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学卫 作品数:25 被引量:69 H指数:5 供职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军品配套科研项目 国家民口配套科研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化学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玉米收割机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25年 针对玉米收获期间收割机供求信息滞后、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基于MVC编程模式和WEB设计规范,引入B/S架构和微信小程序技术,搭建玉米收割机调度系统进行客户订单管理。采用人工鱼群算法规划玉米收割机调度路线,农机手按照微信小程序中的调度路线完成客户订单,从而实现玉米收割机调度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了玉米收割机的利用效率和作业效益。 王政 王东 朱学卫关键词:玉米收割机 B/S架构 调度系统 MVC WEB Au-Sn焊点异质界面的耦合反应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2019年 为了探讨Au-Sn异质焊点耦合界面反应对界面IMC层生长行为及焊点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回流焊技术制备Ni/AuSn/Ni和Cu/AuSn/Ni三明治结构焊点,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能谱分析(EDS)研究焊点在钎焊与老化退火中的组织演变。研究结果表明:在钎焊中Ni-Ni焊点的Au Sn/Ni界面形成(Ni,Au)_3Sn_2金属间化合物(IMC)层,而Cu-Ni焊点的AuSn/Ni界面形成(Ni,Au,Cu)_3Sn_2四元IMC层,表明钎焊过程中上界面的Cu原子穿过Au Sn焊料到达Ni界面参与耦合反应。在老化退火中,界面IMC层的厚度l随退火时间t延长而逐渐增大,其生长规律符合扩散控制机制的关系式:l=k(t/t_0)~n。在160℃和200℃退火时,(Ni,Au)_3Sn_2层的生长以晶界扩散和体积扩散为主。由于Cu原子的耦合作用,(Ni,Au,Cu)_3Sn_2层的生长以反应扩散为主。Cu-Ni异质界面焊点中,Cu的耦合作用抑制了Au Sn/Ni界面(Ni,Au,Cu)_3Sn_2IMC层的生长,减缓了焊点剪切强度的下降速度,有利于提高焊点的可靠性。 朱学卫 韦小凤 黄玉祥 卫启哲 程小利关键词:焊点 碳负载氮掺杂纳米碳化钨电催化剂的制备及析氢性能 2021年 碳化钨(WC)是高成本和资源稀缺铂基催化剂的优良替代品。以偏钨酸铵(AMT)、葡萄糖(C_(6)H_(12)O_(6))和二氰二胺(DCDA)为W、C和N源,采用简易的NaCl/KCl熔融盐一步碳化法制备碳负载氮(N)掺杂WC@NC纳米晶粒。利用XRD、SEM、TEM、XPS、电化学工作站对催化剂的物相、形貌及电催化析氢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WC@NC由碳片和WC组成,颗粒分布均匀,纳米颗粒平均直径为10~30 nm。WC@NC在0.5 mol/L H_(2)SO_(4)电解液中电流密度为10 mA/cm^(2)的过电位是132 mV,塔菲尔斜率为64.2 mV/dec。经过5000次循环伏安测试和25 h持续电解析氢测试后,线性扫描伏安(LSV)曲线和电流密度均无明显变化,表现出非常高的稳定性。 闫朋朋 苏伟 韦小凤 朱学卫 王府关键词:熔融盐 喷射沉积电子封装用高硅铝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2年 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电子封装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电子封装材料已难以满足现代封装需要。新型喷射沉积电子封装用高硅铝合金以其组织细小均匀、各向同性、热膨胀系数低、热导率高、密度低,且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涂覆性能以及焊接性能等优良的综合性能成为研究焦点。主要探讨高硅铝合金的喷射沉积制备方法、组织性能和研究动态,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刘文水 王日初 彭超群 莫静贻 朱学卫 彭健关键词:高硅铝合金 电子封装 热膨胀系数 热导率 一种应用于GPS导航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GPS导航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主要解决现有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无法随着滤波过程自适应调节的问题,其过程是:(1)设置算法参数,并对目标状态进行初始化;(2)建立AR模型,套用卡尔曼滤波框架计算... 靳标 郭交 王胜兰 苏宝峰 朱学卫六方氮化硼(hBN)表面镀镍对Ni-Cr/hBN固体自润滑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改善六方氮化硼(hBN)固体润滑剂和Ni-Cr合金基体之间的润湿性,采用硝酸镍分解—氢还原法制备Ni包覆hBN粉末(即Ni/hBN粉末)。分别用Ni/hBN粉末和未包覆的hBN粉末作为固体润滑剂制备(Ni-Cr)/hBN自润滑复合材料,研究hBN粉末表面包覆Ni对该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hBN相比,用(Ni/hBN)制备的Ni-Cr/hBN自润滑复合材料的组织更均匀,固体润滑剂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良好,材料密度从5.192 g/cm3提高到5.602 g/cm3,孔隙率从20.3%下降到14.1%。硬度从17.64 HB提高到29.07 HB,抗拉强度从47.15 MPa显著提高到70.46 MPa。对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研究发现,Ni-Cr/hBN自润滑复合材料的磨损行为主要是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与添加hBN制备的Ni-Cr/hBN复合材料的平均摩擦因数(0.35)和磨损率(0.412×10-8 kg/(N.m))相比,采用(Ni/hBN)粉末制备的Ni-Cr/hBN自润滑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分别为0.22 kg/(N.m)和0.151×10-8 kg/(N.m)。 