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达

作品数:9 被引量:72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6篇巢湖
  • 3篇悬浮泥沙
  • 3篇营养化
  • 3篇泥沙
  • 3篇浮泥
  • 3篇富营养化
  • 2篇悬沙
  • 2篇遥感
  • 2篇生态效应
  • 1篇底泥
  • 1篇地球化学循环
  • 1篇信息提取
  • 1篇悬沙浓度
  • 1篇遥感技术
  • 1篇生态水力学
  • 1篇生物修复
  • 1篇湿地
  • 1篇数据提取
  • 1篇水力
  • 1篇水力学

机构

  • 9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安徽省地质测...
  • 1篇安徽省巢湖市...

作者

  • 9篇李文达
  • 6篇王心源
  • 3篇李祥
  • 3篇梅长青
  • 3篇王化可
  • 1篇陈发扬
  • 1篇刘奇
  • 1篇周鑫
  • 1篇周迎秋
  • 1篇夏林益
  • 1篇陆应城

传媒

  • 2篇能源与环境
  • 1篇江苏环境科技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安徽教育学院...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Landsat TM/ETM^+数据提取巢湖悬浮泥沙相对浓度的信息与空间分布变化被引量:8
2007年
悬浮泥沙是重要的水质参数之一.应用遥感技术监测悬浮泥沙,学者们提出了众多的悬浮泥沙遥感的经验模型和推导模型.但在缺乏大气参数或没有足够实测数据的情况下,这些模式的精度和准确性得不到保证.针对这种情况,以巢湖为实验区,对三景的巢湖卫星遥感数据进行了如下的数据处理:(1)利用内部平均相对反射率法进行图像的大气校正,得到的相对反射率与真实反射率具有相似的波谱特征;(2)对图像进行了水体提取、二值化、掩膜处理,并通过湖泊泥沙指数SI=(TM2+TM3)/(TM2/TM3)提取了TM数据下的泥沙信息,得到水体含沙量图;(3)按照本文提出的基于遥感图像的不同浓度等级泥沙的划分依据,在泥沙指数图上进行密度分割处理,得到了巢湖泥沙相对浓度分布图.在上述的处理基础上,利用谱间关系法对巢湖水体进行准确提取;结果表明,与实测资料对比,巢湖泥沙相对浓度分布与验证数据一致,实测数据和SI值相关系数为0.89(置信度水平在0.001),表明泥沙指数方法可以直观和定量地反映悬浮泥沙相对浓度的分布与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987-2000年间,巢湖高浓度悬浮泥沙范围增大了约1.5倍.通过影像差值图清楚地识别出变化区域,主要位于西湖的中心、河口入湖区和东湖的南岸,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各入湖河流携带的大量悬浮泥沙进入水体,其次是岸坡崩塌物形成的.
王心源李文达严小华陆应城周鑫李祥夏林益唐晓光梅长青
关键词:悬浮泥沙信息提取巢湖
基于遥感的巢湖悬沙浓度和时空分布变化研究
水体中悬浮泥沙的含量是最重要的水质参数之一。含沙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水体的透明度、浑浊度和水色等光学性质,也影响水生生态条件和河口湖岸带冲淤变化过程,因此悬浮泥沙的调查对河口湖岸带的水质、地貌、生态、环境的研究以及沿岸工程、...
李文达
关键词:河流流域悬浮泥沙遥感技术
文献传递
BP网络模型在巢湖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根据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综合考虑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影响因素多,评价因素与富营养化等级之间关系复杂且非线性的特点,构建了一个能自动对湖泊富营养化程度作出正确评价的BP人工网络模型,分析了BP网络学习规则,并在巢湖富营养化评价中得到了应用。本研究结果显示:1997~2005年巢湖共出现4种营养类型,即中-富营养、富营养、重富营养、严重富营养化。在这几种营养类型中,富营养化区分布最广,约占全湖面积的71%,其次是重富营养化和严重富营养化,约占全湖面积的26.5%。
梅长青王心源李文达
关键词:巢湖富营养化评价BP网络模型
基于GIS的安庆武昌湖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在RS和GIS的支持下,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采用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多样性指数、破碎化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和景观空间构型指标(斑块面积、斑块密度、均匀度指数),定量分析和研究了1958~1995年安庆武昌湖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40年来,武昌湖湿地面积减小了8.32km^2,斑块总边缘增加了158.35km,斑块密度净增了5.55倍,并且随着人类干扰强度的增加,景观多样性指数上升,优势度指数降低,破碎化程度进一步加强。因而,加强对武昌湖湿地的保护刻不容缓。
李祥王心源胡玮李文达
关键词:湿地生态效应
利用TM影像分析巢湖悬沙分布及其原因被引量:6
2006年
悬浮泥沙是重要的水质参数之一,其大小直接影响水体透明度、浑浊度、水色等光学性质及水生生态条件,其含量及其动态变化对该区的水下地貌的发展及冲淤变化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以巢湖为例,利用TM影像分析了巢湖泥沙的空间分布情况,指出巢湖泥沙的来源主要是各入湖河流携带的泥沙,其次是岸坡崩塌物形成的,并结合流域环境背景分析其原因,为巢湖的航道治理、湖区清淤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后提出了巢湖水质保护的对策。
李文达王心源周迎秋王化可李祥
关键词:悬沙巢湖TM影像水质参数浑浊度
重金属铅的生态效应及其地球化学循环被引量:7
2005年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工业废弃物的无达标排放到环境中,造成了环境污染。其中重金属污染更是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很多学者对重金属的生态效应及地球化学循环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仅以重金属铅为例,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的生态学效应、地化循环研究进行了综述,为以后进一步探讨铅污染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刘奇王化可李文达
关键词:重金属生态效应
富营养化水体底泥污染控制及生物修复技术探讨被引量:18
2006年
污染物通过大气沉降、废水排放、雨水淋溶与冲刷进入水体,最后沉积到底泥中并逐渐富集,使底泥受到严重污染。同时,底泥表层营养物、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含量较高,使污染物有向水体释放的趋势,对水体质量及水生生态系统可造成威胁。在对底泥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内外几种主要污染底泥控制方法和技术的研究,提出底泥的污控技术及应采取的生物修复方法。
王化可李文达陈发扬
关键词:水体底泥富营养化生物修复
生态水力学原理在巢湖富营养化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6年
首先介绍了生态水力学原理,接着在分析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巢湖水质富营养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期望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巢湖富营养化治理起到一定的科学指导作用。
李文达王心源
关键词:巢湖富营养化生态水力学
基于遥感的巢湖悬浮泥沙分布的环境背景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悬浮泥沙是重要的水质参数之一,对水体透明度、浑浊度、水色等光学性质及水生生态条件产生直接影响,水体的含沙量及其动态变化对区域水下地貌的发展及冲淤变化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以巢湖为例,通过对不同含沙量的水体进行光谱特征分析,提出了用泥沙指数来提取泥沙分布的方法.利用ETM+(TM)数据得到了巢湖湖区2个时相的泥沙分布图,并对巢湖悬浮泥沙分布的环境背景进行分析,指出巢湖泥沙的来源主要是各入湖河流携带的泥沙,其次是岸坡崩塌物形成的.
梅长青王心源李文达
关键词:悬浮泥沙巢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