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怀宇

作品数:41 被引量:23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1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2篇凹陷
  • 11篇东营凹陷
  • 11篇盆地
  • 6篇层序
  • 5篇油气
  • 5篇渤海湾盆地
  • 4篇沙河街组
  • 4篇准噶尔盆地
  • 4篇晚古生代
  • 4篇古地理
  • 4篇古生代
  • 3篇地层
  • 3篇地质
  • 3篇地质意义
  • 3篇盐岩
  • 3篇三角洲
  • 3篇碳酸
  • 3篇碳酸盐
  • 3篇碳酸盐岩
  • 3篇孔店组

机构

  • 22篇中国石化胜利...
  • 20篇中国石油化工...
  • 19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河北地质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海油田服务...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
  • 1篇胜利石油管理...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41篇杨怀宇
  • 15篇陈世悦
  • 7篇张鹏飞
  • 5篇刘惠民
  • 4篇李聪
  • 4篇杨俊生
  • 3篇刘鑫金
  • 3篇栾守亮
  • 3篇蒲秀刚
  • 3篇王永诗
  • 3篇巩建强
  • 2篇郭桦
  • 2篇时瑞坤
  • 2篇邱贻博
  • 1篇史冀忠
  • 1篇张倩
  • 1篇操应长
  • 1篇杨勇
  • 1篇王艳忠
  • 1篇许海红

