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玉辉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十五”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心脏
  • 6篇心脏脂肪垫
  • 6篇脂肪
  • 6篇静脉
  • 5篇脂肪垫
  • 4篇电生理
  • 4篇有效不应期
  • 4篇肺静脉
  • 4篇不应期
  • 3篇上肺
  • 2篇电生理特性
  • 2篇动脉
  • 2篇心房
  • 2篇右肺
  • 2篇右上肺静脉
  • 2篇腔静脉
  • 2篇左心
  • 2篇窦房
  • 2篇窦房结
  • 2篇房室

机构

  • 10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0篇杨玉辉
  • 7篇刘雄涛
  • 7篇郑强荪
  • 6篇卢延生
  • 6篇王洪涛
  • 6篇洪昌明
  • 6篇董建军
  • 2篇曹铁生
  • 2篇段云友
  • 2篇陈洪茂
  • 2篇周宁
  • 2篇李娟
  • 1篇何勇
  • 1篇张宪伟
  • 1篇张超
  • 1篇高渊
  • 1篇金葵花
  • 1篇雷靖祎
  • 1篇张录兴
  • 1篇张中

传媒

  • 4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7
  • 6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犬右肺静脉脂肪垫对心房及右上肺静脉心房纤颤诱发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犬右肺静脉脂肪垫对心房及右上肺静脉心房纤颤(简称房颤)诱发的影响。方法:19只犬麻醉后经右侧剖胸消融去除前壁脂肪垫、下腔静脉和左心房之间脂肪垫,颈部离断双侧迷走神经。分别在未刺激、刺激和消融右肺静脉脂肪垫的情况下,观察心房及右上肺静脉有效不应期和房颤诱发变化。结果:19只犬中2只死于心室纤颤,其余17只顺利完成实验。与未刺激相比,刺激右肺静脉脂肪垫后高位右心房、右心房游离壁和右上肺静脉有效不应期缩短,各部位房颤均易诱发,同时,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度增加。右肺静脉脂肪垫消融后各部位有效不应期及房颤诱发与未刺激时相比无差异。结论:刺激右肺静脉脂肪垫促进了房颤的诱发。
杨玉辉郑强荪董建军王洪涛刘雄涛卢延生洪昌明
关键词:心脏脂肪垫有效不应期心房纤颤
消融犬心脏脂肪垫对电刺激诱发房颤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研究消融犬心脏脂肪垫对电刺激诱发房颤的影响。方法选用22只犬麻醉后经正中开胸(2只于开胸后不久死于室颤)暴露主动脉根部和上腔静脉中部的第三脂肪垫(SVC-AOFP)、右肺静脉脂肪垫(RPVFP)及下腔静脉、左房交界处脂肪垫(IVC-LAFP)。采用7F大头导管消融脂肪垫。分别测定基础状态下、脂肪垫消融后的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不应期离散度(dAERP)及肺静脉有效不应期(PVERP)。分别从左上肺静脉采取S1S1、S1S2两种诱发方案,在基础状态下及脂肪垫消融后分别诱发房颤。结果(1)脂肪垫消融后与基础状态下比较AERP自(137±16)ms延长至(147±16)ms;dAERP自(17.0±4.6)ms缩短至(12.0±4.3)ms;PVERP自(131±14)ms延长至(141±9)ms,消融后与基础状态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消融后以S1S1或S1S2刺激方案再次诱发房颤,S1S1平均起搏周长自(173±25)ms缩短至(145±21)ms,起搏周长消融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S1S2刺激未能诱发。结论消融犬心脏脂肪垫影响肺静脉和心房的电重构,不利于房颤的诱发。
王洪涛郑强荪董建军杨玉辉刘雄涛卢延生洪昌明
关键词:心脏肺静脉导管消融术电生理学技术心脏
犬心脏第3脂肪垫对左心房及左上肺静脉电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犬心脏第3脂肪垫(SVC-AO FP)对左心房及左上肺静脉有效不应期(PERP)及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离散度的影响。方法10只犬麻醉后,自颈部离断并结扎双侧迷走神经,正中开胸暴露SVC-AO FP,右肺静脉(RPV)及下腔静脉(IVC)脂肪垫。消融RPV和IVC后,分别测定基础状态下、SVC-AO FP刺激后、SVC-AO FP消融后的左AERP、不应期离散度(dAERP)及左上PERP。结果SVC-AO FP刺激后AERP从基础状态下的(135±14)m s缩短至(106±16)m s(P<0.05),消融后延长至(140±9)m s;dAERP从(15±4)m s,增加至(26±6)m s(P<0.05),消融后为(11±9)m s;PERP从(131±12)m s缩短至(108±17)m s(P<0.05),消融后的延长至(136±10)m s。结论刺激犬心脏SVC-AO FP缩短心房和肺静脉的有效不应期,增加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度。左心房及左上肺静脉的迷走神经支配部分可能直接来自SVC-AO FP。
