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昕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
  • 3篇地下水
  • 2篇墩基
  • 2篇墩基础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抛石
  • 2篇抛石防护
  • 2篇桥墩
  • 2篇桥墩基础
  • 2篇自养
  • 2篇局部冲刷
  • 2篇基质
  • 2篇反应器
  • 2篇冲刷
  • 1篇对硝基氯苯
  • 1篇悬索
  • 1篇悬索桥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饮用水中

机构

  • 8篇同济大学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作者

  • 8篇杨昕
  • 5篇李海翔
  • 4篇夏四清
  • 4篇钟佛华
  • 2篇梁发云
  • 1篇张文明
  • 1篇张彦浩
  • 1篇姜维
  • 1篇葛耀君
  • 1篇邵亚会
  • 1篇彭君
  • 1篇梁郡

传媒

  • 2篇水处理技术
  • 2篇结构工程师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第二届环境污...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膜生物反应器与氢基质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进展
膜生物反应器(MBR)与氢基质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HFMBfR)是近年来新兴的两种高效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有广泛的水资源化利用空间.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将对污水生物处理中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性、污染物质的降解机制、种群结构...
夏四清姜维李海翔杨昕梁郡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分子生物学技术
文献传递
利用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去除地下水中的Cr(Ⅵ)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hydrogen-based membrane biofilm reactor,MBfR)生物去除地下水中的Cr(Ⅵ).MBfR膜表面氢自养还原菌利用氢气作为电子供体,进行自养还原反应,使水中Cr(Ⅵ)还原为Cr(Ⅲ),形成沉淀而去除.通过培养生物膜、改变进水Cr(Ⅵ)质量浓度和氢分压,启动驯化120 d后Cr(Ⅵ)去除率达83%,NO3--N去除率高于99%.3种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表明:氢分压、NO3--N负荷和pH值对Cr(Ⅵ)的去除有影响.增加氢分压有利于Cr(Ⅵ)的去除;而NO3--N负荷的增加则导致Cr(Ⅵ)去除效率降低;Cr(Ⅵ)还原对pH值较为敏感,最佳pH值为7.0(最高去除率达78.2%),pH值小于7.0或大于8.0时都会造成去除率显著降低.试验表明,利用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含Cr(Ⅵ)以及NO3--N和Cr(Ⅵ)污染共存的地下水体具有一定应用潜力,关键控制因素有氢分压、NO3--N质量浓度和pH值.
夏四清杨昕钟佛华李海翔
关键词:影响因素地下水
氢自养生物还原去除地下水中对硝基氯苯(p-NCB)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批式实验讨论了氢自养还原菌在厌氧条件下,利用氢气作为电子供体还原地下水中对硝基氯苯的可行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氢自养菌能利用氢气生物还原对硝基氯苯,并产生中间产物对氯苯胺,继而进一步还原脱氯产生苯胺,该过程可提高对硝基氯苯的可生化性。对硝基氯苯在初始阶段还原速率较快,最高去除速率达到610μg/(L.d),随后逐渐降低达到稳定。影响因素实验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提高对硝基氯苯浓度对其去除率影响较小,但硝基进一步还原和脱氯效果降低;氢自养菌还原硝基氯苯的最适宜pH值在7.0~8.0之间;水中的硝酸盐和对硝基氯苯对电子供体存在竞争,硝酸盐反硝化对对硝基氯苯还原具有抑制作用。
李海翔杨昕钟佛华李俊英夏四清
关键词:对硝基氯苯地下水
饮用水中氯酚的去除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氯酚类(Chlorophenols,CPs)化学物质具有高毒性和强烈刺激性气味,能够在环境中长期残留,并通过生物累积对生态和人体的健康安全产生危害,因此受到大量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重点分析了氯酚类物质在国内外饮用水及天然水体中的污染现状,介绍了该类物质的主要去除方法及原理,包括物理吸附、氧化还原和生物降解等,同时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最后进一步探讨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热点与方向。
杨昕钟佛华张彦浩李海翔
关键词:物理吸附生物降解
桥墩基础局部冲刷抛石防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抛石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桥墩基础局部冲刷防护措施之一,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系统总结了清水冲刷和动床冲刷条件下的抛石破坏机理,分析了影响抛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抛石粒径、抛石设置位置、抛投范围、抛石层厚度和抛石级配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评述,并对比分析了抛石稳定性的主要分析方法。针对现有抛石防护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抛石防护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和可能的改进措施。
杨昕梁发云
关键词:抛石防护稳定性影响因素
风障对大跨度悬索桥抗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以主跨1 650 m中央开槽钢箱梁悬索桥为对象,进行了主梁的有风障和无风障节段模型颤振和测力风洞试验,分别对比研究了风障对颤振临界风速和气动三分力系数的影响,并利用测力试验获得的三分力系数计算分析了风障对静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障不会降低大跨度悬索桥的颤振稳定性;风障增大了阻力系数,减小了升力系数,在-6°—12°范围内风障使升力矩系数减小,在-12°—-7°范围内,风障使升力矩系数增大;风障不会降低大跨度悬索桥的静风稳定性,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静风失稳,尤其是在负攻角和零攻角时。
张文明杨昕葛耀君邵亚会
关键词:风障悬索桥颤振三分力系数静风稳定
氢自养还原菌去除地下水中硫酸盐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批式试验研究了以氢气为电子供体的氢自养还原菌对SO42-的还原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氢自养还原菌还原SO42-的适宜温度为30~35℃;在pH为7.5~8.0时SO42-还原效果最好,当pH高于9.0时还原菌活性受到影响;提高SO42-负荷,还原速率随之升高,但SO42-去除率降低;NO3-对SO42-还原具有抑制作用,表现为SO42-去除率随NO3-负荷的升高而显著降低。
杨昕夏四清李海翔钟佛华
关键词:地下水硫酸盐
桥墩基础局部冲刷抛石防护性能波流水槽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桥墩基础局部冲刷防护措施之一,抛石防护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波流水槽模型试验,研究了抛石粒径、抛石层厚度和抛投范围等主要设计参数对抛石防护效果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规范关于抛石粒径的选取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抛石配置方式能有效地减小桥墩基础局部冲刷,使冲刷平衡时间延后;抛石层厚度为3~4倍抛石粒径、抛投范围为3倍桩径时,防护效果和经济性较佳;对于抛石粒径的选取,流速较大时,美国规范的计算结果偏大,而中国规范则偏小,流速较小时,建议可以采用工程经验方法确定。
梁发云彭君杨昕
关键词:桥墩基础抛石防护冲刷深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