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辉

作品数:17 被引量:31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油气
  • 5篇断层
  • 5篇断层封闭
  • 4篇断层封闭性
  • 4篇盆地
  • 4篇凹陷
  • 3篇油气藏
  • 3篇气藏
  • 3篇成藏
  • 2篇断层面
  • 2篇断块
  • 2篇油气分布
  • 2篇油气聚集
  • 2篇油田
  • 2篇吐哈盆地
  • 2篇圈闭
  • 1篇等熵
  • 1篇等熵压缩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结构

机构

  • 11篇中国石油大学...
  • 7篇中国石化
  • 1篇保定师范专科...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北石油学校
  • 1篇化学品安全控...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7篇李亚辉
  • 5篇信荃麟
  • 5篇刘泽容
  • 4篇赵密福
  • 4篇朱云峰
  • 3篇孙峰
  • 3篇高红艳
  • 3篇徐振中
  • 2篇姜杰
  • 1篇任怀强
  • 1篇杨少春
  • 1篇王振刚
  • 1篇蔡传强
  • 1篇刘嘉麒
  • 1篇潘少伟
  • 1篇谈迎
  • 1篇徐伟
  • 1篇杜启振
  • 1篇汪嘉月
  • 1篇崔文富

传媒

  • 3篇新疆石油地质
  • 3篇石油大学学报...
  • 3篇安全、健康和...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化学工业与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3
  • 3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8
  • 1篇199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压力对乙炔分解爆炸过程的影响规律被引量:4
2019年
乙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为评估乙炔的燃爆风险,采用最小点火能测试仪、爆轰管考察了压力对乙炔分解爆炸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压力为影响乙炔分解爆炸的敏感因素,乙炔发生分解爆炸的最小点火能随系统压力的升高呈指数型下降,点火温度随压力的升高而降低,分解爆炸的后果为系统初始压力的8~10倍。乙炔分解爆炸的临界压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温度每升高1℃,临界压力降低约4×10^-4 MPa。在乙炔的生产储运及使用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温度的影响并严格控制临界分压。
朱云峰孙峰李亚辉王振刚刘静如姜杰
关键词:乙炔最小点火能
煤制天然气项目气化技术对比浅析
2019年
针对我国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煤制天然气产业,从煤气化工艺技术方案选择入手,结合下游配套的变换、气体净化和甲烷化工序对全流程物料平衡进行简化计算,分析了气化技术对合成天然气生产的影响,并对LURGI和BGL两种主要的移动床加压气化技术进行对比和探讨。对比了不同技术路线的投资及经济运行效益,移动床工艺更具经济技术优势。
李亚辉朱云峰朱云峰徐伟
关键词:煤制天然气气流床移动床煤气化
国外含油气盆地硅质岩储集层主要类型及勘探开发特点被引量:5
2011年
结合近年来国外硅质岩油气藏勘探、开发实际情况,简要介绍硅质岩的成因、组成和分类,进而讨论硅质岩油气藏的圈闭分类、储集特性、岩石物理特征及钻井、完井和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硅质岩是指由生物作用、化学作用、生物化学作用和火山作用形成的富含SiO2的岩石,岩性致密、坚硬、易碎。硅质岩油气藏圈闭可分为裂缝型、古风化壳型、热液型、自生自储型、水动力型和侧向隔挡型6种类型。硅质岩储集层非均质性极强,孔渗性受岩相、泥质含量和孔隙性质等诸多因素控制。研究表明硅质岩适于作为优异的储集岩类,在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条件下可以形成油气藏,是重要的岩性油气藏勘探目标。
路放刘嘉麒李亚辉刘泽容周妍丁卫星
关键词:烃源岩裂缝型热液型
下扬子区海相中、古生界地质结构分区及其油气勘探选区意义被引量:15
2010年
基于对下扬子区海相中、古生界构造及沉积沉降特征的研究,以影响和反映构造稳定及晚期生烃的基底性质、构造变形特征、印支面埋深、沉积沉降中心迁移特征等为依据,将下扬子区划分为5个一级、17个二级地质结构区。以构造稳定、有效保存及晚期生烃、晚期成藏等为评价标准,综合评价南黄海中部晚期隆起稳定区(Ⅰ2)、江都—东台—南黄海南部晚期沉降深冲断区(Ⅰ3)、泰兴—海安晚期沉降深冲断区(Ⅱ1)、南通—南黄海南部晚期沉降浅推覆区(Ⅱ2)及太湖晚期沉降浅推覆区(Ⅱ4)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有利区;南黄海北部晚期沉降深冲断区(Ⅰ1)、江都—东台—南黄海南部晚期沉降深冲断区(Ⅰ3)、滨海—大丰晚期沉降深下古卷入区(Ⅰ4)和泰兴—海安晚期沉降深冲断区(Ⅱ1)为上古生界油气勘探有利区;南黄海北部晚期沉降深冲断区(Ⅰ1)、滨海—大丰晚期沉降深下古卷入区(Ⅰ4)、金湖—高邮晚期沉降深下古卷入区(Ⅰ5)及泰兴—海安晚期沉降深冲断区(Ⅱ1)为古潜山油气勘探有利区。研究对于该区海相中古生界勘探选区具有重要意义。