王洪涛郑强荪杨玉辉董建军刘雄涛卢延生洪昌明
关键词:心脏脂肪垫左心房左上肺静脉有效不应期
兔急性肺动脉高压模型的左心功能变化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肺动脉血栓栓塞所致兔急性肺动脉高压模型的左心功能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模拟人体血栓栓子脱落造成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过程建立兔急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同步采用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收缩压及超声评价栓塞前、后左心功能。结果与栓塞前相比,栓塞后心腔几何形态显著改变,每搏量明显减低(P<0.05),左室射血分值、小轴缩短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尖瓣E峰峰值血流速度减低,E/A<1,组织多普勒e/a<1(P<0.05)。结论兔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可以导致左心舒张功能减低,而左心收缩功能影响较小。
李娟段云友陈洪茂周宁曹铁生杨玉辉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肺动脉高压左心功能
高危交感风暴一例抢救体会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提高对高危交感风暴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高危交感风暴,分析诊断与治疗体会。结果患者因间断性心悸、劳累后气短入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示左冠脉前降支、右冠脉中段狭窄。入院第15天晨无明显诱因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等阿斯综合征表现,心电监护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9 h内频繁发作15次,诊断为交感风暴,经心前区叩击、电复律、临时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静脉注射及口服美托洛尔等救治措施,病情缓解。病情稳定后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未再发作。结论尽早诊断并实施有效电复律、恰当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及时置入临时起搏器等是交感风暴抢救成功的关键。
金葵花杨玉辉何勇张录兴李军
关键词:心律失常交感风暴心动过速
兔急性肺动脉高压的上腔静脉血流速度频谱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肺动脉血栓栓塞所致兔急性肺动脉高压上腔静脉血流速度频谱的特征及其意义。方法:建立肺动脉血栓栓塞所致兔急性肺动脉高压模型,经右锁骨上窝切面对肺栓塞前后的上腔静脉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测,并同步进行右心导管肺动脉压力测定。结果:健康新西兰兔30只,5只发生急性右心衰竭,25只成功建立急性肺动脉高压模型;二维超声显示上腔静脉内径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显著正相关(r=0.594,P=0.002);频谱多普勒显示上腔静脉血流频谱心室收缩期向心波(S)峰值速度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显著负相关(r=-0.692,P=0.000);心室收缩末期离心波(Vr)峰值速度于轻度肺动脉高压时明显增高,随肺动脉压力的升高逐渐降低,至重度时接近栓塞前水平(r=-0.292,P=0.157);而Vr/S值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显著正相关(r=0.698,P=0.000),较栓塞前显著增高(P<0.05)。结论:急性肺动脉高压上腔静脉血流频谱S波峰值速度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显著负相关,而Vr/S值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显著正相关,可能对其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陈洪茂段云友周宁李娟杨玉辉曹铁生
关键词:肺栓塞
消融犬右肺静脉脂肪垫对心房及右上肺静脉电生理特性及房颤诱发的影响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消融右肺静脉脂肪垫对心房及右上肺静脉电生理特性及房颤诱发的影响。方法犬18只分别在颈部迷走神经未刺激和刺激的情况下,观察射频消融肺静脉脂肪垫前后心房不同部位及右上肺静脉有效不应期、房颤诱发率及房颤诱发窗口的变化。结果在刺激迷走神经的情况下,与消融前相比,消融后高位右心房有效不应期延长(P<0.05),其余部位有效不应期无显著差异,消融后高位右心房房颤诱发率降低(P<0.01),房颤诱发窗口变窄(P<0.05),左心房(P<0.01)及右上肺静脉(P<0.01)房颤诱发率升高,诱发窗口增宽。同时,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度增加(P<0.01)。结论消融右肺静脉脂肪垫使高位右心房房颤诱发率降低及房颤诱发窗口变窄,却使左房、右上肺静脉房颤诱发率升高及房颤诱发窗口增宽。
