在两种动物上分布差异 ,我们用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到 :SHR的RVLM区细胞表面AT1受体的平均光密度 (MOD ,0 .35 1± 0 .0 30 )显著大于 (P <0 .0 5 ,n =5 )Wistar的MOD(0 .2 0 6± 0 .0 31)。免疫电镜结果证实 ,两种动物RVLM区AT1受体分布于内质网 (RER)、细胞膜及神经突起。我们推测 。
胡联朱大年俞彰王强孙中杰姚泰
关键词:延髓头端腹外侧区自发性高血压免疫荧光双标记免疫细胞化学免疫电镜
下丘脑前核 :参与褪黑素对血压影响的中枢部位(英文)被引量:5
2002年
在大鼠用微量注射技术研究褪黑素在下丘脑前核对心血管活动的作用 ,以及用辣根过氧化物酶神经传导通路追踪技术研究下丘脑前核参与心血管活动交感传出的纤维投射。结果表明 ,下丘脑前核微量注射褪黑素可使血压呈剂量依赖性降低 ,下丘脑前核有大量纤维投射到室旁核、正中隆起、下丘脑腹内侧核、弓状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有少量纤维投射到延髓腹外侧区、中缝隐核。因此 ,褪黑素可能为一种降压因子 ,下丘脑前核是褪黑素调节心血管活动的重要中枢部位之一 ,而且下丘脑前核可能通过下丘脑腹内侧核、弓状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丁超南曹银祥周莉沈仲元费民毅余平朱大年
关键词:褪黑素血压辣根过氧化物酶
化学反射性活动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1年
唐晓伟李莉曹银祥孙钟杰朱大年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