李亚辉段宏亮谈迎
关键词:地质结构下扬子区
高邮凹陷隐蔽性断层圈闭样式与识别技术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构造单元解剖与物理模拟,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隐蔽性断层的成因及圈闭样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NE向基底断层在古近纪复活时与区域拉伸方向呈小角度相交,存在基底断层连续断开型、雁列状正断层型、连接断层型和断续分布斜拉断层型等4种复活方式,进而在北斜坡、吴堡断裂带和真武断裂带形成具有不同展布特点的隐蔽性断层与断控圈闭样式;针对隐蔽性断层的特点,通过采用加入地层倾角、方向调节和滤波分析的相干体技术,可以有效识别隐蔽性断层的存在,并利用随机测线扫描落实断层的产状;应用该套技术可以有效地识别高邮凹陷的隐蔽性断层,发现大量的隐蔽断块油藏,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
李亚辉
关键词:相干体高邮凹陷
断层封闭演化史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75
1998年
对沉积埋藏史、构造演化史、应力场演化史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通过计算地史时期断面所承受的正应力来研究断层封闭演化史的方法。运用该方法对崔庄地区崔6、崔7两条主要断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埋藏深度不同,断面正应力的大小也不同。吴堡运动时期,两条断层为开启状态;三垛运动时期,两条断层均承受压应力,但崔6断层的封闭性优于崔7断层,即成藏期封闭性好的断层控制的断块,其油气富集程度高;反之,油气富集程度就低。
李亚辉刘泽容陈利
关键词:断层面数学模型油气成藏
陆相储层非均质四维表征技术及其应用
杨少春赵红兵任怀强蔡传强严科李亚辉林承焰张建良张世奇杜启振崔文富潘少伟汪嘉月郭振海陈宁宁
(1)任务来源:依托1项部级攻关项目(KG95028)、1项国家“973”项目子课题(G1999022508)、3项部级基金项目和7项油田企业合作科研项目。(2)技术内容、应用领域:以中国东部油田陆相储层为研究对象,以建...
关键词:
关键词:储层非均质性
鲁克沁构造带稠油成藏机制研究被引量:22
2001年
吐哈盆地台南凹陷鲁克沁构造带中的北西走向断层受挤压强烈 ,封闭性好 ;而北东走向断层封闭性差 ,常成为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由于本区断块圈闭的有效性差 ,故不具备大规模聚集稀油的条件 ,但对稠变到一定程度的稠油能起较好的封堵作用。鲁克沁构造带高粘重质油的形成是原油运移和成藏阶段双重稠变作用的结果 ,并且油气的聚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原油的逐渐稠变 ,所需要的封堵条件逐渐降低 ,油气的聚集过程才趋于稳定。鲁克沁构造带构造后期变革主要表现在构造幅度的增大 ,而未发生强烈的断裂作用 ,因此 。
赵密福李亚辉信荃麟徐振中高红艳
关键词:吐哈盆地断层封闭性稠油成藏机制
现河庄油田断块模式与油气聚集规律被引量:6
1998年
针对复杂断块群的特点,提出了断块模式的概念,并把现河庄油田划分为放射状、墙角状、平行弧状和入字型4种断块模式。探讨了各种断块模式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断块模式的控油特点不同,即使是同一断块模式,在不同的部位,油气分布也不一致。其中,放射状构造的垒块、平行弧状构造的弧形断层内侧、入字型构造的锐角区是油气高产富集区。并进一步提出生油条件、储集条件、构造条件、构造应力场条件和断层封闭性条件是控制不同断块模式内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
李亚辉刘泽容信荃麟
关键词:油田断块油气藏油气分布油气聚集
LDPE装置乙烯等熵增压过程关键安全问题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为评估超高压聚乙烯(LDPE)装置乙烯压缩过程的失控风险,采用ASPEN等对乙烯等熵增压过程热效应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研究表明,乙烯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呈指数型增长,分解爆炸的最大压力为初始压力的3.5倍。工况条件下乙烯一级等熵压缩至250 MPa时的绝热温升为724℃,50 MPa为增压梯度的关键变化点。采用两次六级的形式进行增压,2个压缩机的绝热温升降分别为390,101℃。乙烯泄放过程的冲击波会使界面侧空气压缩升温,空气等熵压缩至1 MPa时温度可达到400℃。在乙烯增压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压缩级数与热效应,并严格控制绝热温升。
朱云峰姜杰周子辰李亚辉孙峰
关键词:LDPE装置乙烯等熵压缩超高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