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明培

作品数:11 被引量:17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聚煤
  • 6篇层序
  • 5篇盆地
  • 5篇聚煤作用
  • 4篇地层
  • 4篇石炭
  • 4篇鄂尔多斯盆地
  • 4篇层序地层
  • 3篇盆地东缘
  • 3篇古地理
  • 3篇鄂尔多斯盆地...
  • 2篇岩相
  • 2篇岩相古地理
  • 2篇三叠
  • 2篇二叠纪
  • 1篇地层格架
  • 1篇延安组
  • 1篇熔融性
  • 1篇三叠纪
  • 1篇三叠统

机构

  • 9篇中国矿业大学...
  • 6篇陕西省煤田地...
  • 3篇陕西煤田地质...
  • 2篇能源集团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山西省煤炭地...

作者

  • 11篇李明培
  • 8篇邵龙义
  • 5篇董大啸
  • 4篇鲁静
  • 3篇王东东
  • 3篇李静琴
  • 2篇任海香
  • 2篇李智学
  • 2篇田野
  • 1篇杨敏芳
  • 1篇田文广
  • 1篇孙斌
  • 1篇郑明泉
  • 1篇赵峰华
  • 1篇程爱国
  • 1篇张丽维
  • 1篇张俊杰
  • 1篇杨耀成
  • 1篇贺丹