韦小凤 王日初 冯艳 朱学卫关键词:NI-CR合金 自润滑 喷射沉积Al-27%Si合金的半固态挤压成形 被引量:4 2014年 研究喷射沉积 Al-27%Si 合金的半固态挤压成形工艺及其对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射沉积Al-27%Si合金在600℃下二次加热10-12 min后,合金液相体积分数适中,Si相尺寸相对细小,形貌为近球形,适合于半固态成形。经600℃二次加热10-12 min后,进行半固态挤压能消除喷射沉积合金中的孔隙,Si相比挤压前更加均匀细小,挤压棒材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和均匀的微观组织。经600℃二次加热12 min后,半固态挤压的合金可达到最高的相对密度(99.5%)、抗拉强度(195 MPa)和伸长率(6.7%)。 彭健 王日初 朱学卫 彭超群关键词:半固态挤压 抗拉强度 相对密度 元素掺杂对生物质碳基WC/C催化剂析氢性能的影响 2025年 农业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是“双碳”背景下富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课题。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是解决未来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电解水制氢技术因绿色、可持续的特性而备受关注,但其大规模应用受限于高效析氢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HER)催化剂的开发。该研究以生物质柚子皮粉为碳源,以偏钨酸胺(amine metatungstate,AMT)为钨源,通过熔融盐碳化法制备碳片负载纳米碳化钨(WC)颗粒的生物质碳基复合催化剂材料(WC/C)。通过添加双氰胺和半胱氨酸作为氮源和硫源,探索N-S元素掺杂对WC/C催化剂材料的结构和组织以及HE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S掺杂通过改变WC的电子结构以及产生晶格缺陷,促进电子转移和提高比表面积,从而提高WC/C@N-S催化剂的HER活性。在0.5 mo/L的H_(2)SO_(4)溶液中对WC/C@N-S催化剂进行电解水析氢性能测试,通过10 mA/cm^(2)阴极电流密度所需的过电位为158 mV,塔菲尔(Tafel)斜率为68 mV/dec,表现出良好的HER性能。该研究结果为农业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化利用,以及生物质碳源替代传统碳源制备低成本新型析氢催化剂提供新思路。 闫朋朋 曹畅 徐亚洲 吴珂琦 朱学卫 韦小凤氢燃料电池用气浮离心空压机实验与模拟研究 2024年 气浮轴承离心空压机具有无油、高效、低成本、轻量化和动态响应性好等优点,已成为车载氢燃料电池空压机的最佳选择。本文介绍了自主研发的额定压比2.8、质量流量130g/s、转速88000r/min、功率22kW的两级气浮轴承离心空压机,用于匹配电堆功率130kW的车载氢燃料电池。在离心空压机气动性能试验台上测试了空压机在60000~95000r/min范围内的气动性能,同时构建了离心空压机的泄漏通流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最后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离心空压机在实验时最大转速达95000r/min,最大绝热效率可达77.04%。 李栋 王琪 杨山举 张丽君 祝艺鸣 朱学卫关键词:氢燃料电池 离心空压机 可靠性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spray-formed hypereutectic Al-Si alloys in semisolid reheating process 被引量:4 2014年 The Al-27%Si alloy was prepared by the spray forming process,and its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during the semisolid reheating process w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primary Si phase coarsens during the reheating process and the coarsening rat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reheating temperature.The eutectic phase is produced in the molten region when quenched in the cold water.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in the semisolid stat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The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 of the first stage is only a solid-state phase transformation process.However,the region around the α(Al) matrix gradually melts in the second stage.The primary Si in the liquid phase coarsens obviously,and the eutectic phase is produced in the molten region when the specimens are quenched in cold water.In the last stage,the same thing as that in the second stage happens except that all the α(Al) matrixes are melted. 朱学卫 王日初 彭建 彭超群关键词:SEMISOL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