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明
- 作品数:83 被引量:385H指数:11
-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甘肃秦王川引大灌区豌豆品种比较试验被引量:1
- 2010年
- 针对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区豌豆产业化发展要求,在兰州秦王川豌豆育种基地对引进国内外的18份优异豌豆品种资源,以当地主栽品种半无叶型品种mz-1、普通蔓生型品种定豌1号为对照,进行品种(系)比较试验。通过结果分析,筛选出优异品种(系)5个,可根据当地不同用途选择种植,实现品种的更新换代;同时选出生长习性、粒型、粒色、百粒重、抗病性等方面具有优异性状的品种,可用作育种亲本。
- 陆建英杨晓明杨峰礼王昶
- 关键词:豌豆品种比较试验引大灌区
- 4种杀菌剂对豌豆白粉病的防效初探被引量:3
- 2011年
- 豌豆是重要的食用豆类作物.在世界范围内均有种植,在我国常年种植面积约为140万hm^2,占世界总量的15.7%,是我国的优势作物。
- 王昶杨晓明陆建英杨峰礼
- 关键词:豌豆白粉病杀菌剂防效豆类作物种植面积
- 豌豆种质资源抗绿豆象鉴定被引量:5
- 2014年
- 豌豆(Pisum sativum L.)仓储期间,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L.)较豌豆象(Bruchus pisorum L.)危害程度更大。在室温条件下,对256份豌豆资源采用饱和侵染法接种绿豆象,鉴定各资源的抗性情况。结果显示,供试的256份豌豆资源均达到饱和侵染。粒色为浅色(浅黄、淡粉、黄绿)、绿色和深色(褐色、褐麻等)的豌豆资源,绿豆象卵孵化并形成蛀孔的豆粒数量分别为8.19±7.40、13.23±7.18和2.66±4.31个/处理,差异显著(P<0.05)。来源为国外、国内春播区和国内秋播区的豌豆资源,绿豆象卵孵化并形成蛀孔的豆粒数量分别为10.26±6.64、6.96±7.82和4.21±5.48个/处理,差异性显著(P<0.05)。表明粒色较深的豌豆具有较强抗性,来源于秋播区的豌豆种质具有较强抗性。
- 仲伟文杨涛段灿星姜俊烨王芳杨晓明宗绪晓
- 关键词:豌豆绿豆象粒色抗性鉴定
- 高产多抗豌豆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及应用
- 杨晓明朱振东王昶闵庚梅孙素丽张丽娟陆建
- 项目所属学科作物遗传育种。
对中国豌豆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和评价,筛选出抗白粉病、耐根病、抗枯萎病、抗豆象等优异种质172份,首次构建了中国豌豆育种核心种质;陇豌5号抗性由单隐性基因er-2控制;从陇豌5号、G000396...
- 关键词:
- 关键词:豌豆品种选育遗传育种套种
- 抗白粉病豌豆种质资源田间筛选被引量:8
- 2015年
- 以国内外收集的436份豌豆资源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自然感病的条件下,每份材料选10株,每株调查上部10片叶的病情级别,计算病情指数,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同时对鉴定出的抗白粉病豌豆材料进行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记载,旨在筛选出抗白粉病的豌豆优良种质资源,为今后抗性材料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以利于加速豌豆抗性遗传育种进程。鉴定结果显示,436份材料中,抗病资源35份,占8.03%,其中11份高抗(HR),占2.52%;6份抗病(R),占1.38%;18份中抗(MR),占4.13%。综合抗白粉病性与农艺性状优良性,筛选出半无叶型豌豆抗白粉病资源‘RZ-1-1’、‘X9002’、‘1702’、‘MP1811’,普通蔓生型豌豆抗白粉病资源‘DX23’、‘DX25’、‘定褐’、‘黑眉’、‘所427’、‘所430’可进一步加以利用。
- 陆建英杨晓明王昶杨发荣张丽娟
- 关键词:豌豆白粉病种质资源
- 甘肃高寒阴湿区豌豆根腐镰刀菌种群及致病性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甘肃省高寒阴湿区豌豆镰刀菌根腐病的病原有5种,即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茄病镰刀菌蓝色变种(Fusarium sola-ni var.coeruleum)、半裸镰刀菌(Fusarium semitec-tum)、单隔镰刀菌(Fusarium dimerum)、拟丝孢镰刀菌(Fusarium trichothecioides)。茄病镰刀菌致病性最强,拟丝孢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蓝色变种次之,半裸镰刀菌和单隔镰刀菌的致病性较弱。其中半裸镰刀菌、单隔镰刀菌、拟丝孢镰刀菌是中国豌豆病原菌上的新纪录。
- 刘小娟侯思雯杨晓明李敏权
- 关键词:豌豆镰刀菌病原鉴定根腐病
- 豌豆根瘤共生植株生长和光合荧光特性对水分胁迫的响应被引量:7
- 2020年
