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鱼类
  • 1篇淡水
  • 1篇淡水鱼
  • 1篇淡水鱼类
  • 1篇养殖
  • 1篇养殖过程
  • 1篇养猪
  • 1篇药物
  • 1篇鱼类配合饲料
  • 1篇增重
  • 1篇治疗药
  • 1篇治疗药物
  • 1篇肉品
  • 1篇肉品质
  • 1篇水鱼
  • 1篇死亡率
  • 1篇饲料
  • 1篇体增重
  • 1篇配合饲料
  • 1篇珠三角

机构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5篇梁敏和
  • 2篇郭秀平
  • 2篇陈正宇
  • 1篇唐义武
  • 1篇林明辉
  • 1篇桑朝炯

传媒

  • 2篇科学养鱼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饲料工业
  • 1篇海洋与渔业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199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光合细菌养猪效果试验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光合细菌的养猪效果。[方法]以饲喂基础饲料组为对照组,以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20%、30%的液态光合细菌为试验组,考察不同处理对猪增重及猪肉品质的影响。[结果]仔猪增重按对照组、10%液态光合细菌添加组、20%液态光合细菌添加组和30%液态光合细菌添加组的顺序递增,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达0.01显著水平,但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组猪肉中的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提高6.12%,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下降73.32%和81.92%。[结论]在猪日粮中添加光合细菌可以显著提高猪增重,改善猪肉品质。
郭秀平梁敏和陈正宇
关键词:光合细菌体增重猪肉品质
治疗小瓜虫病新方法
2009年
小瓜虫是危害淡水鱼类较为严重的一种寄生虫,主要寄生在鱼类的体表、鳍条和鳃,被感染鱼死亡率高达90%以上。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笔者从生产实践中摸索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现介绍如下,仅供大家参考。
梁敏和
关键词:治疗药物小瓜虫病淡水鱼类寄生虫死亡率鳍条
斑鳢暴发性死亡的防治技术
2009年
斑鳢(Ophiocephalus maculatutus),广东俗称本地生值,属鳢属,鳢属只有两个种,即斑鳢和乌鳢(俗称湖南生鱼)。广东省主要以养殖斑鳢为主,产品除内地销售外,还出口香港、澳门。目前珠三角养殖斑鳢的面积约2万亩左右,亩产量在2500-4000千克,随着养殖过程中的密度增大,病害的问题比较突出,现将近年生产中斑鳢出现的以肝脏、脾脏肿大出血为主的病害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梁敏和
关键词:暴发性死亡斑鳢养殖过程珠三角亩产量大出血
两种EM菌浓缩方法对比研究
2008年
本文在2006年6月~2007年12月对两种 EM 菌浓缩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化学凝聚的方法所得的菌泥重量比物理方法处理的少。化学方法的菌复苏效果相对慢于物理方法的菌。液体 EM 菌可以通过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浓缩,浓缩所得的 EM 菌含菌量经3天的培养可以达到浓缩前的水平。
郭秀平梁敏和陈正宇林明辉
关键词:EM菌化学凝聚
维生素E在鱼类配合饲料中的应用被引量:4
1994年
维生素E在鱼类配合饲料中的应用珠江水产研究所水产饲料厂唐义武,韦良荣,梁敏和,桑朝炯维生素E是脂溶性维生素,其结构由羟化了的色原烷醇环和植醇侧链组成。因色原烷醇环上甲醇的数目、位置不同,VE主要分α、β、γ、δ等形式。生物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入β、γ、...
唐义武韦良荣梁敏和桑朝炯
关键词:鱼类维生素E配合饲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