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莉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充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性痴呆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2023年
- 目的 建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性痴呆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选择2021-01/2022-08月作者医院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病例272例为模型组;选择同期某医院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病例112例为验证组。收集可能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因素,在完成溶栓治疗后3个月内出现认知功能衰退或进行性认知功能损害则认为是出现了血管性痴呆。根据有无出现血管性痴呆将模型组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以LASSO回归分析筛选变量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血管性痴呆组与非血管性痴呆组患者吸烟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简称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血糖、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l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cyte ratio, PLR)、脂蛋白、D-二聚体、责任大血管狭窄程度、溶栓获益、关键区域梗死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ASSO回归模型筛选出9个潜在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冠心病史、血糖、SII、PLR、脂蛋白、D-二聚体、责任大血管狭窄程度及关键区域梗死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性痴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校准曲线结果显示,模型组与验证组预测曲线与标准曲线基本拟合。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性痴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935(95%CI:0.895~0.976);验证组AUC为0.888(95%CI:0.838~0.938)。模型组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性痴呆的概率阈值为0.10~0.85�
- 何苏隆世宇张扬威杜晓莉王海燕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溶栓血管性痴呆列线图
- 美金刚联合西酞普兰对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美金刚联合西酞普兰对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3月我院接诊的88例AD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予盐酸美金刚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氢溴酸西酞普兰片。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精神行为症状、认知功能、细胞外信号调节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1/2)通路、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突触可塑性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得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神经精神科问卷知情者版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RK1/2、CRE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神经生长抑制因子A(neurite growth inhibitor-A,Nogo-A)表达灰度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共出现6例(13.64%)不良反应,观察组共出现8例(18.18%)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金刚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较单独使用美金刚可有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及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激活ERK1/2、CREB信号通路,上调GAP-43、Nogo-A表达有关。
- 杜晓莉何苏王海燕李佳敏
- 关键词:美金刚西酞普兰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
- 盐酸曲唑酮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了解盐酸曲唑酮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研究组晚饭后服用盐酸曲唑酮50 mg,每天最高剂量不超过100 mg,对照组睡前0.5 h服用阿普唑仑0.8 mg,1周后根据患者反应调整剂量,两组均观察4周。治疗前、治疗每周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睡眠质量,以治疗4周末PSQI减分率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末,研究组有效率为85.71%(36/42),对照组有效率为92.86%(39/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P>0.05)。治疗1周后对照组PSQI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P<0.05),治疗2、3、4周时,两组PSQI进一步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1周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TE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曲唑酮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疗效与阿普唑仑相似,但不良反应较轻。
- 杜晓莉
- 关键词:卒中入睡和睡眠障碍曲唑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