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盘云

作品数:12 被引量:21H指数:4
供职机构:漯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6篇新生儿
  • 2篇衰竭
  • 2篇通气
  • 2篇重症肺炎
  • 2篇静脉
  • 2篇呼吸衰竭
  • 2篇护理对策
  • 2篇肺炎
  • 2篇高危
  • 1篇多动症
  • 1篇新生儿黄疸
  • 1篇新生儿机械通...
  • 1篇新生儿静脉输...
  • 1篇新生儿窒息
  • 1篇新生儿窒息复...
  • 1篇新生儿窒息复...
  • 1篇新生儿重症
  • 1篇新生儿重症监...
  • 1篇新生儿重症监...

机构

  • 12篇漯河市中心医...

作者

  • 12篇李盘云
  • 8篇杨青丽
  • 2篇程金歌
  • 2篇周艳霞
  • 1篇吕改玲
  • 1篇王瑞
  • 1篇张蕾
  • 1篇高胭
  • 1篇崔荣霞
  • 1篇郭晓燕

传媒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医学信息(西...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现代保健(医...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护理管理人员...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足月新生儿继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
2007年
目的了解足月新生儿继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对已收治的足月新生儿继发性RDS2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足月儿继发性RDS的主要高危因素是窒息(16例),其次是吸入。20例患儿中16例治愈,2例好转,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开始上机时间最短生后3h以内6例,最长生后36h1例。呼吸机治疗时间2~5d,最高峰压15~25cm H2O,平均气道压6~12cmH2O,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例,肺出血1例,多脏器损害3例。结论窒息是新生儿继发性RDS的主要高危因紊,其次高危因素为吸入。本病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预后良好。
张蕾李盘云吕改玲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
2009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子和护理对策。方法:NICU扩建后,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仪器设备更新,针对2002年6月~2005年8月院内感染存在问题采取了相应措施。结果:2005年8月~2008年12月收治病人院内感染率较2002年6月~2005年8月明显下降。结论:通过加强护理,可以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杨青丽李盘云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对策
静灵口服液配合针刺治疗儿童多动症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08年
王瑞李盘云高胭
关键词:针刺疗法儿童
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09年
目的:探寻引起输液外渗的常见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正确选择血管、熟练穿刺技术、减慢输液速度、加强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等措施有效减少输液外渗发生率。结果:在对护士和患儿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下,降低了患儿输液外渗发生率,减轻了患儿的痛苦。结论:对输液外渗的原因及时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李盘云崔荣霞
关键词:新生儿静脉输液护理
合同制护士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为了配合医院的编制改革,改善护理人员严重缺编现象,保证医院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我院自 2004年陆续通过人才市场经过面试、考试、护理操作等考试,择优录取合同制护士以补充临床,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现将合同制...
杨青丽李盘云
文献传递
对73例高危儿微量血糖的监测及分析
2009年
李盘云杨青丽程金歌
关键词:高危微量血糖
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的呼吸道护理
2006年
目的 评价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的呼吸道护理的意义.方法 136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采用吸痰、吸氧和使呼吸道湿化等系统护理方法.结果 提高了血氧饱和度,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为患儿的救治争取了时间,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结论 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与正确细致的呼吸道护理密切相关,保持呼吸道通畅及进行有效地氧治疗是呼吸道护理的重要方面.
杨青丽周艳霞李盘云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呼吸道护理
浅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被引量:5
2006年
李盘云
关键词:浅静脉留置针临床护理质量常见并发症儿科应用抢救时间护理工作量
高频喷射通气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2007年
杨青丽李盘云程金歌
关键词:高频喷射通气呼吸衰竭护理
新生儿机械通气时有效吸痰的护理体会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时如何有效吸痰及护理。方法通过加强气道湿化、严格无菌操作、熟练吸痰方法、合理吸痰等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肺部并发症。结果本组21例患儿经机械通气及有效吸痰后全部抢救有效。结论通过加强气道护理、有效吸痰,可提高机械通气抢救新生儿衰竭的成功率。
李盘云杨青丽
关键词:新生儿机械通气吸痰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