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军 作品数:52 被引量:226 H指数:9 供职机构: 山东省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语言文字 更多>>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14 2013年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及饮食习惯原因的改变,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外科手术切除仍是直肠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高,保肛率低,治疗效果不尽人意。近年,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新辅助放化疗的优点及适应证、新辅助放化疗常用药物、新辅助放疗方案、新辅助放化疗疗效及新辅助治疗后的手术时机选择等方面进行综述。 陈慰慰 李增军 徐忠法关键词: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结直肠息肉切除后电凝综合征的发病率与危险因素 目的 结直肠息肉行内镜下切除术后发生电凝综合征(PPCS)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对山东省肿瘤医院内镜科2016 年 1 月至2018 年12 月收治的结直肠息肉行EMR 或ESD 后发生PPCS 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陈明 李增军关键词:息肉切除术 发病率 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非干预性、双向性队列真实世界研究(MOMENT)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价真实世界中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双向性队列的真实世界研究(MOMENT研究)(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号:ChiCTR2200062067)。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国37家医院接受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单药或联合治疗的19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回顾性队列166例,前瞻性队列32例;初治10例,复发难治188例。总结患者临床特征、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情况。结果198例患者接受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治疗的中位周期数为3个(范围1~7个);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单药治疗28例,联合方案治疗170例。188例复发难治患者中,完全缓解(CR)45例(23.9%),部分缓解(PR)82例(43.6%),疾病稳定(SD)28例(14.9%),疾病进展(PD)33例(17.6%),客观缓解率(ORR)为67.6%(127/188);10例初治患者中,CR 4例(40.0%),PR 5例(50.0%),PD 1例(10.0%),ORR为90.0%(9/10)。中位随访时间为2.9个月(95%CI 2.4~3.7个月),复发难治组及初治组患者的中位PFS和OS时间均未达到。复发难治患者中,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不同治疗线数患者的ORR[二线、三线、≥四线分别为74.4%(67/90)、73.9%(34/46)、50.0%(26/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198例PTCL患者中,182例(91.9%)发生了至少1次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132/198),主要以血液学不良事件为主。≥3级血液学不良事件主要包括淋巴细胞计数降低、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白细胞数降低及贫血;非血液学不良事件多为1~2级,主要包括色素沉着障碍和上呼吸道感染。结论采用含盐酸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方案治疗PTCL具有确切的疗效,且耐受性较好,是PTCL患者新的治疗选择。 黄慧强 李志铭 刘丽宏 黄亮 金洁 佟红艳 周辉 李增军 黄振倩 钱文斌 丁凯阳 林全德 侯明 黄韵红 王静波 贺鹏程 孙秀华 王晓波 朱尊民 刘耀 任金海 吴辉菁 张利玲 张颢 耿良权 葛健 白鸥 苏丽萍 高广勋 李昕 杨艳丽 陈懿建 刘爱春 王欣 王一 邹立群 黄晓兵 黄东平 闻淑娟 赵东陆 马军关键词:淋巴瘤 外周 国产硼替佐米联合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多中心、前瞻性、Ⅱ期、单臂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索国产硼替佐米联合来那度胺及地塞米松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NDM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此项多中心、前瞻性、单臂临床研究纳入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7所医院收治的126例NDMM患者,均接受国产硼替佐米联合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方案(BLD方案)治疗,分析其疗效、预后影响因素及安全性。结果:126例NDMM患者中,118例患者完成4个周期治疗,其中118例的总体反应率(ORR)为93.22%(110/118),≥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为68.64%(81/118)。114例患者完成至少8个周期治疗,ORR为92.98%(106/114),≥VGPR率为77.19%(88/114)。18例在完成6~8个周期BLD方案治疗后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ORR为100%(18/18),≥VGPR率为88.9%(16/18)。治疗疗程增加与患者≥VGPR率升高呈正相关,且分期和年龄等因素对疗效无显著影响。