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敏
- 作品数:17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唐代寡居女性生活探微——以墓志为基础被引量:6
- 2007年
- 唐代墓志当中有大量寡居妇女的例证,她们往往年轻守寡,寡居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她们大多数承担着侍奉公婆、抚养儿女、主持家务的重任,也有的选择回本家生活。为了与清心寡欲、不御铅华的社会舆论要求相一致,为了填补生活和心灵的空白,许多女性选择了佛教作为精神依赖。一些女性甚至非常痴迷,死后也不愿与丈夫合葬。佛教戒律对于她们来说似乎比儒家的伦理道德更易接受。
- 李晓敏
- 关键词:墓志唐代
- 新世纪以来的国内唐代儿童史研究概述被引量:2
- 2013年
- 儿童史在国内史学界属于一门新兴学科。近年来随着社会史研究范围的扩大和西方史学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国古代的儿童,发表了许多相关的论著。不过相对于宋元之后的儿童史研究,唐代的儿童史略显零散与薄弱,主要在一些社会史的论著中稍带提及。儿童虽是弱者,但并不是卑微的势力,他们在方方面面影响着家庭的生活和社会的变迁,不应被史学所忽视。
- 李晓敏郑言午
- 关键词:唐代
- 考古学视野下的玄奘研究述评
- 2019年
- 玄奘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僧人,近20年来,对玄奘的考古学研究逐渐成为新的研究视野,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玄奘取经路线及沿路遗址和文物;2.与玄奘相关的寺院;3.与玄奘有关的图像;4.玄奘遗骨及舍利的流转;5.与玄奘有关的出土及石刻文献。那些更加能够说明玄奘日常生活的文物还没有完全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对于《大唐西域记》的史料分析也需要进一步展开。
- 李晓敏
- 关键词:玄奘大唐西域记唐代佛教
- 从唐诗看唐代妇女的婚姻生活状况
- 2008年
- 唐代是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这一时期受当时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产生了一大批反映社会生活的诗歌。其中,有很多是描写妇女生活的诗。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妇女的婚姻生活状况,从而对大唐盛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刘齐李晓敏
- 关键词:唐诗妇女婚姻
- 东突厥汗国的灭亡小议
- <正>隋末唐初,群雄并起,北方割据势力均以东突厥为共主,唐高祖李渊也曾向突厥称臣,陈寅恪先生指出当时"亚洲大部民族之主人是突厥,而非华夏也",①"自古蕃夷骄僭,未有若斯之盛也"。②然而,自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雁门之...
- 李晓敏
- 文献传递
- 近年来中国邪教(破坏性膜拜团体)研究述评被引量:1
- 2016年
- 2003年以来,国内学界对于破坏性膜拜团体的研究渐渐走出了过去单一化、表面化的介绍性研究的层面,开始出现了一些}匕较深刻的真正的学术性成果。在综合论述和理论探讨、邪教的概念与历史演变、原因和对策、法律文化社会视角等方向都产生了很多研究成果。但是以后的研究必须突出强调学术性和科学性,能够真正从学术的角度为解决邪教问题提供有效的思路和对策。
- 李晓敏
- 关键词:邪教
- 王及善事迹考辨
- 2014年
- 在中国历史上,大唐王朝可谓是个太平盛世,也涌现出了许多贤臣名相。比如贞观时期的'房杜';开元年间的'姚宋',不仅在当时名声赫赫,为大唐盛世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们的事迹也常被后人津津乐道,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武则天时期的宰相王及善便是其中一例。王及善出身将门之后,为太宗时期左卫大将军王君愕之子,后袭承爵位,官至文昌左相,死后陪葬乾陵。然而这么一位权高位重的大臣却鲜见有学者研究,被后人更多记得的是'驱驴宰相'这个笑柄[1]。
- 李晓敏郑言午
- 关键词:事迹宰相学者后人
- 隋唐时期的出家人与家庭被引量:3
- 2005年
- 隋唐时期佛教深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崇佛礼佛成为不同阶层许多家庭的重要生活内容。许多皈依佛门的出家人与世俗家庭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参与家庭的佛事活动,为父母亲人写经造像,表达自己的孝顺与亲情,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家庭事务的处理,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家庭成员的信仰倾向。
- 李晓敏
- 关键词:隋唐僧尼家庭
- “新闻报料人”研究
- 全文共分四部分,基本框架为:
第一章“新闻报料人”的界定与溯源:第一节“新闻报料人”的界定一、由《北京娱乐信报》一篇报道引发的讨论二、“新闻报料人”的界定第二节“新闻报料人”,一种翻新的社会符号——历史溯源一、...
- 李晓敏
- 关键词:新闻报料人媒体竞争同质化职业道德媒体监督
- 文献传递
- 从《太平广记》看隋唐民众的佛教信仰心态
- <正>在《太平广记》的故事中,不论是想要读书的举子, 不是戍边的官兵,或者富甲一方的商人,乃至普通老百姓,他们信佛的表现,他们对于佛的希冀,并无太大差别。正是这种普遍性才反映了作为社会最广泛人群的大众的思想。也正是这些俗...
- 李晓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