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苹娟

作品数:14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食管
  • 6篇贲门癌
  • 5篇食管癌
  • 5篇肿瘤
  • 5篇家族
  • 4篇基因
  • 4篇基因组
  • 4篇基因组杂交
  • 4篇比较基因组杂...
  • 3篇食管癌高发区
  • 3篇食管肿瘤
  • 3篇腺癌
  • 3篇流行病学
  • 3篇癌组织
  • 2篇阳性
  • 2篇阳性患者
  • 2篇遗传易感
  • 2篇遗传易感性
  • 2篇易感
  • 2篇易感性

机构

  • 10篇郑州大学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二...
  • 2篇河南省食管癌...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平顶山市第一...
  • 1篇美国德州大学

作者

  • 14篇李苹娟
  • 13篇王立东
  • 10篇范宗民
  • 9篇郭涛
  • 8篇何欣
  • 7篇李琮宇
  • 6篇吴会芳
  • 6篇高珊珊
  • 6篇常志伟
  • 6篇张彦霞
  • 5篇宋昕
  • 5篇王苒
  • 5篇邵珊
  • 4篇尹艳春
  • 4篇申秋
  • 3篇刘保池
  • 3篇江亚南
  • 3篇孙哲
  • 3篇冯笑山
  • 3篇樊慧