单因素分析显示,R2-ISS分期Ⅲ期/Ⅳ期、血钙>2.27 mmol/L、6个周期疗效未达VGPR是无进展生存(PFS)的不良预后因素(P均<0.05),6个周期未达VGPR是OS的不良预后因素(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6个周期未达VGPR是PFS较差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2)。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19/114),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至中度,未发现明显心脏及肾脏不良反应。结论:BLD方案治疗NDMM效果显著,具有高危遗传学特征的患者仍可获得较高的≥VGPR率,且整体安全性良好。 解琳娜 王鑫 贺强 王慧 马骥 张海燕 刘南 接贵涛 肖太武 张颢 张海国 李增军 邢立杰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来那度胺 国产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一线治疗惰性B细胞淋巴瘤及老年套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多中心、前瞻性、Ⅱ期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评价国产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一线治疗惰性B细胞淋巴瘤(B-iNHL)和老年套细胞淋巴瘤(MC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于2020年12月1日至2022年9月10日在山东省内10家三甲医院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国产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初诊B-iNHL和老年MC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所有患者均已完成至少4个周期诱导治疗。结果共入组B-iNHL与年MCL患者72例,中位年龄为55(24~74)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评分(ECOG评分)0~1分者占76.4%,ECOG 2分者占23.6%。滤泡淋巴瘤(FL)占51.4%,边缘区淋巴瘤(MZL)占33.3%,老年MCL占11.1%,不能分类占4.2%。Ann Arbor分期:Ⅲ期占16.7%、Ⅳ期占65.3%。4个周期诱导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6%,其中完全缓解(CR)率为83.3%,部分缓解(PR)率为15.3%。仅1例MCL患者治疗中进展,1例FL患者复发。考虑到PET/CT评估与CT评估的差异,即使按照CT评估,其CR率为63.9%。中位随访11(4~22)个月,无进展生存(PFS)率为96.8%,总生存(OS)率为100.0%。主要血液学不良反应包括:3~4级白细胞减少(27.8%,其中8.3%的患者出现粒细胞缺乏伴发热),3~4级淋巴细胞减少(23.6%),3~4级贫血(5.6%)及3~4级血小板减少(4.2%)。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乏力、恶心/呕吐、皮疹、感染,发生率均低于20.0%。结论国产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一线治疗B-iNHL和老年MCL患者安全有效。 王慧 贺强 刘丹 邓秀芝 马骥 解琳娜 孙忠亮 刘聪 赵荣荣 卢可 初晓霞 高娜 魏海臣 孙艳花 钟玉萍 邢立杰 张海燕 张颢 徐文伟 李增军关键词:利妥昔单抗 套细胞淋巴瘤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及对COX-2、NF-κB、IL-8、IL-1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及对环氧化酶 2(cyclooxygenase 2,COX 2)、核因子 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inding,NF κB)、白细胞介素(IL) 8和IL 1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7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普外科诊治的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2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修补治疗,记录2组疗效与血清COX 2、NF κB、IL 8、IL 17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手术中均未见并发症,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手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肠功能恢复周期、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后14 d产生并发症(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等)概率分别为2.8%和15.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14 d的COX 2、NF κB、IL 8、IL 17水平较术后1 d显著降低,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今,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与1年生存率分别为(47.44±6.44)个月与100.0%(72/72),而对照组分别为(34.98±5.29)个月与90.3%(65/72),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能减少手术创伤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康复与延长生存时间。 刘猛 张如山 邹大朋 马海云 李昕 张佛生 李增军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环氧化酶 核因子 ΚB 腹腔镜Dixon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其中70%为直肠癌,外科手术是其根治的最关键手段。随着腹腔镜等微创技术的大力发展,临床不断挑战低位甚至超低位直肠保肛手术。然而,吻合口漏(Anastomotic Leakage,AL)也成为其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相关报道,AL的发生率为2.4%~15.9%,由此导致的死亡率也高达16%[1]。