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武国

作品数:10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211工程”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活性
  • 3篇信号
  • 3篇体外
  • 3篇通路
  • 3篇挥发性
  • 3篇挥发性成分
  • 3篇超临界CO2...
  • 2篇信号转导
  • 2篇信号转导通路
  • 2篇针状晶体
  • 2篇色谱
  • 2篇体外细胞
  • 2篇体外细胞毒
  • 2篇蒲桃
  • 2篇气相色谱
  • 2篇气质联用
  • 2篇中药
  • 2篇中药虎杖
  • 2篇转导

机构

  • 10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10篇李武国
  • 9篇刘嘉炜
  • 6篇陈蔚文
  • 2篇张卿
  • 2篇林大都
  • 2篇刘景丽
  • 2篇俞强
  • 2篇陈考坛
  • 1篇叶玉珊
  • 1篇罗维
  • 1篇李庆国
  • 1篇林伟杰
  • 1篇何紫凝

传媒

  • 3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质谱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蒲桃茎超临界CO_2萃取物的GC-MS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蒲桃茎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蒲桃茎,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萃取物进行分析:色谱柱为TGWAXMS石英毛细管(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30℃,载气为高纯氦气(99.99%),载气流速为1ml/min,分流比为30∶1,离子源温度为200℃,接口温度为230℃,电离方式为电子轰击源,电子能量为70eV,质量扫描范围为35~659amu。结果:共分离出36个化学组分峰,鉴定了其中22个化合物,质量分数较高的成分有棕榈酸、亚油酸、正丁烯基苯酞等。结论:该方法能有效分离和鉴定蒲桃茎超临界CO2萃取物的挥发性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林大都刘嘉炜李武国成金乐陈蔚文
关键词:蒲桃挥发性成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气相色谱
一种胡桃醌衍生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子结构如式(I)所示的胡桃醌衍生物。本发明所述的胡桃醌衍生物的化学名称为2-乙氧-6-乙酰基-7-甲基-胡桃醌(2-Ethoxy-6-acetyl-7-methyl-juglone)...
刘嘉炜俞强陈蔚文张卿陈考坛刘景丽李武国司马贞华匡珊
蒲桃茎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细胞毒活性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研究蒲桃(原变种)Syzygium jambos var.jambos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葡聚糖凝胶、氧化铝和制备液相等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利用MTT法评价分离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uh-7细胞毒作用。结果从蒲桃茎醋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麦珠子酸(1)、urolithin A(2)、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3)、桦木酸(4)、熊果酸(5)、1-(4-methoxyphenyl)-1,2-propanediol(6)、2,6-dimethoxy-1,4-benzoquinone(7)、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8)、β-谷甾醇(9)、3-乙酰-熊果酸(10)、积雪草酸(11)和阿江榄仁酸(12)。细胞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μmol/L浓度时化合物1、7、10、11+12混合物对Huh-7细胞均未表现出显著的细胞毒作用。结论除化合物4,其他11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植物分离获得,所测试化合物均无明显细胞毒活性。
林大都刘嘉炜李武国罗维成金乐陈蔚文
关键词:蒲桃熊果酸Β-谷甾醇积雪草酸细胞毒活性
陵水暗罗根超临界CO_2萃取物的GC-MS分析及其体外生物活性评价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提取、鉴定陵水暗罗根提取物中挥发性成分,并评价其体外生物活性。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陵水暗罗根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组成;以0(空白对照)、5、10、20、30、40、50μg(生药)/ml提取物培养人肝癌Huh-7细胞24 h后,采用MTT法测定其对细胞的抑制作用,计算相对细胞活力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等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从陵水暗罗根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40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Z,Z,Z)-9,12,15-octa-decatrien-1-ol、甘油、肉桂醛、棕榈酸和丁香酚等;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陵水暗罗根提取物在5μg(生药)/ml以上质量浓度时对细胞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IC_(50)值为5.2μg(生药)/ml;两种抑菌试验均未检测出其具有抑菌活性。结论:超临界CO_2萃取法和GC-MS法能有效提取和鉴定陵水暗罗根超临界CO_2萃取物的挥发性成分;提取物表现出抑制细胞活力的作用,但无抗菌活性。
