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洪春

作品数:47 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诊断学
  • 8篇教学
  • 5篇杆菌
  • 4篇蛋白
  • 4篇医学生
  • 4篇实验诊断学
  • 4篇缺血
  • 4篇纹状体
  • 4篇脑缺血
  • 4篇教学改革
  • 3篇单胞菌
  • 3篇虚拟实验
  • 3篇虚拟实验室
  • 3篇血清
  • 3篇再灌注
  • 3篇乳腺
  • 3篇生化
  • 3篇碳青霉烯
  • 3篇碳青霉烯类
  • 3篇铜绿

机构

  • 30篇徐州医学院附...
  • 24篇徐州医学院
  • 2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徐州市第一人...

作者

  • 46篇李洪春
  • 16篇王志荣
  • 16篇黄一虹
  • 13篇马萍
  • 12篇徐晤
  • 6篇赵强
  • 6篇曹若男
  • 4篇刘敏
  • 4篇董晨
  • 4篇邓丽华
  • 4篇范雪雪
  • 4篇孙发勤
  • 3篇姜飞
  • 3篇李艳杰
  • 3篇赵晓杰
  • 3篇孟斌
  • 3篇徐凯
  • 3篇杨春
  • 2篇方先勇
  • 2篇朱立强

传媒

  • 5篇徐州医学院学...
  • 4篇西北医学教育
  • 4篇临床检验杂志
  • 3篇中国医学教育...
  • 3篇中国高等医学...
  • 3篇检验医学教育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检验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校医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物理诊断学教学实践与体会被引量:6
2011年
针对物理诊断学特点,结合实际工作,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式等加强学生技能训练及临床思维培养,提高物理诊断学教学质量.
李艳杰王志荣黄一虹徐晤李洪春
关键词:物理诊断学教学方法临床思维
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大鼠血清中IL-17、IL-27水平变化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7(IL-17)和IL-27在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大鼠血清中的动态变化,探索IL-17、IL-27在PA所致肺部感染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大鼠气管内直接注入PA生理盐水菌悬液(2×108CFU/mL),建立PA肺部感染模型;以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为对照。感染后第1和15天取肺组织做病理检查;感染第0、1、4、7、11和15天分别检测外周血WBC计数和血清中IL-17、IL-27水平。结果 PA感染后,肺组织病理检查表现由急性炎症反应转变为慢性炎症反应。感染后第1天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升高达峰值,之后下降;淋巴细胞则降至低值之后上升。血清中IL-17在感染后第4天达高峰;而IL-27在感染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明显变化。结论 IL-17可能在大鼠PA肺部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IL-27的作用尚需进一步探讨。
张立群丁爽李洪春马萍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铜绿假单胞菌
诊断学虚拟实验室的构建及其应用探索被引量:6
2007年
诊断学虚拟实验室以多媒体编程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应用语义识别、TTS发音、动态图形识别和多种视频、音频素材构建了一个仿真的临床技能培训和诊断思维环境,采取人机交互方式实施实验,具有创新性、交互性、智能性、仿真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等优点。用于训练和培养医学生、研究生和青年医师,在提高诊断学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临床技能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黄一虹王志荣徐晤李洪春曹若男赵强
关键词:诊断学
3种基因分型方法在鲍曼不动杆菌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3种基因分型方法在鲍曼不动杆菌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重症监护室(ICU)分离的3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以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性序列(ERIC)、基因外回文重复序列(REP)及随机多态性核苷酸序列(RAPD)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利用电泳指纹图谱进行基因分型,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30株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有较低的耐药率;ERIC-PCR基因分型法的扩增条带最为丰富,能扩增出4∽7个条带,RAPD和REP-PCR扩增条带较少,分别扩增出1∽5和1∽4个条带;3种方法分别将30株鲍曼不动杆菌分为4、4、3个群。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依然有较好的敏感性;本试验初步证实3种方法均可作为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分型的可选方法,ERIC-PCR较另外两种方法扩增条带更丰富,分辨率更好。
姜飞邓丽华康海泉赵晓杰马萍李洪春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分型
改革实验诊断教学 适应临床发展需要
实验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多年不变的实验诊断学教学模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何使实验诊断教学更好地符合医学发展和临床实践的需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从目标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设施和经费及师资队伍等方面分析了实验...
黄一虹王志荣陈建辉曹若男孙海英李洪春朱炳喜尹忠诚
关键词: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目标教学临床思维能力教学方法
文献传递
