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俊

作品数:183 被引量:320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专利
  • 75篇期刊文章
  • 15篇学位论文
  • 11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轻工技术与工...
  • 21篇化学工程
  • 11篇理学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经济管理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电气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4篇服装
  • 24篇织物
  • 21篇热防护性能
  • 16篇消防
  • 14篇消防服
  • 13篇皮肤
  • 12篇热防护
  • 12篇防护服
  • 10篇数据采集
  • 10篇感器
  • 10篇传感
  • 10篇传感器
  • 9篇动态膜
  • 8篇反应器
  • 7篇烧伤
  • 6篇湿舒适性
  • 6篇皮肤烧伤
  • 6篇热流
  • 6篇面料
  • 5篇热感觉

机构

  • 144篇东华大学
  • 33篇华东理工大学
  • 14篇上海应用技术...
  • 7篇同济大学
  • 3篇苏州大学
  • 2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上海工程技术...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上海化工研究...
  • 1篇中国纺织工业...
  • 1篇中国石化股份...
  • 1篇爱荷华州立大...
  • 1篇丝绸之路控股...
  • 1篇江苏泗绢集团...
  • 1篇淄博大染坊丝...
  • 1篇上海三枪(集...

作者

  • 183篇李俊
  • 43篇李俊
  • 38篇王云仪
  • 23篇田苗
  • 18篇张向辉
  • 17篇苏云
  • 13篇王利民
  • 12篇韩建伟
  • 11篇王敏
  • 10篇张昭华
  • 10篇赵玲
  • 10篇李方
  • 10篇李小辉
  • 9篇奚旦立
  • 9篇朱中南
  • 9篇卓琳云
  • 9篇田禾
  • 7篇张新胜
  • 7篇陈季华
  • 7篇何佳臻

传媒

  • 22篇纺织学报
  • 5篇上海纺织科技
  • 3篇毛纺科技
  • 3篇水处理技术
  • 3篇东华大学学报...
  • 3篇产业用纺织品
  • 3篇膜科学与技术
  • 3篇化学反应工程...
  • 2篇纺织导报
  • 2篇高校化学工程...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服装学报
  • 2篇第十一次全国...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有色金属(冶...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化学世界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上海化工
  • 1篇皮革科学与工...

年份

  • 2篇2024
  • 12篇2023
  • 14篇2022
  • 15篇2021
  • 13篇2020
  • 15篇2019
  • 12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13篇2014
  • 10篇2013
  • 7篇2012
  • 11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1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交通警察的着装需求调研与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为全面了解现役交警制服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为制服系统的改进提出方向,采取主观评价问卷的方法,从交通警察的实际工作场合与需求出发,采集被调查交警的基本信息,评价制服系统的活动工效性、服用舒适性,并从安全防护角度对交警制服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现役交警制服的衣领、裆部、腰部与腋下的活动工效性满意度低,交警对夏季制服的热湿舒适性满意度低;在安全防护性方面,当前制服系统的反光安全性能亟待提高。研究建议:应结合工效性评价来改善制服关键部位设计,如夏季执勤服增加手臂覆盖面积,提高排汗透气性;冬季执勤服需针对面部、耳部、颈部等裸露部位进行防护;而对诸如城市噪音、汽车尾气等复杂外部环境的安全防护功能需借助相关服装配件来实现。
戴艳阳张昭华李俊李俊李俊方晓婷
关键词:制服舒适性安全保护
一种多层服装系统热湿阻的预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服装系统热湿阻的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通过衣下空气层的热湿传递方程;建立通过服装面料层的热湿传递方程;建立服装外表面与外环境间的热湿传递方程;根据稳态条件下的能量守恒定律,得出多层服装系统的热阻和...
张昭华李俊王云仪张向辉
文献传递
服装褶皱的类型及其构成概述
根据褶皱的形成方法、外观形态以及应用目的对褶皱的类型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提出一种新的分类方式,即从褶皱构造的角度对褶皱进行分类,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余量型褶皱以及结构型褶皱。其中余量型褶皱可以从线、面、体三个角度...
张欢张向辉李俊
关键词:褶皱余量
电解质膜反应器中电化学供氧和预混合供氧对甲烷氧化偶合的影响
2001年
在固体氧化物电解质膜反应器 ( Ag|YSZ|Ag)中研究了甲烷的氧化偶合 ,比较了电化学供氧和预混合供氧两种方式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电化学供氧时 ,C2 的生成速率和选择性均高于预混合供氧 ;且随着供氧速率的增加 ,两种供氧方式下 C2 的生成速率和选择性的差异更为明显。电化学供氧时 ,催化剂电极上的活性氧是由O2 - 在催化剂电极上氧化直接产生 ,活性氧种为强键吸附原子氧 O(γ)、弱键吸附原子氧 O(α)和气相原子氧 O( g) ,且 O( γ)和 O( α)按两个平行途径产生。强键吸附原子氧 O( γ)有利于 C2 烃形成 ,弱键吸附原子氧 O( α)
李俊闫冬赵玲张新胜朱中南
关键词:甲烷
一种具有作业适应性和穿着舒适性的新型消防服装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作业适应性和穿着舒适性的新型消防服装,包括上衣,裤子以及背带,所述背带通过葫芦扣与所述裤子相连接,所述背带包括一黑色三角形的固定装置、两条前带、四条后带,所述前带、后带均与所述固定装置相连接;所述后...
李俊管曼好翟丽娜李小辉
文献传递
适应肢体大幅度作业活动的消防服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应穿着者肢体大幅度作业活动的消防服,包括主体部分均采用左右对称的分割方式的上衣和裤子,其特征在于:通过包含动作因素的四次元动体裁剪结构的设计增强消防服的活动适应性。四次元动体裁剪法的运用使消防服在衣袖...
李俊于淼张向辉王云仪
文献传递
丙纶针织服湿舒适性研究
李俊
一种污水及污水和污泥混合液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及污水和污泥混合液处理方法,首先在多孔载体管上通过错流微滤的方式涂覆一层非金属矿产颗粒或胶体颗粒,然后再错流过滤污水或污水和污泥混合液,渗透液水质可以达到回用水标准,渗透液通量较大且较为稳定。当渗透液...
奚旦立李俊陈季华卓琳云
文献传递
低热辐射环境中消防服系统内热传递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为有效避免低热辐射环境中消防作业人员遭受热损伤,揭示消防服系统内复杂的热交换机制并由此指导产品设计与开发,由消防服系统传热理论出发,从消防服织物基本性能和服装的款式特征、人体的形态结构与活动状态、辐射热源的特征以及热湿耦合作用4个角度对当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讨论。基于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难点和瓶颈问题的分析,提炼出未来研究中值得探索的方向,包括:非均匀空气层的分布与模拟方法的升级、非稳态人体运动和环境风形成的气流场和速度场变化规律及其与传热的关系、耦合人体热调节模型拓展服装传热机制研究的内涵3个层面。
张文欢李俊
关键词:消防服热防护性能热湿传递
燃料电池反应器中过氧化氢的生产 I 实验研究被引量:14
2001年
以循环流动的盐酸和硫酸水溶液为电解质 ,在燃料电池反应器中进行了过氧化氢和电能共生的研究。结果表明 ,石墨可作为共生的适宜催化剂 ,生成过氧化氢的电流效率可达 42 %。氧气分压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p H值对反应速率影响小 ,但对生成过氧化氢的电流效率影响大 ,特别是当 p H<1时 ,随 p H值减小 ,电流效率明显下降。
李俊赵玲张新胜朱中南
关键词:氧还原过氧化氢电能电流效率生产方法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