因此,如何预防AL是直肠癌手术备受关注的难点之一,众多国内外学者也积极进行了探讨,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以期对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张玉良 李增军关键词:腹腔镜 直肠癌 吻合口漏 手术及射频消融联合术后化疗治疗胃癌并肝转移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手术及射频消融联合术后化疗治疗胃癌伴不全梗阻且有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胃癌患者行姑息性切除,肝转移瘤术中射频消融,术后根据患者体表面积,常规FORFIRI方案化疗。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超声,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7例患者,术后消化道梗阻症状消失。78个肝转移瘤,术后1个月影像学评价,肿瘤灭活有效率为97.3%(36/37)。37例患者随访1~30个月,6个月、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1.89%(34/37)、81.08%(30/37)和62.16%(23/37),中位生存期为26.7个月。结论:对有手术指征的胃癌伴不全梗阻且有肝转移瘤患者,术中行姑息性切除加肝转移瘤射频消融,术后联合化疗,疗效确切,可有效延长生存期。 乔秀玲 位希华 张西坤 李增军关键词:胃肿瘤 肝转移癌 射频消融 化疗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诊治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临床诊治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1997年1月~2011年3月行腹部手术患者191例,分析并比较术后PGS在年龄、性别、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术后低蛋白血症、术后低氧血症、术后电解质紊乱等因素间的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术后PGS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发生PGS的患者共17例,发生率为8.9%。②术后PGS发生率在年龄(≥70岁、<70岁)[6.1%(7/115)、13.2%(10/76)]、手术时间(≥90 min、<90 min)[14.5%(9/62)、6.2%(8/129)]、麻醉方式(全身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18.8%(3/16)、8.0%(14/175)]、是否合并基础疾病[14.7%(10/68)、5.7%(7/123)]、术后低蛋白血症[14.3%(5/35)、8.3%(13/156)]、术后低氧血症[35.7%(15/42)、2.7%(4/149)]、术后电解质紊乱[35.9%(14/39)、3.3%(5/152)]等因素间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PGS发生率在性别[7.6%(8/105)、10.5%(9/86)]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年龄≥70岁(OR=2.218,P<0.05)、手术时间≥90 min(OR=6.326,P<0.05)、全身麻醉(OR=5.575,P<0.05)、合并基础疾病(OR=1.390,P<0.05)、术后低氧血症(OR=1.475,P<0.05)、术后电解质紊乱(OR=6.534,P<0.05)与术后PGS发生相关,且均为危险因素。结论 PGS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保守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手段,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夏博 王斌 赵光忠 李增军关键词:腹部手术 术后胃瘫综合征 重组溶瘤单纯疱疹病毒oHSV2治疗结直肠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估重组溶瘤单纯疱疹病毒oHSV2在CT26结肠癌荷瘤小鼠中的抗肿瘤效果,初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构建CT26细胞荷瘤小鼠肿瘤模型。1)小鼠瘤内注射oHSV2,ELISA法测定血清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浓度;2)荷瘤小鼠分为oHSV2组、5-氟尿嘧啶(5-FU)组(阳性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阴性对照组)。给药后,记录小鼠体质量、肿瘤体积、生存期及生活状态等变化,评估病毒抗肿瘤效果;3)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肿瘤引流淋巴结(tumor-draining lymphnode,TDLN)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及瘤体内CD4+T与CD8+T的比例。结果:1)瘤内注射oHSV2后,血清中的GM-CSF浓度不断升高。首次给药后第8天出现高峰(3150±327.1)pg/m L,后缓慢下降;2)相比PBS组,oHSV2和5-FU组均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效果,小鼠生存期显著延长(50 d vs.36 d,P<0.01;51 d vs.36 d,P<0.01),但oHSV2治疗未引起小鼠体质量下降。治疗起始第28天,5-FU组平均体质量较PBS组有显著性差异(16.61 g vs.22.07 g,P<0.01),oHSV2组与PB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小鼠病毒注射区皮肤无坏死、溃疡;3)流式分析结果显示相比PBS组,oHSV2治疗组的DC(6.49%vs.3.73%,P<0.01),CD4+T(15%vs.8.57%,P<0.01)与CD8+T(8.19%vs.5.15%,P<0.01)比例升高。而5-FU组各细胞比例较PBS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瘤内注射oHSV2有效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病毒治疗与化疗药物相比不伴有明显的毒副反应。病毒在荷瘤小鼠体内复制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GM-CSF,可增强抗肿瘤免疫。 尹磊 孙燕来 赵春红 李增军 甄亚男 肖瑞雪 徐忠法关键词:结直肠癌 溶瘤病毒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