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白血
  • 3篇血液
  • 3篇白血病
  • 2篇血液病
  • 2篇血液病患者
  • 2篇医院感染
  • 2篇三氧
  • 2篇三氧化二砷
  • 2篇细菌
  • 2篇粒细胞
  • 2篇粒细胞白血病
  • 2篇淋巴
  • 2篇化疗
  • 2篇急性
  • 2篇骨髓
  • 2篇病患
  • 1篇蛋白
  • 1篇低丙种球蛋白...
  • 1篇地西他滨

机构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安庆市立医院

作者

  • 9篇杨达天
  • 4篇钟龙
  • 4篇梁虹
  • 4篇姚福生
  • 3篇姚福生
  • 3篇徐海涛
  • 3篇吴有智
  • 3篇陈荃宏
  • 3篇严红
  • 3篇詹杨
  • 3篇詹扬
  • 3篇赵海军
  • 2篇梁虹
  • 2篇严红
  • 2篇陆佳
  • 2篇钟龙
  • 2篇徐海涛
  • 1篇朱晓佳
  • 1篇曹亮
  • 1篇杨震

传媒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安徽医专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用于化疗药物的多功能配药器及配药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化疗药物的多功能配药器及配药方法,本发明对于肿瘤科、血液内科等化疗药物的配药工作主要是通过设置的取药机构、配药存放机构、定量配比调控机构与混料组件之间的配合使用来完成的;对于各种药物的添加以及到最终药液的...
陆佳吴有智陈子博钱菊云宣元芬姚福生严红徐海涛梁虹钟龙詹扬杨达天陈非陈丹桂王丽红胡贤余璐
三氧化二砷联合小剂量MA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小剂量MA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后的血液学、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及急变率的改变,从而为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寻找的新的方法。方法:三氧化二砷联合小剂量MA方案:三氧化二砷10mg/d,d 1~28;小剂量的MA方案:米托蒽醌10mg/d;d 1~3;阿糖胞苷(Ara-c)50 mg/d,d 1~14;28d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统计血液学缓解率,每半年检查pH染色体,并且与单独使用羟基脲治疗CML对照比较。结果:三氧化二砷联合小剂量MA方案治疗25例,3个月后有21例获得血液学完全缓解,缓解率80.4%;羟基脲组25例,3个月后有13例获得血液学完全缓解,缓解率52%(P<0.05)。观察36个月,三氧化二砷联合小剂量MA方案治疗组中有11例获得遗传学完全或部分缓解,缓解率44%,仅1例发生急变,急变率为4%。羟基脲对照组36个月无1例出现细胞遗传学缓解,有7例出现加速或急变,急变率为2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小剂量MA方案可显著提高CML患者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减少pH染色体阳性细胞,降低急变率,从而延长CML患者的生存期。
詹扬姚福生梁虹严红杨震杨达天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CML
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
2008年
目的观察氟达拉滨、阿糖胞昔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FLAG方案)治疗复发及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1例复发及难治性AL患者给予1~3个疗程FLAG方案化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难治及复发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7.1%(4/7例),75.0%(3/4例)。FLAG方案治疗总有效率为72.7%(8/11例)。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继发感染。结论FLAG方案对于复发及难治性AL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毒性及不良反应大多能够耐受。
姚福生詹杨梁虹严红陈荃宏钟龙吴有智杨达天赵海军
关键词:氟达拉宾急性白血病复发难治
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细菌分布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细菌分布特点。方法对近两年(2012年1月~2014年2月)我院诊治的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118例院内感染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由革兰氏阴性杆菌组成(74株,占62.7%),最常见的为大肠埃希氏菌(41株,占34.7%)和肺炎克雷伯菌(19株,占16.1%)。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为呼吸道感染为主,总共87例(占73.8%),其次为血流感染(12例,占10.2%)。结论通过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细菌的培养、分离,了解这些细菌的分布特点以及易感部位,对于临床医护人员制定正确的诊疗及宣教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杨达天姚福生张林詹扬徐海涛赵海军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细菌分布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在新诊断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初治DLBCL患者治疗前血清丙种球蛋白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根据丙种球蛋白水平,将患者分为低丙种球蛋白组(15例)和正常/高丙种球蛋白组(58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总生存期和疾病无进展生存期的差异,并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在低丙种球蛋白组DLBCL患者中,高IPI评分、Ann Arbor分期(Ⅲ~Ⅳ)、β2微球蛋白水平高于正常上限、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高于正常上限以及B症状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高丙种球蛋白组(P<0.05)。低丙种球蛋白组DLBCL患者的总生存期和疾病无进展生存期更短(P<0.05)。Cox回归分析发现,高IPI评分和低丙种球蛋白是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初治DLBCL患者的丙种球蛋白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低丙种球蛋白是远期总生存期和疾病无进展生存期缩短的独立危险因素,值得临床关注。
徐海涛钟龙陆佳杨达天陈丹桂陈非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功能紊乱预后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细菌分布分析
2008年
目的了解血液病住院发生医院内感染患者中分离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收集住院患者临床分离菌株,用最小抑菌浓度(MIC)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细菌56株,主要分布于血液、痰液、尿液等,革兰阳性细菌占14.3%,革兰阴性细菌占85.7%。革兰阴性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最多,各有12株,分别占革兰阴性细菌的21.4%。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75.0%(8/12)和33.3%(2/6)。结论上述结果对血液系统疾病合并感染患者的经验性用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姚福生朱晓佳梁虹严红陈荃宏詹杨杨达天吴有智钟龙赵海军曹亮
关键词:血液病医院感染
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9例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患者使用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双诱导治疗,对高白细胞患者加用单一化疗药物高三尖衫酯碱(H)或柔红霉素(DNR),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予以输注血浆/纤维蛋白原。结果29例患者中26例完全缓解,完全缓解(CR)率89.66%;3例死于颅内出血。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较好。
姚福生詹杨梁虹严红陈荃宏钟龙吴有智杨达天赵海军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全反式维甲酸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细胞周期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化疗疗效的前瞻性分析
2021年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周期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27例化疗前中高危MDS患者细胞周期;应用地西他滨对MDS患者进行16周的化疗,根据IWG疗效标准对化疗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应用地西他滨治疗之后,17例患者病情稳定(SD),10例患者病情恶化(PD)。SD组的G0/G1期的比例为(96.349±6.535)%,PD组的G0/G1期的比例为(97.490±1.861)%,P值为0.587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期,SD组的比例为(3.332±5.895)%,PD组为(2.335±1.90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G2/M期,SD组的比例为(0.318±0.716)%,PD组为(0.155±0.21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周期与地西他滨化疗疗效之间没有相关性,不能作为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
詹扬王丽红钟龙陆佳徐海涛杨达天陈丹桂陈非姚福生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流式细胞术细胞周期地西他滨
T淋巴细胞亚群与白细胞介素-6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细胞比例与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5例初治MM患者及10例对照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各细胞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IL-6水平。结果:与对照者相比,MM患者的CD4+、CD4+/CD8+明显降低(P<0.01),均与MM分期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780,-0.832,P<0.01);MM患者的CD8+显著增加(P<0.01),与MM分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37,P<0.01)。MM患者的IL-6水平较对照者显著增加,与MM分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961,P<0.01)。结论:IL-6表达增加及T淋巴细胞亚群数目异常变化可能是MM患者免疫异常的机制之一,两者能作为观察MM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杨达天姚福生梁虹徐海涛潘明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6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