杨玉辉郑强荪董建军王洪涛刘雄涛卢延生洪昌明
关键词:心脏脂肪垫有效不应期
干预犬下腔静脉脂肪垫对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的影响
2006年
目的通过不同干预方法,观察犬下腔静脉脂肪垫对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6只犬开胸暴露下腔静脉脂肪垫,首先以固定的输出频率(20Hz)连续电刺激下腔静脉脂肪垫30 s,测量刺激前和刺激时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SNRT(cSNRT)及AH、HV、RR间期变化;然后在直视下心外膜射频消融脂肪垫,再测定迷走神经刺激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14只完成试验。当电刺激下腔静脉脂肪垫时,AH间期与刺激前比较明显延长(122.2±12.4 m s vs 82.5±10.3 m s,P<0.05),其余指标未发生明显变化。电刺激通常在2 s内起效,AH间期随刺激电压增加而延长,在刺激停止3 s内恢复。射频消融下腔静脉脂肪垫后,刺激左右颈部迷走神经,SNRT、cSNRT及RR间期与刺激前比较有明显变化(分别为696.4±54.9 m s vs 467.5±45.4 m s;296.3±20.5 m svs 164.5±20.1 m s,400.3±39.1 m s vs 210.1±14.5 m s,P均<0.05),但AH间期及HV间期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刺激下腔静脉脂肪垫可使房室传导延迟,而不影响窦房结功能。消融下腔静脉脂肪垫可以消除迷走神经对房室结的支配。
董建军郑强荪杨玉辉王洪涛刘雄涛卢延生洪昌明
关键词:心脏脂肪垫窦房结房室传导
犬下腔静脉脂肪垫对心脏电生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心外膜下腔静脉脂肪垫(IVCFP)的生理功能特点,探讨其对房颤时快速心室率控制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频电流刺激和射频消融的方法,观察刺激或消融IVCFP前后窦房结和房室传导功能的变化;采用S1S1程序刺激诱发房颤,观察刺激IVCFP对诱发房颤时心室率的影响。结果完成试验犬12只,刺激或消融IVCFP前后,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及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c)均没有变化;但是刺激IVCFP可使房室传导功能降低,A-H间期较刺激前明显延长(122±12 m svs82±10 m s,P<0.05);消融脂肪垫后,迷走神经所介导的负性房室传导作用完全消失。诱发房颤时,刺激IVCFP可以使诱发房颤的平均心室率降低。结论IVCFP可选择性地支配房室结,而不影响窦房结功能。IVCFP刺激可能为房颤时快速心室率的控制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董建军郑强荪杨玉辉王洪涛刘雄涛卢延生洪昌明
关键词:心脏脂肪垫窦房结房室结迷走神经
自主神经系统对在体兔急性心肌梗死跨室壁有效不应期离散度的影响
2007年
目的为探讨自主神经系统对在体家兔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跨室壁3层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ERP)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分别在基础和心肌梗死状态下,在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刺激的过程中,用自制复合电极结合程序电刺激法测定家兔在体基础和梗死时心外膜心肌、中层心肌和心内膜心肌的ERP,并计算跨室壁ERP的离散度(TDERP)。结果在基础状态下,交感神经刺激能缩短3层心肌细胞的ERP,中层心肌细胞的ERP缩短最明显,TDERP由(21±17)ms增加到(30±16)ms(P<0.05);迷走神经刺激能延长3层心肌的ERP,心内膜心肌ERP增加明显,TDERP由(21±17)ms降低到(24±18)ms,差异无显著性。在AMI后30 min,交感神经刺激延长3层心肌细胞的ERP,其中中层心肌细胞的ERP增加最明显,与基础状态下交感刺激相比,TDERP由(30±16)ms增加到(38±11)ms(P<0.05);迷走神经刺激时TDERP为(21±13)ms,与基础状态(24±18)ms迷走刺激相比,TDERP无显著变化。结论AMI后,交感神经兴奋能增加TDERP;迷走神经兴奋对TDERP无显著影响。
雷靖祎郑强荪高渊张超刘雄涛杨玉辉张中张宪伟刘文秀
关键词:自主神经系统有效不应期家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