黄冬苑刘嘉炜李武国林伟杰
关键词:挥发性成分超临界CO2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抗菌活性
岗梅根和茎超临界CO_2萃取物中低极性挥发性成分比较及其对IEC-6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比较岗梅根和茎的超临界CO_2萃取物中的低极性挥发性化学成分及其体外对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增殖活性的影响,为充分利用岗梅野生资源和扩大其药用部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岗梅根和茎中的低极性挥发性化学成分,通过气质联用法(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组成。以IEC-6细胞为对象,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岗梅根或茎超临界CO_2萃取物(0、1、5、10、20、40、60、80、100μg/mL)处理细胞,以MTT法检测细胞相对活力,绘制细胞增殖曲线图并计算各萃取物的半数有效浓度(EC_(50))。结果:通过GC-MS分析技术从岗梅根和茎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分别鉴定出62、46个低极性挥发性化学成分,其中共有成分24个,主要为壬酸(根、茎中分别含14.18%、6.14%)、辛酸(根、茎中分别含10.59%、4.35%)、己酸(根、茎中分别含8.63%、10.86%)、丹皮酚(根、茎中分别含7.79%、6.00%)、2-甲基-3-苯基-丙醇(根、茎中分别含6.30%、0.58%)、乙酸(根、茎中分别含1.72%、33.77%)等。细胞体外试验结果显示,岗梅根和茎超临界CO_2萃取物质量浓度较低(≤60μg/mL)时,能显著促进IEC-6细胞增殖,EC_(50)分别为16.35、20.20μg/mL;而当质量浓度较高(≥80μg/mL)时,则表现出细胞毒活性,对IEC-6细胞增殖呈抑制作用。结论:岗梅根和茎中的低极性挥发性化学成分种类相似,其萃取物对IEC-6细胞的体外生物活性也相似;短链脂肪酸很可能是其促进细胞增殖的活性成分,而丹皮酚则可能是其细胞毒活性成分。
马洪艳汪天呈李武国刘嘉炜
关键词:岗梅气质联用IEC-6细胞细胞增殖
一种胡桃醌衍生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子结构如式(I)所示的胡桃醌衍生物。本发明所述的胡桃醌衍生物的化学名称为2-乙氧-6-乙酰基-7-甲基-胡桃醌(2-Ethoxy-6-acetyl-7-methyl-juglone)...
刘嘉炜俞强陈蔚文张卿陈考坛刘景丽李武国司马贞华匡珊
文献传递
一种苯并呋喃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子结构如式(I)所示的苯并呋喃类衍生物。本发明所述的苯并呋喃可以由齐墩果醇用三氧化铬氧化得到的羧酸衍生物和4-氨基-1-苄基哌啶反应得到。本发明所述的苯并呋喃可制备乙酰胆碱酯酶和淀粉样蛋白聚集的抑制剂。<...
刘嘉炜弗朗索瓦丝·格丽特文森特·杜蒙特司马贞华李武国陈蔚文
文献传递
虎杖根茎超临界CO_2萃取物GC/MS分析及抗细胞迁移活性评价被引量:5
2014年
为了研究虎杖根茎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及其对人肝癌细胞Huh-7的细胞迁移活性,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和GC/MS方法分析鉴定虎杖根茎中的低极性化合物,并利用体外伤口愈合模型评价其抗细胞迁移活性。结果表明:从虎杖根茎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33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莪术烯、丙二醇、醋酸、吉玛烯B、2,3-丁二醇等,质量百分比分别为41.8%、12.2%、6.9%、6.5%和5.9%;体外伤口愈合模型测试表明,虎杖根茎超临界萃取物在浓度为10mg/L,作用24h,能抑制人肝癌细胞Huh-7的细胞迁移活性,抑制率为19.85%。本实验可为阐明虎杖药效的物质基础提供参考。
李武国刘嘉炜李庆国叶玉珊司马贞华
关键词:挥发性成分超临界CO2萃取气质联用细胞迁移
靶向肿瘤(干)细胞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KT53504构效关系及其结构优化
目的:  先导化合物KT53504是一种源于虎杖的新型STAT3信号通路小分子抑制剂。本论文首先设计、合成KT53504系列衍生物并评价其对STAT3信号抑制活性,研究其构效关系(SAR),优化分子结构;然后初步探讨KT...
李武国
关键词:构效关系肝癌干细胞
文献传递
两面针根和茎超临界CO2萃取物GC-MS比较分析及体外细胞毒活性评价被引量:9
2014年
利用GC-MS技术从两面针根和茎超临界CO_1萃取物中分别鉴定出31个和51个低极性成分,其中共有成分27个,主要为斯巴醇(根18.49%,茎26.18%)、棕榈酸(根14.24%,茎12.79%)、芳姜黄酮(根6.95%,茎8.88%)、油酸(根8.39%,茎5.71%)和己酸(根4.39%,茎7.78%)等;体外MTT法测试表明两面针根和茎萃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uh-7和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均没有明显细胞毒性。实验研究表明两面针根和茎低极性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相似,其体外细胞毒活性也相似,可为两面针充分利用野生资源和扩大药用部位提供进一步参考。
何紫凝刘嘉炜李武国司马贞华陈蔚文
关键词:两面针超临界CO2萃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