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的诊断方式、病理类型和妊娠结局,以指导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的临床诊治。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6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根据分...
- 柯丽娟
- 关键词:妊娠卵巢肿瘤瘤样病变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 文献传递
- 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21例临床诊疗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的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妇产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21例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总结其临床资料。结果在21例病例中,停经41~72天,术前β-Hcg均>3000iu/ml。平均失血量为1580ml,≤1000ml 5例,1000~2000ml 13例>2000ml 3例。术中自体输血6例,自体输血+异体输血4例,异体输血8例。从就诊至手术开始时间平均196.05分钟。结论在积极抗休克同时快速手术止血是治疗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的关键措施。无条件进行超声检查时,后穹窿穿刺或诊断性腹腔穿刺术是简单而可靠地诊断手段。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是可行的。
- 柯丽娟刘佳华
- 关键词: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回收式自体输血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106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方式、病理类型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6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资料。根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阴道分娩组(A组)及剖宫产组(B组);依据孕期超声检查结果,将B组分为术前诊断组(B1组)及术中诊断组(B2组)。对A组孕期诊断情况和孕期卵巢肿物大小进行分析;对B1组孕期诊断情况、B1和B2组术中探查卵巢肿物大小及病理诊断类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06例资料中,分娩前诊断63例,剖宫产同时发现43例。病理类型以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最为多见,其次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黏液性囊腺瘤、卵巢黄体囊肿,交界性肿瘤3例,无恶性肿瘤。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多为良性肿瘤,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常见病理类型,孕早中期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但有局限性,剖宫产同时双附件区探查是必要的;妊娠结局良好,孕期绝大多数无需过多干预。
- 柯丽娟林飞峰孙阳
- 关键词:妊娠卵巢肿瘤
- 宫颈细胞学为ASCUS的临床意义及处理措施探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宫颈细胞学为ASCUS的临床意义及处理措施。方法整群选择2014年5月—2015年3月来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56例宫颈细胞学为ASCU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组织活检,同时对其中100名患者进行了HPV(人乳头瘤病毒)的高危检测,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 156名ASCUS患者中58名宫颈组织病理提示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率为37.18%,其中高级别CIN及浸润癌发生率为23.72%,阴道镜诊断出高级别CIN及浸润癌为24例,符合率为64.86%。HPV阳性者CIN检出率82.89%,4例浸润癌均为HPV阳性,明显高于阴性组。结论宫颈细胞学为ASCUS提示可能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应该警惕其高级别CIN和浸润癌的可能。联合应用阴道镜检查可以明显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情况。高危HPV是ASCUS分流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明显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检出。
- 柯丽娟
- 关键词:ASCUS宫颈细胞学阴道镜组织活检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柯丽娟杨茵
- 关键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PREGNANCY多脏器功能损害母儿死亡率严重并发症产褥早期
- 上皮性卵巢癌90例基因检测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相关基因突变情况与临床基线资料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就诊的9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资料,患者均接受标准卵巢癌治疗,并进行乳腺癌易感基因1/2(BRCA1/2)检测或肿瘤多基因检测或同源重组修复缺陷状态(HRD)检测.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病理结果、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突变率、HRD阳性率,分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胚系BRCA阴性组患者69例,平均年龄(52.62±10.69)岁;病理类型:高级别浆液性癌46例,透明细胞癌9例,子宫内膜样癌6例,低级别浆液性癌3例,黏液性癌3例,浆黏液性癌2例;临床病理分期:Ⅰ~Ⅱ期18例,Ⅲ期45例,Ⅳ期6例.胚系BRCA1阳性组患者13例,平均年龄(52.31±9.00)岁;病理类型均为高级别浆液性癌;临床病理分期:Ⅰ~Ⅱ期2例,Ⅲ期10例,Ⅳ期1例.胚系BRCA2阳性组患者8例,平均年龄(63.63±9.53)岁.病理类型均为高级别浆液性癌;临床病理分期:Ⅲ期7例,Ⅳ期1例.不同基因突变情况患者,发病年龄及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皮性卵巢癌基因突变状况与病理类型及发病年龄存在关联;BRCA2阳性患者,发病年龄更晚.
- 柯丽娟庄颖峰王冰蓉吴淼星陈政
-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基因BRCA病理年龄
- 左侧卵巢转移性子宫内膜样癌伴卵黄囊瘤分化一例被引量:2
- 2019年
-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伴卵黄囊瘤分化非常罕见,本例患者49岁,因"体检发现盆腔包块8年余,增大2个月"收入院,入院后行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大网膜切除+阑尾切除+盆腔粘连松解术,术后给予化疗6个疗程,随访至今未见复发及转移证据。
- 李益颖孙阳王冰蓉晋龙陈燕萍柯丽娟
- 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卵黄囊瘤分化盆腔粘连松解术子宫全切除
- 术前应用洛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对局部宫颈癌晚期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研究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宫颈癌晚期患者术前应用洛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TP方案)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8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P组、FP组,每组各43例。TP组患者给予洛铂联合紫杉醇术前新辅助化疗,FP组患者给予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术前新辅助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化疗近期疗效、手术情况、化疗前后肿瘤标记物及化疗毒副作用发生率。结果 TP组总有效率为76.74%,显著高于FP组的53.48%(P<0.05);TP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阴道切缘阳性率、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与FP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P组患者3年复发率为20.93%,显著低于FP组的44.19%(P<0.05),TP组3年生存率(81.40%)与FP组(72.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过程中,TP组与FP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洛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优于氟尿嘧啶联合顺铂。
- 柯丽娟孙阳刘佳华宋保志林飞峰
- 关键词:洛铂紫杉醇新辅助化疗
- 1390例产后42天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检测及对康复认知和需求程度的调查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估测产后尿失禁发病率,了解产妇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及产后盆底康复的认知程度和需求。方法:在产后42天随访,门诊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 390例产妇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信息、自觉症状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相关知识认知和盆底康复需求情况,分析认知和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在孕期及产后有至少1次漏尿者共849例,占入组产妇61.08%。52.30%产妇了解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其中有413例知道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表现,672例知道预防方法,437例了解盆底肌肉锻炼方法。95.47%的产妇希望获得PFD和产后盆底康复的相关知识,84.17%的产妇希望通过医护宣教及宣传材料获取相关知识,74.10%的产妇更愿意使用网络及社交群获取相关知识。结论:孕期及产后尿失禁发病率高,产妇对PFD及盆底康复认知度低,但对相关知识的需求度较高。应加强对孕产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等相关知识的宣教,指导产妇进行盆底康复训练,以期降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 柯丽娟陈燕萍
- 关键词:盆底康复尿失禁
-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女性合并卵巢黄体破裂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女性合并卵巢黄体破裂的临床特点、诊疗关键。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本院妇科急诊收治的3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期间出现黄体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患者均因腹腔内大出血导致中、重度贫血急诊入院。入院后因心功能不全,均未行急诊手术,在停用华法林、肌肉注射维生素K_1、输血、血浆等保守治疗后,凝血功能得以纠正,腹腔内出血逐渐停止,均好转出院。结论与无合并症的黄体破裂大出血患者不同,长期口服抗凝剂的女性患者在凝血功能异常、出现卵巢黄体破裂大出血时,治疗的关键在于纠正凝血功能,多数患者在保守治疗后即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无需急诊手术。
- 陈燕萍刘佳华孙阳刘越柯丽娟陈政卢琴林丽珍
- 关键词:卵巢黄体破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