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曙光

作品数:16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大豆
  • 6篇花期
  • 5篇基因
  • 5篇QTL
  • 5篇不育
  • 4篇夏大豆
  • 3篇雄性不育
  • 3篇始花期
  • 3篇重组自交系
  • 3篇重组自交系群...
  • 3篇籽粒
  • 3篇自交
  • 3篇自交系
  • 3篇开花
  • 3篇开花期
  • 3篇不育系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含量
  • 2篇性状
  • 2篇雄性不育系

机构

  • 12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吉林省农业科...
  • 3篇延安大学
  • 1篇宿州职业技术...
  • 1篇江苏徐淮地区...

作者

  • 16篇李曙光
  • 10篇赵团结
  • 8篇盖钧镒
  • 7篇孔杰杰
  • 3篇张井勇
  • 3篇常芳国
  • 2篇孙寰
  • 2篇赵丽梅
  • 2篇杨成凤
  • 1篇彭宝
  • 1篇杨加银
  • 1篇杨振宇
  • 1篇王吴彬
  • 1篇邢光南
  • 1篇邱强
  • 1篇张伟龙
  • 1篇闫日红
  • 1篇何小红
  • 1篇孙星邈
  • 1篇孟凡凡

传媒

  • 3篇大豆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大豆科技
  • 1篇第24届全国...
  • 1篇第十届全国大...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0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3A双亲雄性育性基因的SSR标记被引量:13
2010年
利用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MCS3A的质、核供体亲本N21566和N21249构建F_2和BC_1F_1育性分离群体进行雄性育性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结果表明,F1正反交可育,F2和BC1F1的可育株与不育株分离比例经χ2测验分别符合3∶1和1∶1,表明NJCMS3A供体亲本雄性育性由一对基因控制,可育等位基因为显性。该基因可能是NJCMS3A的一个恢复基因。选用793对SSR引物对F_2和BC_1F_1群体分别进行育性基因定位,发现该育性基因位于O连锁群上,在Satt331和Satt477标记之间,与Satt331、CSSR133和Satt477标记距离的次序一致,分别为8.1~10.4、11.4~16.4和13.3~19.2cM。
李曙光赵团结盖钧镒
关键词: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基因定位
大豆品种吉林20、30对育成品种的遗传贡献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对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大豆品种吉林20和吉林30的遗传贡献率分析表明,具有吉林20血缘的育成品种83个,核遗传贡献占50%的有32个,核遗传贡献占25%~31.25%的34个;具有吉林30血缘的育成品种17个,核遗传贡献占50%以上的有15个品种。具有吉林20和吉林30细胞质来源的品种分别占其育成品种15.7%和76.5%。系谱分析表明,吉林20、吉林30不仅融入黑龙江和辽宁优异血缘,而且融入了日本和美国的优异血缘。
董岭超闫晓艳邱强杨振宇李曙光张伟闫日红
关键词:大豆系谱
大豆新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NJCMS3A雄性育性基因的定位
杂种优势利用是大幅度提高作物单产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大豆杂种优势利用育种还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国内多家单位已育成数十个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并实现了“三系”配套,而且利用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育成3个正式通过品种审定的大豆杂交种...
李曙光
关键词: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育性遗传基因定位细胞形态学
文献传递
夏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MN开花期和株高QTL定位被引量:2
2018年