乳腺肿瘤患者细针抽吸细胞c-erbB-2的表达变化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乳腺肿瘤患者细针抽吸(FNA)脱落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运用免疫细胞化学(ICC)的方法检测71例乳腺肿瘤患者(28例导管内癌,22例浸润性导管癌,21例纤维腺瘤)FNA涂片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FNA涂片脱落细胞c-erbB-2的表达在乳腺导管内癌患者中阳性率为57.1%(16/28),浸润性导管癌阳性率59.1%(13/22),纤维腺瘤阳性率仅为4.8%(1/21)。结论FNA涂片行ICC检测c-erbB-2的蛋白表达,对了解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指导乳腺癌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都有重要意义。
方先勇李洪春江涛朱立强
关键词:乳腺肿瘤细针抽吸免疫细胞化学
浅谈在物理诊断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
物理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课程之一,是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桥梁学科.针对物理诊断学的特点,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革考试方式等方面着手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及临床思维的培养,从而提高物理诊断学的教学质量.
李艳杰王志荣黄一虹徐晤李洪春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育质量
文献传递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软件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针对血常规实验在教学中存在的步骤繁琐、不易记忆、枯燥乏味、需要反复采血等缺点,介绍了自主开发软件的技术特点和使用方法,并指出学生在该软件环境中可利用各种仪器和试剂进行课前预习及反复练习,同时可培训和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操作水平,具有良好地应用和推广价值。
李洪春黄一虹王志荣郑葵阳
关键词:血常规
血清PCT,CRP及NEU%联合检测对细菌性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ercentage ofneutrophils,NEU%)早期预测细菌性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3年7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住院患者376例,均为入院后首次送检血培养并同时检测血常规、PCT及CRP者.血液病患者排除在外.按血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血培养阳性组和血培养阴性组,比较两组中PCT,CRP和NEU%的水平变化,并绘制ROC曲线评价各指标的诊断价值.将系列联合检测与诊断价值较高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比较.结果 103例患者的血培养为阳性,273例患者的血培养为阴性.血培养阳性组患者的PCT,CRP和NEU%水平显著高于血培养阴性组(9.95±21.40 ng/ml vs 3.94±20.03 ng/ml,Z=9.992,P=0.000;112.84±84.95 mg/mlvs 74.25±70.79 mg/ml,Z=4.503,P=0.000;85.61%±9.90% vs 78.66%±13.22%,Z=5.302,P=0.000),秩和检验得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CT的AUC为0.818,经Z检验,大于CRP(AUC=0.651,Z=4.175,P=0.000)和NEU% (AUC=0.677,Z=3.597,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CT,CRP和NEU%诊断细菌性BS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2%和78.8%,99.0%和6.6%,92.4%和21.2%,三者系列联合检测灵敏度为70.5%,特异度为81.3%.联合检测较PCT单项检测灵敏度有所下降,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P=0.134),但特异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P=0.041).当三项指标均阴性时,排除细菌性BSI的特异度高达100%.结论 联合检测PCT,CRP及NEU%可为临床早期预测细菌性BSI提供更便捷、可靠的诊断方法.
张婷丁爽李洪春马萍
关键词:血流感染C-反应蛋白
OXA-23基因和外膜蛋白介导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机制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耐药性、耐药基因及外膜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CRAB 64株,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改良Hodge试验和酶粗提取液水解底物法检测碳青霉烯酶,EDTA-Na2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PCR法检测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PCR产物进行DNA测序分析,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性序列PCR(ERIC-PCR)进行同源性分析,接合试验探讨耐药基因的可传递性,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菌株外膜蛋白的表达。结果 64株CRAB仅对多黏菌素B保持良好的敏感性(100%);改良Hodge试验结果为阴性,酶粗提液水解底物法结果显示弱阳性;EDTA-Na2双纸片协同试验呈阴性;与敏感菌株相比,CRAB全部扩增出OXA-23基因;同源性分析将其分为4型,Ⅰ型为主要流行株(40株),其中30株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合试验未获成功;外膜蛋白分析发现,CRAB主要改变为缺失相对分子质量(Mr)27 000的蛋白质条带和出现Mr 30 000新蛋白质条带。结论本院ICU病区存在CRAB的克隆流行,其耐药机制可能与OXA-23基因的表达及外膜蛋白的缺失与新增有关。
姜飞邓丽华施德仕康海全赵晓杰马萍李洪春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类外膜蛋白耐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