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彤
- 作品数:15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护理MDT联合一键式启动急救护理路径在STEMI患者PCI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探讨护理多学科团队(MDT)联合一键式启动急救护理路径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1日~8月31日急诊行PCI的107例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9年3月1日~8月31日急诊行PCI的118例STEMI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护理MDT联合一键式启动急救护理路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首份心电图时间、心电图确诊时间、入院至球囊扩张(D2B)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首份心电图时间、心电图确诊时间、D2B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MDT联合一键式启动急救护理路径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了一套系统化、规范化、模式化的救治平台,实现同质化护理,提高护士主观能动性和业务能力,密切科室间联系,优化医疗资源,提高救治效率,利于团队合作共赢,推动多学科发展。
- 胡林婕张勤李晓彤张建秋董静冯晓燕赵星星
-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护理路径PCI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临床意义,以指导临床实施恰当护理。方法 对26例AMI患者及25例健康者24小时白天段和夜间段HRV长程时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MI组HRV各指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AMI组白天段和夜间段HRV各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AMI患者HRV降低且HRV昼夜节律性丧失,说明HRV可作为观察AMI患者的病情指标之一。
- 李晓彤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临床护理心理护理
- 28864次腹膜透析护理体会被引量:1
- 1995年
- 28864次腹膜透析护理体会扬州医学院附属苏北人民医院胡瑞英,李晓彤,叶宁生腹膜透析疗法是用来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某些药物中毒或物质中毒的有效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纠正水电和酸碱平衡,代替部分肾功能,从而使急性肾衰死亡率...
- 胡瑞英李晓彤叶宁生
- 关键词:腹膜透析护理疼痛
-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护理
- 2007年
- 目的探索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2005年1月-2006年7月,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行射频消融治疗,前3例采用肺静脉节段性电隔离,后2例采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环肺静脉线性消融,对其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结果5例患者即刻成功率100%,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d、3d心房颤动复发,5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加强迷走神经反射、血栓栓塞、肺静脉狭窄、心包压塞等的观察对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 李晓彤
-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护理
- 一种医用压力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压力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属于压力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座,其顶端开有凹槽,凹槽的内壁为圆弧形,且凹槽设有两个移动板,所述凹槽中设有压力传感器本体并且两侧壁均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中开有通孔且固定...
- 赵星星胡林婕张勤李晓彤陈杰
- 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程度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被引量:28
- 2007年
-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病变部位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的121例患者进行HRV分析,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造影正常组,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组,轻度及重度狭窄组,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病变组。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HRV指标显著低于造影正常组(P<0.05);双支及三支病变组分别与单支病变组相比,SDNN、rMSSD、PNN50、LF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三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相比只有LF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组HRV指标均显著低于轻度狭窄组(P<0.05);右冠状动脉病变组HRV指标虽低于左冠状动脉病变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HRV下降,且与冠状动脉狭窄范围程度相关,提示冠状动脉缺血病变可导致自主神经功能改变。
- 吉维敏李晓彤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血管造影术心率变异性自主神经系统
- 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后患者微循环障碍的影响因素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微循环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6月至2017年1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介入治疗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2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即刻评估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将术中测量IMR≥25的患者设为观察组,IMR<25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中临床资料的差异。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评价微循环障碍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发生微循环障碍71例,发生率为57.7%。两组患者在术前资料上及术中资料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回归多因素分析提示,糖尿病、高血压病、吸烟史、肌钙蛋白I(troponin I,TNI)峰值、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 kinase-MB,CK-MB)、入院时血糖水平、冠状动脉慢血流是引起微循环障碍的危险因素;而梗死前心绞痛是微循环障碍的保护因子,术中应用抽吸导管、应用替罗非班、应用硝普钠,可改善微循环障碍(均P<0.05)。结论在前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术中,护士要识别并重视高危风险因素,加强病情观察,做好用药护理,从而使患者安全渡过手术期。
- 李晓彤张勤胡林婕张建秋何胜虎徐日新徐冰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有创动脉血压传感器调零固定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创动脉血压传感器调零固定架,包括可调节固定支架、快速粗调节装置、定位微调装置、压力传感器和水平定位器,所述快速粗调节装置设于可调节固定支架上,所述定位微调装置设于快速粗调节装置上,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定...
- 胡林婕张勤李晓彤张健秋
- 文献传递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 2006年
- 李晓彤
- 关键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急性心肌梗死细胞移植治疗心脏介入治疗心肌梗死范围
- 心脏介入治疗发生迷走反射的原因分析及预防被引量:5
- 2004年
- 血管迷走反射是心脏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之一。分析其原因有精神紧张、疼痛刺激、过度压迫、牵拉 ,血容量不足、尿潴留。其中既有单因素的作用 ,也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防范对策 ,包括恰当的心理护理 ,调整精神状态 ;提高操作技能 ,减轻疼痛 ;保证输液通畅 ,纠正血容量 ;控制空腔脏器的过度充盈与回缩等。经过行之有效的医疗护理干预 。
- 李晓彤
- 关键词:血管迷走反射心脏介入治疗并发症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