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
- 作品数:8 被引量:72H指数:6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英的化学成分研究(Ⅱ)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对中药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制备薄层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以及光谱数据,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英全草6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顺式阿魏酰酪胺(1)、N-反式阿魏酰酪胺(2)、N-反式阿魏酰奥克巴胺(3)、尿苷(4)、尿嘧啶(5)、胸苷(6)、β-吲哚羧基酸(7)、木兰苷6-甲氧基-7-O-β-D-吡喃葡糖香豆素苷(8)、1-O-β-D-葡糖吡喃糖基-(2S,3R,4E,8Z)-2-[(2-羟基十六酰)酪胺]-4,8-十八碳二烯基-1,3-二醇(9)、1-O-β-D-葡糖吡喃糖基-(2S,3R,4E,8E)-2-[(2-羟基十六酰)酪胺]-4,8-十八碳二烯基-1,3-二醇(10)、薯蓣皂苷元(11)、薯蓣皂苷元-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糖苷酸糖醛酸甲酯(12)。结论化合物4、5、6、7、9为首次从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 尹海龙李建董俊兴
- 关键词:核苷类化学成分
- 抗禽流感天然产物筛选及八仙草化学成分研究
- 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HPAI)自1878年在意大利首次暴发以来,已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20多次,每次暴发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恐慌。目前有效治疗高致病性...
- 李建
- 关键词:高致病性禽流感化学成分H5N1病毒
- 文献传递
- 八仙草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研究八仙草(Galium aparineL.)全草的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制备薄层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鉴别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1),木犀草素(2),芹菜素(3),橙皮素(4),醉鱼草苷(5),山奈酚-3-新橙皮糖苷(6),柽柳素-3-芸香糖苷(7),橙皮苷(8)。结论化合物3~7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李建陈立李彬刘士军董俊兴
- 关键词:化学成分黄酮
- 回回蒜子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对中草药回回蒜子(Rannunculus chinensis Bunge)的正丁醇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出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1)、咖啡酸(2)、tachioside(3)、蛇床子素(4)、蒽醌(5)、大黄素(6)、1,7-二羟基-6-甲氧基-2-甲基蒽醌(7)、β豆甾醇(8)和熊果酸(9)。结论化合物3、4、5、7为首次从回回蒜子中分离得到。[
- 徐瑞陈立李彬李建董俊兴
- 关键词: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
- 八仙草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对中草药八仙草(Galium aparineL.)全草的60%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制备薄层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鉴别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1),香草酸(2),原儿茶酸(3),胞嘧啶(4),胞嘧啶核苷(5),尿嘧啶(6),尿嘧啶核苷(7),腺嘌呤核苷(8),1,3-二羟基蒽醌(9),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3-O-新橙皮糖苷(10),1,4-二羟基-3-异戊烯基-2-萘酸甲酯双葡萄糖苷(11)。结论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李建李彬陈立刘士军董俊兴
- 关键词:中草药植物提取物蒽醌化学成分
- 白英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对中药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全草的60%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研究。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制备薄层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鉴别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包括6个异黄酮类,3个苯甲酸类衍生物、1个三萜和1个单糖苷,鉴定为:芒柄花苷(ononin,1)、染料木苷(genistin,2)、5-羟基芒柄花苷(5-hydroxyl ononin,3)、芒柄花素(formononetin,4)、大豆素(daidzein,5)、大豆苷(daidzin,6)、对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aldehyde,7)、香草酸(vanillic acid,8)、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9)、阿拉伯呋喃糖苷乙酯(ethyl-α-D-arabinofuranoside,10)、熊果酸(ursolicacid,11)。结论化合物1、2、3、10、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尹海龙李建李箐晟董俊兴
- 关键词:异黄酮类化学成分植物提取物色谱法
- 回回蒜子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研究回回蒜(Rannunculus chinensis)子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回回蒜子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出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quercetin,1)、山奈酚(kaempferol,2)、木犀草素(luteolin,3)、槲皮苷(quercitrin,4)、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acid,5)、没食子酸(gallic acid,6)、柔花酸(ellagic acid,7)、山奈酚-3-O-β-芸香糖苷(kaempferol-3-O-β-rutinoside,8)、β-谷甾醇(β-sitosterol,9)、7-酮香木鳖苷(ketologanin,10)。结论化合物10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3、4、5、6、7和8首次从回回蒜子中分离得到。
- 李箐晟李建尹海龙董俊兴
- 关键词:毛茛属化学成分黄酮类
- 空心莲子草中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为了研究苋科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抗病毒活性的物质基础,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报道从空心莲子草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的5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经图谱分析,结构分别鉴定为:3-O-β-D-吡喃葡萄糖(1→3)-O-[β-D-吡喃葡萄糖]-齐墩果酸-28-O-β-D-葡萄糖醛酸苷(1)、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2)、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竹节参苷Ⅳa,3)、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丁酯-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4)和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常春藤皂苷K(尼泊尔常春藤皂苷K,5),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4和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郭庆兰李彬李建李晶晶夏丽颖董俊兴
- 关键词:空心莲子草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