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兰图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地震灾后
  • 3篇村级
  • 3篇村级土地
  • 1篇地震灾后重建
  • 1篇灾后
  • 1篇灾后重建
  • 1篇载力
  • 1篇震后重建
  • 1篇土地管理
  • 1篇土地综合承载...
  • 1篇农地
  • 1篇农地资源
  • 1篇综合承载力
  • 1篇居民幸福感
  • 1篇劳动力
  • 1篇成都平原
  • 1篇承载力
  • 1篇承载力研究

机构

  • 5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李兰图
  • 3篇陈文宽
  • 1篇刘松
  • 1篇孙沁谷
  • 1篇杨春
  • 1篇孙丽娜

传媒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农业经济问题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成都平原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在对成都平原9县26镇53村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生产条件、劳动力状况、土地利用类型、作物类型等,以从事农业人员的劳动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最大劳均负担农地面积、现状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最优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力等概念。通过调查数据测算出成都平原最大劳均负担农地面积的标准,以此作为现状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量的计算标准。并对大邑县永兴村的现状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量进行了测算。为统筹城乡发展、农地资源利用结构调整、农业富余劳动力测算、农业劳动力解放和转移安置等问题提供科学支撑和依据。
陈文宽李兰图孙沁谷刘松
关键词:农地资源成都平原
地震灾后重建村级土地协同调控效果评价研究——以四川省安县柏杨村为例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首先构建了四川省柏杨村地震灾后土地协同调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等方法对总体效果进行评价研究,并找出土地协同调控前后变化显著的指标。其次,基于对121户农民满意度的调研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分析农民对土地协同调控效果的看法和需求,从微观主体角度找出土地协同调控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研究发现,柏杨村在生产、生活、生态恢复重建和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的综合效果非常显著。
陈文宽杨春李兰图
关键词:地震灾后村级
地震灾后村级土地协同调控效果评价研究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历史罕见的8.0级特大地震灾害,给四川农民生活、农村发展、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害。抢险救灾工作结束后,恢复重建工作即正式启动。从2008年6月至今,在新农村建设思想指导下,以土地协同调...
李兰图
关键词:地震灾后村级
文献传递
地震灾后村级土地协同调控效果评价研究——以四川安县柏杨村为例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历史罕见的8.0级特大地震灾害,给四川农民生活、农村发展、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害。抢险救灾工作结束后,恢复重建工作即正式启动。从2008年6月至今,在新农村建设思想指导下,以土地协同调...
李兰图
关键词:震后重建居民幸福感
江苏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差异分析被引量:29
2011年
结合江苏省发展实际,在重新审视土地承载力的基础上,从水土资源、生态环境、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等方面出发构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江苏省1994-2008年以及13个城市2008年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其时间特征以及空间差异状况,进而分析了驱动因素和相应的政策内涵,为改善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状况、谋求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994-2008年江苏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总体不断提高;(2)2008年江苏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空间差异较大,并呈现一定的地域相近性;(3)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土地综合承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能直接代表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的高低。
李兰图陈文宽孙丽娜
关键词:综合承载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