- 采用盆栽法,研究3种不同水分条件下接种和不接种根瘤菌(15735菌株,Da99菌株)的2种豌豆植株(‘定豌8号’‘陇豌6号’)单株结瘤数、株高、生物量、根冠比、SPAD值、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变化,以期从生长和光合荧光特性的角度明确豌豆根瘤共生植株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根瘤共生豌豆植株的单株结瘤数、株高、生物量、根冠比、SPAD值、Pn、Gs、Tr和Fv/Fm在水分胁迫下均高于不接菌处理,而Ci表现出不同的变化,在苗期充分和轻度胁迫下根瘤共生豌豆的Ci高于不接菌处理,在重度胁迫下低于不接菌处理,接种15735菌的‘定豌8号’在花期也表现出相同规律。在花期和结荚期的轻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下根瘤共生豌豆植株的Ci均低于不接菌处理。同时不同根瘤菌对豌豆植株在水分胁迫下的影响不同,在轻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下,接种15735菌与2种豌豆的匹配性优于接种Da99菌,且显著促进了豌豆植株的生长。说明接种根瘤菌可以减轻水分胁迫下豌豆植株受到的光抑制程度,并提高PSⅡ反应中心的活性,从而提高豌豆的抗旱性,但不同菌与豌豆植株的匹配性不同,选择与豌豆匹配性好的根瘤菌是有效提高其抗旱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 马蕾李胜李胜陈桂平柴强杨晓明
- 关键词:豌豆水分胁迫叶绿素荧光参数
- 5种茎叶除草剂对春播豌豆田间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 为研究对春播豌豆安全高效的除草剂种类及其剂量,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对5种茎叶除草剂进行综合防效试验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所选用除草剂均可作用于豌豆田.其中108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450-600ml/hm2对杂草...
- 张丽娟王昶闵庚梅杨晓明
- 关键词:豌豆田间杂草茎叶除草剂防除效果
- 豌豆品系X9002抗白粉病基因鉴定被引量:13
- 2015年
- 白粉病是豌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严重经济损失。防治豌豆白粉病最有效、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方法是利用抗病品种。迄今,2个隐性抗白粉病基因er1、er2和一个显性抗白粉病基因Er3已在豌豆中被鉴定,其中er1基因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于抗病品种培育。er1基因隶属MLO基因家族,其抗性由豌豆Ps MLO1基因座位功能丧失产生。X9002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一个半无叶(afila)抗白粉病豌豆品系。本研究对X9002抗白粉病基因进行鉴定,开发用于抗白粉病基因选择的分子标记。遗传分析表明X9002对白粉病抗性由1个隐性单基因控制,SSR标记将该基因定位到豌豆第VI连锁群er1座位区域,标记AD60和c5DNAmet与其连锁。Ps MLO1基因序列分析发现,X9002存在一个未知大小和身份的片段插入,该类型突变也发生在含有er1-2等位基因的豌豆品种Stratagem和Franklin,表明X9002抗白粉病基因为er1-2。一个鉴定er1-2等位基因的功能标记Ps MLO1-650被开发,该标记为互引相标记,仅在感病植株中扩增,可以有效用于分子辅助选择。
- 王仲怡付海宁孙素丽段灿星武小菲杨晓明朱振东
- 关键词:豌豆白粉病抗病基因
- 缺铁黄化对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5
- 2007年
- 以生长在石灰性土壤上的鲜食葡萄(抗黄化品种红脸无核、玫瑰香,重度黄化品种藤稔、紫珍香)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抗缺铁黄化葡萄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素、光合能力,统计植株坐果率,分析比较果实品质。结果表明,黄化对葡萄植株的生长、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葡萄植株发生重度黄化时,整个植株从下部到顶部逐渐出现轻度—中度—重度黄化叶片,植株生长缓慢;黄化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较正常植株显著下降。黄化植株的绿叶、轻度、中度到重度黄化叶片叶绿素含量、Pn也显著递减;重度黄化植株紫珍香和藤稔坐果率极低,果粒大小和品质显著低于未黄化植株。
- 王翠玲杨晓明曹孜义
- 关键词:葡萄缺铁净光合速率坐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