大豆开花期和株高是存在相关性的重要育种目标性状,但江淮夏大豆该性状研究相对较少。为进一步解析这2个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以夏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NJRIMN为试验材料,利用QTLNetwok 2. 1软件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MCIM)和Win QTLCart 2. 5软件的多性状复合区间作图法(MT-CIM),对该供试材料5个环境下开花期和株高性状进行QTL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MCIM法定位到8个开花期加性QTL,其中q FT-6-2和q FT-11-1存在显著的加性与环境互作效应;还定位到11对开花期上位性QTL,其与环境的互作均不显著。加性效应共解释了71. 30%的开花期表型变异,而上位性效应只占8. 88%。定位到6个株高加性QTL,其中qPH-6-1、qPH-12-1和qPH-19-2存在显著的加性与环境互作效应;还定位到4对株高上位性QTL,其中qPH-8-1和qPH-16-1存在显著的上位性与环境互作效应。加性效应共解释了41. 04%的株高表型变异,上位性效应可解释14. 45%的表型变异。共发现4个同时控制开花期和株高的QTL,其中位于6、10和19号染色体上的位点分别与E1、E2和Dt1基因位置重叠。
张雅娟曹永策李曙光常芳国孔杰杰盖钧镒赵团结
关键词:夏大豆开花期株高QTL定位性状相关
大豆巢式关联作图群体QTL定位方法的优化并用于开花期与籽粒性状的遗传解析
大多数农艺、品质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并且往往受到环境互作的高度影响。连锁定位和关联定位是解析复杂性状遗传结构的两种常用方法,基于双亲本分离群体的连锁定位方法,只能鉴定两亲本之间的多态性基因位点,而基于自然群体的...
李曙光
关键词:大豆开花期籽粒性状数量性状位点
文献传递
大豆硬实形成机制与破除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4年
硬实是种子休眠类型之一,在豆科作物中最为常见。种皮缺乏透性是硬实大豆形成的主要原因。种子硬实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大豆生长后期的环境条件以及贮藏条件等。硬实的处理方法机械划破种皮、温度处理、干湿交错处理和化学处理等。在种质保存过程中还可对种子硬实特性加以利用,发挥坚硬种皮的保水作用。
孙星邈王政李曙光孟凡凡王曙明张井勇
关键词:硬实破除大豆种子
大豆始花期主效QTL的分子标记indel15-1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始花期主效QTL的分子标记indel15‑1及其应用。本发明大豆始花期主效QTL位点位于大豆第15号染色体Gm15:48600kb‑49850kb区间,分子标记位于大豆第15号染色体Gm15:49588k...
赵团结曹永策盖钧镒李曙光孔杰杰杨成凤
文献传递
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定位夏大豆株高和始花期QTL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粮食和饲料兼用作物。株高和始花期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的影响,是大豆育种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两个重要农艺性状。本研究以两个有限生长习性材料蒸小豆与南农1138-2为亲本,创建了包含236个重组自交家系F2...
曹永策李曙光何小红常芳国孔杰杰盖钧镒赵团结
关键词:大豆株高始花期QTL
文献传递
夏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籽粒蛋白质含量QTL定位被引量:2
2018年
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是复杂数量性状,目前对中国夏播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性状遗传基础的了解相对较少。本研究对以江淮地区夏大豆蒙8108与骨干亲本南农1138-2杂交育成的NJMN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了5个环境田间试验获得表型数据,利用含2 062个SLAF标记的遗传图谱对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加性、上位性QTL定位。结果发现NJMN群体籽粒蛋白质含量存在超亲分离,不同种植环境、家系与环境间互作均存在显著差异。在6号、7号、11号、17号染色体上定位到4个控制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加性QTL,其中qProt-17-1未见前人报道,其与环境间存在显著互作效应。还发现3对加性×加性上位QTL,其总的效应值和表型贡献率均高于加性QTL,表明非加性效应在NJMN群体蛋白质含量遗传体系中起了重要作用。
滕康开滕康开李曙光李曙光孔杰杰赵团结
关键词: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大豆不育系结实率与百粒重及发芽率之间的关系
本文阐述了大豆不育系结实率与百粒重及发芽率之间的关系。选择异交率不同的不育系及保持系作为研究材料,通过对高异交率材料昆虫传粉或人工除荚创造不同梯度的结实率,分析结实率与百粒重及发芽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豆不育系结实...
张井勇李曙光赵丽梅孙寰彭宝
关键词:大豆不育系结实率百粒重发芽率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