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俊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地裂缝
  • 2篇地铁
  • 2篇地铁隧道
  • 2篇地震
  • 2篇地震荷载
  • 2篇地震响应
  • 2篇地质环境
  • 2篇隧道
  • 2篇综合评价
  • 2篇环境质量
  • 2篇荷载
  • 2篇二级模糊综合...
  • 1篇地裂缝带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坡度
  • 1篇地震响应分析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环境质量
  • 1篇动力响应
  • 1篇动土压力

机构

  • 7篇长安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陕西核工业工...

作者

  • 7篇李俊
  • 3篇刘妮娜
  • 2篇张骏
  • 2篇李寻昌

传媒

  • 1篇铁道建筑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2006年全...
  • 1篇2018年全...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邻近地裂缝地铁隧道地震响应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西安地铁3号线有3个区间隧道近距离平行通过地裂缝。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地震荷载作用下地铁隧道场地的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地震荷载作用下竖向土压力增量在地裂缝上下盘处差异明显,地裂缝上盘竖向土压力增量明显大于下盘;在施加地震荷载后地铁隧道拱顶处的竖向土压力迅速上升,震级越大竖向土压力越大;隧道内力中轴力最大值在右拱脚处,左拱脚次之;剪力最大值在右拱腰处,左拱腰次之;正弯矩和负弯矩的最大值接近,均在右拱腰处,左拱肩和右拱脚处弯矩偏小,其余弯矩值在30~60 k N·m。
刘妮娜赵腾谢小丽李俊
关键词:地铁隧道地震荷载力学特征动力响应
运城城区地质环境质量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本文建立了以地形坡度等13个因子为一级评价因子,变异地质环境特征等因素为二级评价因素的运城城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评价区分为优、中、差3个等级,并运用两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地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其评价结果为地...
张骏李俊
关键词:地质环境质量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文献传递
基于网络教学的国际学生课程探索被引量:2
2020年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等学校的网络课堂是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面向国际留学生的全英文专业课程的授课在网络课堂中更是面临诸多挑战。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结合特殊情况下的全英文国际生专业授课的探索,总结出基于雨课堂、QQ群和微信群共建的网络授课平台体系。授课中邀请专业人员进入网络课堂讲解工程案例,帮助拓展学生专业能力。教学中总结的理论分析与工程案例结合、学生网络反馈、多渠道即时沟通与交流的技巧和方法均是网络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模式。
刘妮娜李俊
关键词:网络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抗滑桩截面优选研究
抗滑桩的截面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形式,分别为圆形和矩形,这两种截面桩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抗滑作用,但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缺点。为了最大地发挥这两种桩的优势,经济、合理地选择桩截面类型,本文通过多属性决策方法,分别选取施工场地要求、...
李寻昌李俊赵海南闫成龙
关键词:多属性决策
文献传递
基于滑坡监测数据的Elman神经网络动态预测被引量:19
2018年
滑坡在我国是一种极为频发的地质灾害,且其积累位移监测曲线有着复杂的非线性特性,对此各研究者建立过许多预测模型,然而这些模型的预测精度不尽如人意。基于Elman神经网络可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的特征,并以sigmoid为方程的核函数,在选择隐含层数时用了试用法,通过"3δ"法及归一化工程实例滑坡累积位移数据,建立了Elman神经网络动态预测模型。基于该模型对多个监测点数据进行动态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吻合度较高,且平均误差为1.78%,预测精度较高,验证了Elman神经网络能够在预测滑坡灾害中发挥一定作用。
李寻昌叶君文李葛李俊
关键词:ELMAN神经网络核函数
运城城区地质环境质量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本文建立了以地形坡度等13个因子为一级评价因子,变异地质环境特征等因素为二级评价因素的运城城区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评价区分为优、中、差3个等级,并运用两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地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其评价结果为地...
张骏李俊
关键词:地质环境地形坡度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文献传递
地铁隧道邻近地裂缝带的地震响应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在不同震级人工地震波作用下,研究了具有近距离平行地裂缝的地铁隧道的加速度、位移和内力特征,计算了地裂缝的影响区域、围岩动土压力变化规律和隧道与围岩接触动土压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表距隧道水平距离约25~50m范围内加速度响应存在一个附加放大区域;当输入地震动强度较小时(50年超越概率为63%),地铁隧道拱顶和拱底处相对水平位移都较小(约为0.39mm),但随着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大(50年超越概率为2%),拱顶和拱底的相对水平位移均逐渐增大,最终增大至1.53mm;在地震动作用下,隧道结构的左、右拱肩和拱脚处的轴力都较大,其中右拱脚处的轴力最大,为1 926kN;隧道结构的左、右拱腰处的弯矩和剪力都较大,其中最大弯矩与最大剪力在右拱腰处,分别为78.54kN·m与1 830kN;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大,隧道结构的内力逐渐增强;地裂缝附近的动土压力较大,并向两侧逐渐减小;在中震作用下隧道拱顶处,地裂缝上盘影响宽度为25m,下盘影响宽度为20m,在拱底处,地裂缝上盘影响宽度为26m,下盘影响宽度为22m;在大震作用下,地裂缝上、下盘影响宽度较中震时增大约35%;地裂缝附近的隧道拱顶和拱底的动土压力变化规律与无地裂缝时基本一致,但隧道结构附近的动土压力较大,其最大值为138kPa;在地震动作用下,隧道结构拱腰处的接触动土压力增量较大,右拱腰处即靠近地裂缝一侧最大,增量为45.27%,拱顶次之,增量为13.41%,拱底最小,增量为6.86%。
刘妮娜朱勇锋李俊冯骁阳马玉杰BULUT Rifat
关键词:地铁隧道地震荷载地震响应动土压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