传媒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内江科技
  • 2篇古地理学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地质科技通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河南科技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西北地质
  • 1篇断块油气田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湘西北地区震旦—三叠系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被引量:5
2009年
石门—桑植震旦系—三叠系地层中发育的储层主要包括两大类,即碳酸盐岩和砂岩。在对大量普通薄片、铸体薄片详细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孔隙的成因及结构,将石门—桑植震旦系—三叠系储层的储集空间划分为:原生残余粒间孔、次生粒间溶孔、次生粒内溶孔、窗格孔隙、超大溶蚀孔、裂缝。通过储层物性特征分析,认为沉积作用及成岩后生作用是该区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其中沉积相对储层物性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套地层中的储层类型多样,但储层物性较差,多数为低孔、低渗储层,只有上三叠统鹰嘴山组中的砂岩储集性能较好。
李聪陈世悦张鹏飞杨怀宇栾守亮
关键词:储集空间成岩作用孔隙类型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侏罗系层序与地层发育特征被引量:8
2007年
通过在地震、钻井、测井等资料上寻找识别层序界面标志,综合运用井-震联合、联井格架层序分析等方法,建立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地区侏罗系的层序划分方案。研究表明,该区侏罗系共划分为2个超层序,7个层序,第1个超层序包括JSQ1、JSQ2、JSQ3、JSQ4、JSQ5层序(相当于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和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第2个超层序包括JSQ6、JSQ7层序(相当于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上侏罗统齐古组)。研究区侏罗系各层序的地层展布在平面上呈现一种早期退积、晚期进积的旋回,地层发育特征为沉积建造与改造共同作用的结果。
杨怀宇陈世悦杨俊生吴采西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划分层序边界
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富有机质页岩层系震积岩发育特征及地质意义
2025年
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富有机质页岩中,发育大量与古地震活动有关的震积岩,围绕其开展研究不仅可以深入认识震积岩和富有机质页岩,而且对页岩油气勘探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岩心和薄片观察,识别出的震积岩包括软沉积物变形层和震浊积岩。研究区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类型包括小褶皱、液化砂岩脉、负载构造、球枕构造、串珠状构造、布丁构造、小断层和自碎角砾岩。震浊积岩为深湖沉积物滑塌形成的厚度小于2cm的浊积层。古地震活动导致沉积物发生液化和脆性变形,造成沉积物的流动、失稳、压实和破裂,最终形成软沉积物变形和震浊积岩。受震中距、古地形坡度和陆源碎屑输入强度的影响,湖盆中心富有机质页岩层系中震积岩的发育规模较湖盆边缘砂泥岩互层层系明显减小。震积岩的发育对于油气的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也可以作为潜在的页岩油气储层。
侯中帅陈世悦杨怀宇张顺梁钊
关键词:震积岩古地震东营凹陷
基于储层反演定量预测技术对沉积相应用的研究
2020年
应用岩比法或相比法的传统沉积相研究方法具有不确定性强、精度不高的劣势,难以满足岩性油气藏边界的准确刻画。以草桥北坡王955井区为例,综合运用基于曲线重构技术、地震反演技术对井间和无井区砂岩进行定量预测,最终实现沉积相边界的准确刻画。研究表明,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可较好地反映目标砂体的平面展布规律,特别是针对研究区滩坝砂薄储层的预测效果好,为最终实现草桥王955块井间及无井区沉积相的边界刻画提供保障。
杨怀宇
关键词:沉积相储层反演
中上扬子地区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相发育特征及组合模式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混合沉积是沉积学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研究区古生界沉积岩石类型多样,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交替出现,为混合沉积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例。在古生代地层沉积格架系统研究基础上,对研究区各时期沉积格局及演化规律进行分析。经过基础性研究后,认为研究区发育以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沉积为代表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台地以及以早寒武世沉积为代表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陆棚沉积2种混积相。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台地是主要发育于陆源碎屑滨浅海、砂泥质潮坪与碳酸盐缓坡或台地的过渡地带的台地沉积。混积陆棚是指同时发育碎屑岩与碳酸盐岩2种沉积的陆棚。研究区混合沉积主要发育于早古生代早期的镶边碳酸盐岩台地—欠补偿盆地组合和泥盆纪—二叠纪碎屑岩潮坪—碳酸盐岩台地组合内。
张鹏飞陈世悦杨怀宇马士坤
王家岗—八面河地区潜山残留地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被引量:2
2018年
东营凹陷南坡王家岗—八面河地区潜山勘探程度很低,复杂的残留地层结构及其发育模式认识不清严重制约潜山的精细勘探。本文综合运用野外岩石地层对比、古生物时代划分与地震资料标定和追踪等多方法联合分析,初步明确残留地层的平面展布特征,同时基于构造演化恢复技术明确多期构造运动对地层剥蚀、残留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研究区遭受印支运动挤压成山、燕山运动拉张裂陷等多幕构造运动影响,残留地层表现为近东西向"跷跷板"式的产状模式;一系列北西向断层控制着中—古生界沿北西向展布,北西向断层上升盘地层普遍剥蚀严重,下降盘中生界具有"近厚远薄"特征、上古生界具有"薄底或凸底"特征而下古生界厚度则较为稳定。
杨怀宇
关键词:东营凹陷
古湖泊水介质条件对混积岩相组合沉积的控制作用——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为例被引量:16
2022年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浊积岩油藏是重要的油气增储领域,由于沉积期水体富灰特征明显,从而严重影响了地球物理预测精度及储层的品质。基于沉积水介质与富灰混积岩相组合具有一定成因联系,综合利用井孔、地震以及岩心的古生物、微量元素、粘土矿物、碳氧同位素等多种测试分析,在岩相组合划分及其水介质环境解剖基础上,综合多种方法量化恢复古湖盆水介质(盐度、水深)条件,从而探讨水介质条件对混积岩相组合的控制机理。研究表明,东营凹陷沙三段岩相组合可划分为7种,其中含灰混积类型有5种;古气候、古物源及深部流体直接控制着陆相湖盆的古水介质条件,碳酸盐含量受控于湖盆水体的盐度,富灰区主要分布于坨-胜断裂区、草北地区、中央背斜带及斜坡带地区,贫灰区主要分布于淡水物源注入区及深洼区。因此,浊积岩下一步勘探的重点方向为前三角洲附近的淡水影响区和洼陷中心的淡水稀释区。
刘惠民杨怀宇张鹏飞韩同欣刘鑫金
关键词:沙河街组三段古近系东营凹陷渤海湾盆地
黔桂地区石炭纪岩相古地理研究
2010年
黔桂地区石炭是发育了一套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夹杂一些滨海相砂岩及半深海相泥岩的沉积建造。本次研究通过野外实际资料,结合研究区大量的古地理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认为黔桂地区沉积相类型主要有台地相、台地边缘、台盆相。石炭系时期黔桂地区主要泥盆纪的古地理格局,有煤系发育。
郭桦杨怀宇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石炭纪
东营凹陷南坡原油物性差异特征与成因被引量:1
2022年
东营凹陷南部斜坡带沙河街组各含油层系原油物性差异大,油性认识不清造成优质储量难以发现。通过开展研究区大量油藏的原油物性(密度、黏度、凝固点及含蜡量)解剖,明确斜坡带油藏的原油物性分布规律,进一步剖析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东营南坡原油物性可分为3类:分别为沙二—沙三型(高密高黏型)、沙四型(低密低黏型)和孔店型(高凝高蜡型)。剖析成因认为,沙二—沙三型原油主要是由于埋藏较浅造成生物降解严重,形成高密度和高黏度的油性特征;沙四型为优质原油型,并依据黏温拐点、烃源岩埋深及地温梯度确定早期低熟油的运移边界;孔店型原油则来自于深层孔店组烃源岩的贡献,其生烃母质造成其高凝高蜡的油性特征。勘探潜力来看,研究区沙四型油性最好,沙二—沙三型稠油可通过注气热采实现开发,孔店型原油待试采工艺进一步改善后可作为后备储量阵地。
杨怀宇
关键词:东营凹陷
雪峰陆内多期复合造山带震旦—三叠纪沉积演化特征被引量:24
2011年
笔者通过对雪峰及其两侧震旦纪—三叠纪的地层沉积特征进行相关的野外调查和室内总结,基本明确了雪峰地区自震旦纪以来的隆凹变迁规律。根据雪峰地区的隆凹特征及古地理属性将雪峰地区震旦纪—三叠纪的构造沉积演化历程划分为五大阶段,分别为早震旦世—中奥陶世的斜坡-陆棚-盆地阶段;晚奥陶世—晚石炭世的隆起剥蚀阶段;二叠纪的碳酸盐岩台地阶段;早三叠世的碳酸盐质陆棚阶段和中三叠世—白垩纪的隆起—陆相山间盆地阶段。笔者从沉积角度证明雪峰的演化属性并非一个"古陆区",而是一个多期复合叠加的陆内造山带。
李聪陈世悦张鹏飞杨怀宇陈丽华
关键词:陆内造山带雪峰隆起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