传媒

  • 4篇中国煤炭地质
  • 3篇煤炭学报
  • 1篇价值工程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山西煤炭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纪下煤组聚煤期岩相古地理被引量:5
2020年
在系统收集钻孔、测井和地质剖面资料以及前人地层、古生物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华北地区下煤组进行了横向对比,研究了下煤组分布特征、岩相古地理,及其与奥陶系顶面的空间距离关系。根据太原组野外露头剖面观测及钻孔资料,在下煤组下部地层识别出5种沉积体系。采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以下煤组下部地层(时间范围为巴什基尔期—格舍尔期)为作图单元,厘定恢复了下煤组聚煤期岩相古地理。结果表明:华北北部以河流、三角洲沉积为主,承德—兴隆一带发育冲积扇沉积;向南过渡为障壁砂坝—潟湖—潮坪沉积;宁夏以西、辽东半岛、华北中东部以及豫东、皖南以碳酸盐台地沉积为主。以38°N为界,华北地区南北下煤组最有利聚煤环境具有显著差异,该纬度以北厚煤层主要形成于三角洲平原,其次为潟湖—潮坪过渡地带,该纬度以南煤层主要形成于潟湖—潮坪,厚度相对北部较小。对比不同沉积环境以及厚煤层形成机理,总结提出下煤组沉积环境聚煤作用强弱依次为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潮坪、潟湖和碳酸盐台地,煤层厚度逐渐变薄,煤层层数增加。对下煤组与奥陶系顶面的空间距离研究表明,下煤组可采区煤层底板距奥陶系顶面的距离一般为10~80 m,南缘下煤组可采区一般在30 m以内;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冀北—环京津地区和山西河东、太原西山等地为50~80 m;豫东—淮北—鲁西南一带为30~60 m;山东济南—淄博—莱芜一带为30~50 m。
李明培李明培邵龙义董大啸李静琴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炭-二叠纪煤系层序-古地理与聚煤作用被引量:43
2012年
为了揭示克拉通陆表海盆地层序界面形成机制及等时地层格架内古地理背景下煤层聚集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为例开展了本溪组-山西组层序地层和聚煤作用研究。识别出区域不整合面、盆地基底沉降差异形成的海侵方向转换面(BTR)、正常海退形成的冲刷面(NSS)和暴露面(NES)及其对应的整合面(NCC)、强制性海退形成的河流侵蚀面(FEU)和暴露面(FES)及对应的整合面(FCC)4种层序界面类型,将研究煤系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6个四级层序。认为基准面周期性变化控制了沉积体系的演化、废弃和聚煤作用的发生,而聚煤基底沉积环境和聚煤期盆地基底沉降速率控制了煤层厚度及其平面上的稳定性,提出了等时地层格架内古地理背景下的综合聚煤模式。结果表明:区域广泛分布的厚煤层形成于Ⅱ型层序界面及Ⅰ型层序最大海退面(初始海泛面)附近;澙湖-潮坪为主的沉积背景下有利聚煤中心位于剩余可容空间相对较低的潮坪环境,潮坪-三角洲-澙湖为主的沉积背景下有利聚煤中心位于基底沉降速率快、剩余可容空间中等的潮坪环境,浅水河流三角洲沉积背景下有利聚煤中心位于基底沉降速率快、剩余可容空间相对较高的三角洲平原间湾湖泊和局限海环境。
鲁静邵龙义孙斌杨敏芳董大啸田文广李明培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古地理演化聚煤作用
勘探线剖面图精确绘制方法探析
2015年
利用Map GIS和Excel软件相结合,在勘探线上设置若干特征点,运用特定的数学公式,将原始特征点的坐标转换为具有距离和高程意义的新坐标系统,由点及线到面,绘制具有高精度的勘探线剖面图。
李明培李静琴
关键词:MAPGIS
陕西洛南黄龙铺碳酸岩脉型钼矿床成矿机理探析被引量:3
2014年
文章在论述洛南县黄龙铺钼矿地质特征、变质作用、围岩蚀变和矿石质量的基础上分析矿床成因,认为黄龙铺钼矿成因类型为碳酸盐岩脉型中高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钼铅矿床;总结出该区找矿标志,探索性指明了该区今后的找矿方向。
张俊杰米静远李明培
关键词:钼矿床成矿机理矿床成因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瓦窑堡组层序地层及聚煤特征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利用钻孔岩心数据等资料及层序地层学的有关理论、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瓦窑堡组进行了层序地层学和聚煤作用的研究。识别出区域不整合面、河流下切谷、地层颜色、岩性突变界面等4个层序界面,并划分出了3个三级层序及相应的低位、湖侵及高位体系域。从时间上看含煤性以层序3最好,层序2次之,层序1较差,煤层主要形成于三级层序的湖侵体系域,其次为高位体系域,厚煤层(5煤层)主要发育于三级层序最大湖泛面附近。综合研究区沉积环境、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等研究成果,得出了主要煤层(5煤层)形成于湖侵过程中湖湾沼泽、三角洲平原间湾沼泽和曲流河泛滥平原沼泽的结论。
田野李智学邵龙义王东东李明培
关键词:层序地层聚煤作用鄂尔多斯盆地
陕西省中侏罗统延安组层序地层格架与煤层形成被引量:8
2011年
在系统收集陕西省中侏罗统延安组野外露头、钻井、测井、古生物等资料的基础上,对其沉积环境、层序地层格架进行研究,并分析了煤层的沉积特征。研究认为延安组发育的沉积体系有河流体系、三角洲体系及湖泊体系;研究区南部黄陇地区在整个延安组沉积期均发育河流体系;中、北部地区在延一段早期和延五段沉积期以河流沉积为主,三角洲体系主要发育在延一段中晚期-延四段沉积期,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榆林-神木-府谷和定边-靖边-吴旗地区;湖泊体系主要发育在延一段中晚期-延四段沉积期,主要分布在安塞-志丹-甘泉地区;在研究区的沉积体系中,煤层主要发育在河流泛滥平原沼泽和三角洲平原沼泽环境。通过对延安组关键层序界面的识别与追踪,可将延安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和9个体系域,3个层序在研究区西部和北部保存较全,向东、南方向层序III的保存程度逐渐变差,到南部黄陇地区仅残存层序I和部分层序II的地层;在层序地层格架中,厚煤层主要发育在湖侵体系域晚期(最大湖泛面附近)、早期和高水位体系域中晚期。
王东东邵龙义李智学任海香李明培田野贺丹
关键词:沉积相层序地层延安组
陕西省渭北煤田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与聚煤作用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利用钻孔岩心资料及层序地层学的观点,对陕西省渭北煤田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的分析。以奥陶系顶部区域不整合面、太原组最大海泛面的K2灰岩"1分层"的顶面、山西组底部的"北岔沟砂岩"(K4)底面和下石盒子组底部"骆驼脖子砂岩"(K中)底面等界面为层序界限将研究区内含煤地层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SQ1、SQ2、SQ3。在层序格架内,对煤层的聚集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渭北煤田主要可采煤层3号、10号、11号煤层主要形成于海侵体系域中晚期,4号、5号煤层形成于高位体系域的中晚期。
李明培李智学邵龙义任海香董大啸李静琴
关键词:层序地层含煤性聚煤作用渭北煤田
华北石炭—二叠纪层序-古地理及聚煤规律被引量:99
2014年
在对露头及钻孔剖面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华北地台石炭—二叠纪近海型含煤岩系层序地层格架,恢复了基于三级层序的岩相古地理,并分析了聚煤规律。根据区域不整合面、河流下切谷冲刷面、沉积体系转换面、古土壤及根土岩、地层颜色突变面、煤层等层序地层关键界面特征,将华北石炭—二叠系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通过绘制各三级层序地层厚度、砂泥比、石灰岩含量等单因素等值线,恢复出各三级层序的岩相古地理。利用煤层厚度与岩相古地理平面展布规律可知,最有利成煤环境为三角洲沉积体系,其次为河流、潮坪-潟湖沉积体系,聚煤作用以SQ2(太原组中上部)和SQ3(山西组)最强,聚煤中心位于准格尔、大同、朔州、乌海、峰峰等煤田和京津唐地区,SQ4(下石盒子组)和SQ5(上石盒子组第1段)聚煤作用仅限于华北盆地南缘,聚煤中心位于两淮地区。
邵龙义董大啸李明培王海生王东东鲁静郑明泉程爱国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华北盆地
陕北元屯沟井田三叠系瓦窑堡组煤层煤灰熔融性和结渣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煤的结渣特性是动力用煤的主要指标,也是燃煤锅炉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参数,煤灰中化学成分对煤灰熔融性和结渣性影响较大,尤其是SiO2、Al2O3、Fe2O3、CaO等主要成分的含量和组成。基于元屯沟井田三叠系瓦窑堡组煤的煤灰成分、煤灰熔融性试验数据分析,发现该区煤层中SiO2+Al2O3含量大于80%,Fe2O3+CaO小于10%,煤灰属较高灰煤灰软化温度。通过对煤灰软化温度、硅铝比、酸碱比、铁钙比、结渣指数以及综合结渣指数等多个指标的分析,得出煤灰属轻微结渣性。
李静琴赵峰华易万亿杨耀成李明培张丽维
关键词:煤灰成分煤灰熔融性结渣性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炭-二叠纪煤系层序地层与聚煤作用
石炭-二叠纪中国华北地区在为一大型陆表海盆地,沉积了一套近海型海陆过渡相含煤岩系,该煤系标志层及含煤旋回性发育良好,有较好的沉积学、地层学、构造及煤田地质学研究基础。当前,尽管层序地层学在被动大陆边缘海盆地研究方法较完善...
鲁静邵龙义董大啸李明培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纪聚煤作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