传媒

  • 6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贲门癌家族史阳性患者比较基因组杂交变化特征
2009年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肿瘤家族史阳性/阴性患者基因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14例贲门癌家族史阳性和28例贲门癌肿瘤家族史阴性患者染色体基因组变化。结果贲门癌家族史阳性患者DNA拷贝数扩增高于阴性(>20%)者的染色体部位为20p(FH+50%与FH-21%),5p(FH+50%与FH-18%),6q(FH+43%与FH-18%),16q(FH+36%与FH-14%);贲门癌家族史阳性患者DNA拷贝数丢失高于阴性(>20%)者为4q(FH+43%与FH-14%)(P>0.05)。1q、3q、6q/p、7p、8q、13q/p、20q/p染色体部位DNA拷贝数扩增和1p、17q/p、19p染色体部位DNA拷贝数丢失在贲门癌家族史阳性和阴性患者中均超过20%(P>0.05)。结论20p、5p、6q、16q、4q、17q、18q、9p、22q可能存在与贲门癌遗传高易感性相关的关键基因;而1q/p、3q、6q/p、7p、8q、13q/p、20q/p、17q/p、19p可能存在与环境因素相关的贲门癌关键基因。
常志伟王立东秦艳茹李苹娟郭涛李吉林常志军范宗民何欣王苒宋昕
关键词:贲门癌比较基因组杂交遗传易感性家族史
河南林州青年与老年食管贲门癌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
1研究背景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特别是食管鳞状细胞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六大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分布差异,高低发区发病率可相差500倍。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及毗邻的安阳、辉县等地是...
李苹娟
关键词:食管鳞癌贲门腺癌比较基因组杂交中老年患者
文献传递
洛阳地区1996~2005年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468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动态观察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6~2005年收治的4 683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住院患者的例数、年龄和性别分布特征和规律.结果 4 683例患者中,食管癌3 648例,贲门癌1 035例,二者均为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提示食管癌和贲门癌仍然是洛阳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应加强对其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因素的研究.
张洛冯笑山王立东李苹娟王公平高社干
关键词:食管肿瘤贲门肿瘤
河南林州食管癌高发区反流性食管炎调查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居民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的流行特征,加深对食管癌变机理的了解。方法采用统一RE问卷对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508人进行逐一问卷调查。根据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评分,≥12分为阳性诊断标准。结果RE评分≥12分者28人(6%):女性RE检出率(4%,20/508)明显高于男性(2%,8/508)(P<0.05)。结论女性RE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与食管癌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的性别分布相反,也明显低于西方国家RE发生率,提示可能RE与食管腺癌关系较与食管鳞癌关系密切。
李苹娟王立东刘保池杨孟选申秋裴辉胡维信李琮宇吴会芳张梅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流行病学调查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高癌家族调查被引量:28
2006年
目的:了解食管癌家族聚集性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统一问卷调查表,逐户调查。对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448户1107人进行家系调查。结果:共收回264份问卷。264户中,有家族性食管癌共153户(58%)。直系三代中发生10例以上食管癌患者的家庭有5户(2%),7例患者的家庭有8户(3%),而三代中发生6例、5例、4例和3例食管癌的家庭分别为13户(5%)、21户(8%)、28户(11%)和46户(17%)。结论: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家族聚集性发生十分常见,提示遗传因素在食管癌变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李琮宇李苹娟吴会芳郭涛张彦霞邵珊王苒常志伟王智卿杜芳余炜伟范宗民王立东
关键词:食管癌流行病学调查
食管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中cyclinB1、p62、Koc、IMP1和Survivin自身抗体检测及其在癌组织中表达变化特征
2008年
目的探讨食管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中cyclinB1、p62、Koc、IMP1和Survivin自身抗体检测及其在癌组织中表达变化特征。方法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反应法和肿瘤相关抗原微阵列(包含5个重组的癌抗原蛋白cyclinB1、p62、Koc、IMP1和Survivin)检测376例食管和贲门各级病变患者(正常、癌前病变、癌)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同时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与血清对应的13例食管癌和16例贲门癌组织中上述5个相关抗原。结果在5个抗原中,虽然cyclinB1、IMP1和p62从正常食管到癌前病变、癌患者血清中和p62在正常贲门到癌前病变、癌患者血清中阳性百分率均具有线性升高趋势(P〈0,05),但单一抗体对食管和贲门癌的检出率均较低,而当应用多个抗原分析时,即在5个肿瘤相关抗原中至少有一个反应为阳性时,与单一抗体比较食管癌和贲门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提高了3~5倍/3~4倍,并且,癌患者和食管、贲门各级病变患者血清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P〈0.05)。在癌组织中,5个抗原均有阳性表达,cyclinB1、Koc、IMP1和Survivin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血清抗体的检出率(P〈0.05),血清中抗体阳性的抗原在同一患者癌组织中均可测得。结论肿瘤自身抗体的产生与相关抗原的表达有关,联合应用多个肿瘤相关抗原比应用单个肿瘤相关抗原分析食管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变化更能提高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检出率。
杜芳王立东孙哲范宗民高珊珊何欣齐义军江亚南郭涛常志伟吕晓东李苹娟尹艳春牛牧李江蔓李吉林焦新英常扶保张建营王凯娟代丽萍
关键词:贲门癌肿瘤相关抗原自身抗体
河南林州食管癌家族史阳性患者比较基因组杂交特征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家族史阳性患者基因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13例食管癌家族史阳性和32例食管癌家族史阴性患者染色体基因组变化。结果10q染色体部位DNA拷贝数扩增在食管癌家族史阳性患者为23%(3/13)而食管癌家族史阴性患者中无发生(P<0.05)。15q染色体部位DNA拷贝数丢失在食管癌家族史阳性为38%(5/13),明显高于食管癌家族史阴性的6%(2/32)(P<0.05)。3q、8q、7p、5p等染色体部位DNA拷贝数增加和3p、19q、9q等染色体部位DNA拷贝数丢失在食管癌家族史阳性和阴性患者中发生率均超过20%(P>0.05)。结论10q、15q可能存在与食管癌遗传高易感性相关的关键基因,而3q、8q、7p、5p、3p、19q、9q等可能存在与环境因素相关的食管癌关键基因。
常志伟王立东秦艳茹李苹娟范宗民郭涛宋昕王苒李吉林常志军何欣
关键词:食管癌比较基因组杂交遗传易感性家族史
食管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中多个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2
2006年
目的:探讨食管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中多个肿瘤相关自身抗体的变化特征及其在食管和贲门癌高危人群筛查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反应法和肿瘤相关抗原微阵列(包含8个重组的癌抗原蛋白:C-myc、p53、cyclinB1、p16、p62、Koc、IMP1和Survivin)检测376例食管和贲门各级病变患者(正常、癌前病变和癌)血清中的自身抗体。结果:在所检测的八种抗原中,p53、C-myc、cyclinB1、IMP1和p62从正常食管到癌前病变及癌患者血清中和p53、C-myc、p16、p62在正常贲门到癌前病变及癌患者血清中阳性百分率均具有线性升高趋势。单一抗体对食管和贲门癌检出率较低,p53在癌血清中的表达阳性率在所有抗原中最高,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中分别为23%(13/57)和21%(9/43)。但是,当应用8个抗原分析时,至少有1个反应为阳性时,其检出阳性率明显增高,食管和贲门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提高到63%(36/57)和61%(26/43),上述检测指标在正常食管和贲门与相应各级癌前病变和癌患者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多个肿瘤相关抗原比应用单个肿瘤相关抗原分析食管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变化能够提高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检出率。食管和贲门癌多个相关抗原微阵列的进一步优化有可能成为临床上食管和贲门癌和高危人群检测和早期诊断的非侵袭性方法。
杜芳王立东齐义军孙哲江亚南郭涛吕晓东李苹娟常志伟范宗民高珊珊何欣李吉林常扶保张建营
关键词:抗原肿瘤自身抗体食管肿瘤血清
贲门癌组织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测
2007年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CA)发生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81例贲门腺癌及其中20例癌旁正常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变化特征,并分析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肿瘤大体分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GCA组织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阳性率(72%,58/81)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1/20)(P<0.05)。GCA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肿瘤大体分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结论RASSF1A基因甲基化是GCA癌变过程中频发的分子事件,可能在GCA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邵珊王立东李苹娟吴会芳宋昕焦新英李吉林樊慧申秋张彦霞范宗民李琮宇高珊珊郭花芹尹艳春吴爱群邢国兰
关键词:贲门肿瘤腺癌RAS相关区域家族1A甲基化
青年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蛋白的表达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青年食管鳞癌(SCC)和贲门腺癌(GCA)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蛋白的表达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河南省林州地区青年SCC和GCA组织RASSF1A蛋白表达,将癌组织阳性结果分为弥漫型、灶性、镶嵌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SCC和GCA组织中RASSF1A阳性表达频率均较高(83%(10/12)vs89%(8/9)),与对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表达类型并不相同。食管鳞癌以镶嵌型(4例)和灶性(4例)较多,弥漫型(2例)次之;食管正常组织以乳头性(3例)和灶性(3例)较多,镶嵌型(2例)次之,无弥漫型表达;贲门腺癌组织以灶性为主(6例),镶嵌型(2例)次之,无弥漫型表达;贲门正常组织以弥漫型(5例)较多,另有灶性(4例)表达。RASSF1A蛋白表达与SCC和GCA的转移、分化和浸润程度无相关性。结论RASSF1A蛋白阳性表达是河南高发区青年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在食管和贲门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吴会芳王立东范宗民高珊珊任景丽王俊宽李吉林焦新英刘小莉邵珊李琮宇李苹娟张彦霞郭花芹尹艳春李江曼何欣邢国兰刘保池
关键词:青年食管鳞癌贲门腺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