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俊

作品数:8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地闪
  • 2篇接地点
  • 2篇放电
  • 2篇放电过程
  • 1篇气候
  • 1篇气候特征
  • 1篇下行
  • 1篇回波
  • 1篇回波强度
  • 1篇格点
  • 1篇光学观测

机构

  • 5篇中国气象科学...
  • 3篇广州市气象局
  • 3篇江西省气象局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李俊
  • 4篇董万胜
  • 3篇吕伟涛
  • 3篇张义军
  • 2篇支树林
  • 2篇郑栋
  • 2篇陈绍东
  • 1篇郭艳
  • 1篇李斌
  • 1篇张瑛
  • 1篇刘恒毅
  • 1篇王飞
  • 1篇孙素琴
  • 1篇陈绿文
  • 1篇盛志军
  • 1篇王欢
  • 1篇许爱华
  • 1篇邱实
  • 1篇洪浩源
  • 1篇王涛

传媒

  • 2篇应用气象学报
  • 2篇气象与减灾研...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江西省地闪气候特征及其活动强弱评价方法探讨被引量:9
2012年
为科学评价雷电活动强弱和为雷电预报的效果检验提供参考依据,基于2003—2010年江西省闪电监测定位系统资料,分析了逐小时的闪电频数变化,发现0.01°×0.01°经/纬度分辨率格点上的地闪频数最大值出现在2004年9月18日17:00—18:00,为64次/h;相较其他时段而言,16:00—17:00闪电活动最强。基于地闪观测资料、探空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雷达回波强度与地闪数的相关性统计特征发现,在0.1°×0.1°经纬度网格点上,0℃层以上最大回波强度大值与相应时段内的地闪频数大值常不一一对应,但地闪频数大值多出现在强回波附近。格点上的12 min内的地闪数大都≤60个,以1—20个为最多;地闪数≥40个的格点数则明显减少;对应的0℃层以上最大回波强度集中于35—60 dBz,回波强度≤35 dBz或≥60 dBz的格点数则明显偏少。回波强度介于45—55 dBz的格点数明显大于回波强度>55 dBz以及<45 dBz的格点数,表明这个区间内的闪电活动最强。因此,借助0℃以上最大回波强度可简单地区分闪电活动强弱。
支树林许爱华李俊孙素琴
关键词:回波强度格点
SWAN系统雷达定量降水估测产品在江西的应用被引量:14
2012年
利用SWAN1.0系统对江西省2010年1—7月的25次降水过程进行反算。结果表明,雷达定量降水估测(QPE)产品在江西省的主汛期(4—7月)应用效果要好于非主汛期,QPE产品的1 h雨量值比实际观测值要小,偏差大约20%;对3块小流域的QPE检验,其中2块小流域的QPE产品误差与全省范围的误差差别很小,QPE对小流域短时中阵雨以上量级的降水具有较高可靠性。依据检验工作的结果,开发出的QPE修正产品可以作为江西省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业务使用。
李俊支树林郭艳张瑛盛志军洪浩源王欢
一次多回击自然闪电的高速摄像观测被引量:29
2008年
2006年8月1日在广东省从化市利用成像率为5000幅/s的高速摄像系统观测得到了一次包含有13个回击过程的自然负地闪,其梯级先导的传播速度为106m/s的量级;一次企图先导的传播速度随高度的降低而减小;一次直窜先导的传播速度随高度的降低而增加。有3次继后回击相对积分亮度的峰值大于首次回击相对积分亮度的峰值。研究发现:此次自然闪电的继后回击及紧跟其后的连续电流过程的发光总量与该次继后回击之前闪电通道的截止时间有关,较大的发光总量对应于较长的截止时间,较小的发光总量对应于较短的截止时间,但两者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
李俊张义军吕伟涛董万胜陈绍东李斌
关键词:地闪
一次多分叉多接地的空中触发闪电过程被引量:20
2010年
该文分析了2007年广州从化人工引雷试验中,6月30日一次空中触发负极性闪电的光学和电学观测资料,结果表明:此次空中触发闪电的上行正先导和下行负先导分别出现了多个分叉。上行正先导早于下行负先导4.93 ms始发,上行正先导初始阶段的二维平均速度为104m/s量级,后增加到105m/s量级。下行负先导经历了3次分叉后分为4个分支接地,其中有两个接地分支一直持续发光到闪电放电结束,观测到下行负先导的二维平均速度为1.69×105m/s。小回击之后上行正先导也出现了多个分支,高速摄像和宽带干涉仪对这些分支的观测结果基本一致。小回击之后,初始长连续电流过程的持续时间为178.6 ms。
李俊吕伟涛张义军董万胜郑栋陈绍东邱实王涛刘恒毅陈绿文
地闪放电过程的高速摄像观测研究
在2006年7~8月和2007年5~8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在广州从化进行了人工引雷和自然闪电野外观测试验,其中采用了美国Red Lake公司生产的MotionPro HS-4型数字化高速黑白摄像...
李俊
关键词:地闪接地点
文献传递
双向先导过程的光学观测
<正>Kasemir 最早提出了双向先导传输理论,认为整个先导呈电中性,极性相反的先导从环境电场吸取能量并沿不同方向传输,但是一直未引起重视。直到 Mazur 和 Moreau et al.对雷暴中飞行的飞机触发的闪电进...
吕伟涛张义军董万胜李俊郑栋王飞
一次空中触发闪电放电过程的观测和分析
<正>闪电常常引起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人工引雷作为目前研究闪电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人们研究闪电的物理过程,获取闪电的各项参数以及参数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比较有效的途径。由于自然闪电的发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人工引雷是在一...
李俊张义军董万胜吕伟涛郑栋陈绍东邱实王涛刘恒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