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晟
- 作品数:12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 基于通信质量约束的主轴热监测无线传感器布点优化被引量:4
- 2013年
- 引入信息论和图论的相关方法,采用互信息量来描述测点温度与主轴热变形的相关性.通过图论中的邻接矩阵来表示无线传感器间的通信路径,利用Warshall算法判断图的连通性,得到传感器间的通信可达性,从而保证测点选择满足通信可靠性约束条件.采用人工鱼群算法求解在该约束条件下的大规模组合优化问题,在合理的时间耗费内得到可选测点组合的优化解.在数控机床主轴热误差建模实验中,通过有、无约束条件2种情况下的建模实验验证了该无线传感器优化配置方法的有效性.
- 李晟姚鑫骅傅建中
-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主轴机床
- 基于局部策略的光谱异常检测与石油产品定性分析
- 光谱分析技术具有快速、无损、高效和低成本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制药、纺织等各个领域。本文利用近红外和拉曼光谱分析技术为石油产品的种类、成品汽油的产地和牌号建立了定性分类模型。在定性分析过程中,运用各种局部策略,...
- 李晟
- 关键词:石油产品光谱分析特征提取
- 工业在线近红外光谱检测装置
- 本发明公开的工业在线近红外光谱检测装置包括一个近红外光源,一个近红外光谱仪,两根三分叉光纤,两根参比测量采样管和一根在线测量采样管,所有采样管的管壁上均开有相对应的一对光路孔,近红外光源通过第一根三分叉光纤的三分叉端分别...
- 李晟戴连奎
- 文献传递
- 热电耦合无线传感能量管理系统及其在精密主轴热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针对无线传感器热电耦合自供能存在的输出电量低和电压波动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能量管理系统电路拓扑结构及基于最优时间的充放电控制策略,以保证自供能无线传感器在各种主轴转速条件下稳定工作。建立了机床主轴的热网络模型,分析了热发电能量管理系统输入特性。然后,设计了能量管理系统的多电容电路拓扑结构,并通过电容充放电时间参数的优化计算,获取最优的热发电平均输出功率。实验研究证实了在主轴不同转速下热发电构件及能量管理系统可以使无线传感器稳定的工作。对不同的电容充电和放电时间设置方案进行了比对,验证了最优时间控制策略的优越性。最后,利用热电耦合自供能无线传感器和传统有线传感器所监测的温度数据分别进行了主轴轴向热变形建模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无线传感器可以监测有线传感器难以配置的主轴核心部件,从而获取和主轴热变形具有更高相关性的温度数据,使所建热变形预测模型的误差减少约40%以上。
- 李晟姚鑫骅傅建中陈子辰
- 关键词:能量管理系统无线传感器主轴热控制
- 一种封闭旋转轴内自供电无线温度场测量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闭旋转轴内自供电无线温度场测量装置,包括:由紧贴在封闭旋转轴内旋转轴表面上的热端、暴露在空气中并接有散热器的冷端、以及设在热端和冷端之间且由n个半导体对串联而成的闭合回路构成的自供能部件、用于发射固定波...
- 傅建中李晟姚鑫骅
- 文献传递
- 一种工业在线近红外光谱检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工业在线近红外光谱检测装置包括一个近红外光源,一个近红外光谱仪,两根三分叉光纤,两根参比测量采样管和一根在线测量采样管,所有采样管的管壁上均开有相对应的一对光路孔,近红外光源通过第一根三分叉光纤的三分叉端...
- 李晟戴连奎
- 文献传递
- 基于耦合自供电无线传感的数控机床主轴热监测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
- 本论文针对数控机床主轴热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开展基于耦合自供电无线传感的数控机床主轴热监测新方法和关键技术研究,旨在为主轴热监测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我国数控机床精密主轴监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论文中首先综述了数控机...
- 李晟
- 关键词:数控机床
- 一种免维护的油品在线光谱分析采样方法及其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维护的油品在线光谱分析采样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依次包括油品的快速采样、油品的恒温预处理和油品的光谱测量,其中,油品预处理采用空气压缩冷却方式对流经管内的油品实行制冷恒温,光谱测量采用电磁阀开关切换的间歇...
- 李晟戴连奎
- 文献传递
- 用于无线传感器的机床主轴热发电供能电路及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传感器的机床主轴热发电供能电路,包括安装在机床主轴上并采集主轴热能进行发电的热发电构件,无线传感器,还包括:储能电容,热发电构件输出端通过储能电容接地,储能电容与热发电构件输出端通过开关连接;直流...
- 姚鑫骅李晟曾庆辉傅建中
- 文献传递
- 台风右侧暖涡对台风“鲇鱼”的响应
- 2024年
- 基于多源观测数据,分析了台风右侧暖涡对2010年南海台风“鲇鱼”的响应,发现了意料之外的暖涡增强和海水下沉现象。台风“鲇鱼”过境期间,暖涡海面高度距平(SLA)最大值从30 cm增加至36 cm、半径从78 km增大至116 km、涡动能从166 m^(2)s^(2)增加至303 m^(2)s^(2)、振幅从3 cm增大至9 cm,台风右侧暖涡边缘的Argo站位处温跃层海水下沉20~40 m。为此,诊断分析了台风风应力旋度对暖涡的单独作用,结果显示暖涡及暖涡边缘的Argo站位处总体受正风应力旋度作用,正风应力旋度将使暖涡减弱、温跃层抬升,与观测到的暖涡增强和海水下沉结果不符。而基于实际海面流场的诊断分析表明,台风“鲇鱼”过境期间台风路径下方的海水辐散,路径右侧暖涡区域海水辐聚,暖涡SLA最大值、涡旋振幅均与辐聚强度呈正相关,Argo站位处海水下沉29 m,都与观测结果相符。个例分析研究表明,位于台风路径外围的中尺度涡对台风的响应不仅受风应力旋度的作用,还受海洋背景环境条件的调制,存在着需要深入研究的过程和机制。
- 李晟宣基亮黄大吉
- 关键词:台风风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