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鹏

作品数:3 被引量:58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三唑酮
  • 2篇小麦
  • 2篇小麦白粉
  • 2篇小麦白粉菌
  • 2篇麦区
  • 2篇菌群体
  • 2篇白粉
  • 2篇白粉菌
  • 1篇敏感基线
  • 1篇抗药
  • 1篇抗药性
  • 1篇抗药性监测
  • 1篇腐烂
  • 1篇腐烂病
  • 1篇腐烂病菌
  • 1篇RDNA-I...
  • 1篇
  • 1篇ITS
  • 1篇病菌

机构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篇杨鹏
  • 1篇康振生
  • 1篇王旭丽
  • 1篇黄丽丽
  • 1篇周益林
  • 1篇段霞瑜
  • 1篇张荣

传媒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菌物学报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008年我国部分麦区小麦白粉菌群体对三唑酮的抗药性监测
本文采用拌种离体叶段法对中国6个省(市)分离的108个单孢堆(其中北京9个、河北10个、河南19个、甘肃22个、湖北26个和四川22个)小麦白粉菌株进行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参试的108个菌株平均EC50为94.34mg...
杨鹏段霞瑜张荣周益林
关键词:小麦白粉菌三唑酮抗药性监测
ITS序列结合培养特征鉴定梨树腐烂病菌被引量:37
2007年
对采自中国4个省份的9个梨树腐烂病菌分离株和7个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离株的ITS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结合GenBank的有性型Valsa ceratosperma、V.ambiens和V.mali的ITS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梨和苹果树的各分离株在ITS核苷酸序列上分化较小(p-distance=1.55%),均在V.ceratosperma聚类组,但二者又分别处于两个独立小分支。其与V.ambiens和V.mali处在不同的聚类组中,且亲缘关系较远,表明供试梨树腐烂病菌并非V.ambiens。培养性状和生物学特点的研究结果还发现,梨树腐烂病菌各分离株无论在菌落颜色、产孢特点、还是37℃高温的生长情况都和苹果腐烂病菌有一定差别。前者菌落始在PDA终为乳白色,而后者菌落初为白色后期变褐色;在20%ABA上,前者形成的产孢体较大而数量较少,在37℃高温下能正常生长,后者则形成的产孢体较小而数量较多,在37℃高温下不能正常生长。并未发现二者在子实体上有稳定明显的差异。因而表明梨树腐烂病菌应为V.ceratosperma,但可用培养性状和生物学特点进行区分其和苹果树腐烂病菌。
王旭丽康振生黄丽丽杨鹏
关键词:RDNA-ITS
2008年我国主要麦区白粉菌群体对三唑酮和喹氧灵的敏感性监测被引量:21
2010年
采用拌种离体叶段法对我国6个省(市)分离的小麦白粉菌108个和104个单孢堆菌株分别对三唑酮和喹氧灵的敏感性进行了测定,并对两者之间的交互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三唑酮的平均EC50为94.34mg/L,平均抗性水平达45.14倍,有97.25%菌株产生了抗性,其中高抗菌株(抗性水平>40)占35.19%,中抗菌株占55.56%。河北菌株的抗性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五省。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喹氧灵的敏感基线为0.0059mg/L,且与三唑酮无交互抗性。此研究信息可为小麦白粉病抗药性持续治理措施的制定以及杀菌剂生产和使用策略提供依据。
杨鹏张荣段霞瑜周益林
关键词:小麦白粉菌三唑酮敏感基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